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视传播艺术学
  • 电视传播艺术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电视传播艺术学

自然老旧(泛黄)

4 2.2折 18 八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智锋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749336604479651841

上书时间2024-01-22

极地图书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A-510118001-009-3-9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胡智锋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07
  • 版次 1
  • ISBN 9787301068625
  • 定价 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9页
  • 字数 24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北京大学影视艺术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将电视传播与电视艺术相结合,开辟了电视传播艺术的研究视角,对于探索电视艺术规律,强化传播效果,提升电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对于“电视传播艺术”的概念探讨,对于电视传播艺术研究的三个阶段的划分及代表性成果的评价,尤其是作者对电视艺术的功能——“效率”与“品格”的分析,都有着很有理论意义的独创性见解。
  本书具有开拓性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富有建设性、开掘性的理论意义,将对中国影视论的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简介】
  胡智锋,1965年生,198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现代戏剧史方向),获文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影视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广播学院教授,《现代传播》副主编。多年来致力于影视理论的研究,尤以电视美学、影视文化、电视传播艺术研究见长,他在这些领域的一系列学术成果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已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50余篇,主要著作有:《影视文化论稿》、《电视美学大纲》、《电视审美文化论》、《中国电视策划与设计))、主编了《当代电影理论文选))、《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影视文化前沿》(上、下)、《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特质、创作与开发》等。除理论研究外,参与了数十个电视栏目、节目的策划、编导、撰稿工作,还参与了许多著名电视媒体的频道设计工作,是国内著名的电视策划人之一。
【目录】
总序
上篇
第一章电视传播艺术的界写与意义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电视传播艺术的界写与构成
第三节电视传播艺术研究的分类
第四节电视传播艺术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研究概述
第一节初创阶段(1958-1978年)
第二节发展阶段(1978-1992年)
第三节开拓阶段(1992年-至今)
第三章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的道路选择
第一节“全球化”与“本土化”问题辨析
第二节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的“本土化”资源辨析
第四章电视传播艺术的功能:“效率”的提高与“品格”的提升
第一节关于“效率”与“品格”的界定构成及二者关系
第二节关于“效率”与“品格”的意义与评价
第五章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的功能追求:“效率”与“品格”的有机结合
第一节中国电视的“市场——文化”生存环境特点及评析
第二节提高“效率”:中国电视的现实选择
第三节提升“品格”:中国电视的时代使命
下篇
第六章目标:中国电视节目生和“本土化”的战略与对策
第一节命题提出的产业背景与媒介背景
第二节“本土化”“中国电视节目生产的战略目标
第三节对策:提高中国电视节目的品质与品格
第七章系统:中国电视三大节目系统及其传播艺术特质
第一节中国本土电视节目系统
第二节中国对外电视节目系统
第三节中国引进电视节目系统
第八章载体:节目一栏目一频道
第一节电视节目:精品化观念
第二节电视栏目:个性化观念
第三节电视频道:专业化观念
第九章策划:电视策划与设计
第一节电视策划刍议
第二节电视栏目的策划与设计
第十章品牌:电视品牌的特征及创建
第一节电视品牌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电视品牌的特征
第三节如何创建电视品牌
参考文献
附:答辩委员会评语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