• 康复疗法评定学(第二版)/高等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教材
  • 康复疗法评定学(第二版)/高等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教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康复疗法评定学(第二版)/高等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教材

自然老旧(泛黄)

24.8 3.1折 79 八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恽晓平 编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4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1792840937669496833

上书时间2024-05-21

极地图书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A-510118001-015-4-4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恽晓平 编
  •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4
  • 版次 2
  • ISBN 9787508079615
  • 定价 7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88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高等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教材
【内容简介】
  《康复疗法评定学(第二版)/高等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教材》的编写目的旨在为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专业本科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康复评定理论与技术的知识架构,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康复疗法评定学(第二版)/高等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教材》是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教学中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也是临床康复专业的基础课。
【作者简介】
  恽晓平,女,主任医师,教授,康复评定科主任。擅长康复医学评定与残疾鉴定(老年痴呆、脑外伤、脑血管病引起的认知障碍的诊断与康复,行走功能评定与康复、疼痛评定等)。

  1983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医学学士。

  1983—1988年 北京军区总医院 呼吸内科。

  1988年至今 北京博爱医院康复评定科主任 主任医师。

  曾在加拿大女王大学医学院康复医学专业获 硕士学位。

  现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于康复学分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康复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中国康复医学会肌电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概述
一、康复评定的基本概念
二、康复评定的三个层面
三、康复评定在康复临床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四、康复评定与循证医学
五、康复评定的目的
第二节康复评定的工作流程与内容
一、收集资料
二、分析资料
三、解释评定结果
四、记录
五、评定会制度
六、康复评定的时期
第三节康复评定的类型与实施方法
一、康复评定的类型
二、常用的康复评定实施方法
第四节检查与测量方法的评估
一、信度
二、效度
三、信度与效度之间的关系
四、灵敏度与特异性
五、临床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分级
第五节康复评定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一、选择评定方法与评定工具的原则
二、康复评定的注意事项

第二章物理疗法评定
第一节概述
一、评定目的
二、评定项目分类
第二节物理疗法评定的流程、步骤与方法
一、评定的工作流程
二、评定步骤
三、评定方法
附:物理疗法专业评定学授课内容与顺序

第三章作业疗法评定
第一节概述
一、作业活动及其分类
二、影响作业活动的因素
三、人-环境-作业活动模式
四、作业疗法评定的分类
第二节作业疗法评定的流程、步骤与方法
一、评定的工作流程
二、评定步骤
三、评定方法
附:作业疗法专业评定学授课内容与顺序

第四章基本生理指标的测量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体温
二、脉搏
三、呼吸
四、血压
第二节检查方法
一、体温
二、脉搏
三、呼吸
四、血压
第三节结果记录与结果分析
一、体温
二、脉搏
三、呼吸
四、血压

第五章人体形态学测量
第一节测量标志点
一、颅区体表标志
二、胸部体表标志
三、腹壁体表标志
四、骨盆体表标志
五、上肢体表标志
六、下肢体表标志
第二节测量内容与方法
一、身长与体重的测量
二、躯干与四肢周径的测量
三、四肢长度的测量
四、截肢残端的测量
五、脂肪厚度的测量
六、人体姿势的评定
七、注意事项

第六章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第一节关节活动度
一、定义
二、关节活动度的分类
三、影响关节活动度的生理因素
四、测量目的
五、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二节测量方法与步骤
一、测量方法
二、测量步骤
三、关节活动度测量的一般原则与注意事项
第三节各关节活动度的具体测量
一、上肢
二、拇指与手指
三、下肢关节
四、□趾与足趾
五、脊柱
第四节结果记录与分析
一、结果记录
二、结果分析

第七章徒手肌力检查
第一节肌力
一、定义
二、肌的分类
三、肌收缩类型
四、影响肌力的因素
五、评定目的
六、适应证与禁忌证
二、反射与反应的分类
三、评定目的
第二节评定方法
一、原始/脊髓水平反射
二、张力性/脑干水平反射
三、中脑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应
四、检查注意事项
第三节结果记录与分析
一、结果记录
二、结果分析

第十二章协调运动障碍的评定
第一节协调运动
一、基本概念
二、评定的目的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
四、各种协调运动障碍的特征
第二节评定的方法与步骤
一、协调运动的神经学检查
二、粗大协调运动的评定
三、精细运动的评定
四、评定注意事项
第三节结果记录与分析
一、粗大协调运动评定的记录与分析
二、精细运动评定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

第十三章平衡功能的评定
第十四章步态分析
第十五章临床肌电图与神经传导检查
第十六章表面肌电图
第十七章感觉功能的评定
第十八章疼痛的评定
第十九章肌肉骨骼系统损伤的评定
第二十章运动控制障碍的评定
第二十一章心肺功能的评定
第二十二章耐力的评定
第二十三章作业活动的评定
第二十四章高级脑功能障碍的评定
第二十五章社会心理技能和心理成分的评定
第二十六章吞咽障碍的评定
第二十七章环境的评定
第二十八章生活质量的评定
附录一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试用)
附录二残疾人体育运动功能评定与分级
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