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祭:从虎门销烟到鸦片战争 花城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海祭:从虎门销烟到鸦片战争 花城出版社

【保正版 出版社正版新书发货放心订购支持团购】

49 7.2折 68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启文 著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ISBN9787536088856

出版时间2019-05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05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页数420页

定价68元

货号1201889332

上书时间2024-05-26

书山有路图书专营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引 子 为什么是虎门章 国运和命运一、寒门之子二、帝国之门三、一艘破旧的大船四、国运与命运第二章 倾斜的帝国一、社稷之臣二、鸦片,鸦片三、道光十八年第三章 钦差大臣一、出发与抵达二、息息谨慎,步步为营三、一个百年难解的症结四、封锁十三行五、风暴已经改变方向第四章 虎门销烟一、以南中国海为背景二、海 祭三、虎门销烟第五章 历史没有空白一、人情 天理 王法二、巡视澳门三、鸦片战争之前的战争四、开眼看世界第六章 鸦片战争一、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二、从钦差大臣到两广总督三、一切都是顺序四、历史或命运的转折点第七章 沉重的告别一、正闻烽火急二、问何人忽坏长城三、沉重的告别四、四海狼烟起五、泪洒三军血尾 声 只有大海才有资格回忆后 记附 录 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

 显示全部>>
 隐藏全部>>

 作者简介

 陈启文,湖南临湘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作家。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河床》《梦城》《江州义门》,散文随笔集《漂泊与岸》《孤独的行者》,长篇报告文学《共和国粮食报告》《命脉》《大河上下》《袁隆平的世界》等20余部,作品广为《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等选刊选载,入选《中国文学年鉴》《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等海内外600余种文学选本、年鉴、排行榜,多篇作品被翻译为英、法、德、俄、朝等文字在海外出版。曾获国家图书奖、老舍散文奖、郭沫若散文奖、徐迟报告文学奖、《中国作家》报告文学奖、文学奖、林语堂文学奖、《小说选刊》双年奖、《北京文学》双年奖、全国电视纪录片一等奖、中国新闻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等,2015年被国家水利部授予“水利文学创作特别贡献者”荣誉称号,2017年获“第三届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作家”称号。

 显示全部>>
 隐藏全部>>

 精彩内容

     后 记虎门是一座屹立在珠江三角洲几何中心、以南中国海为背景的海门和国门,也处于中国历史转型的一个关键部位。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悲壮的开端,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由此点燃,中国近代史的页就是在虎门揭幕的。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上镶嵌的幅汉白玉浮雕就是虎门销烟。从虎门销烟到鸦片战争,早已是众所周知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一个民族的公共记忆,但多年来一直未以文学的方式全面而纵深地揭示过。对于我,在相当长的一段岁月里,虎门既是一个耳熟能详又远在天涯的存在,虎门其实也是一个海角。说来也是因缘际会吧,十多年前我从湖湘迁居岭南,与虎门的距离一下拉近了,但凡友人来访,就要去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的历史现场走走。去的次数多了,时不时就会下意识地追问,林则徐选择的销烟地,为什么偏偏是虎门?如果没有虎门销烟,会不会发生鸦片战争?从虎门销烟到鸦片战争,又与和我们今天的现实有什么关系?一开始,我的目光只是盯着虎门销烟,但这只是一个关键性的历史节点或焦点,若对虎门销烟前后的历史掐头去尾,这将是一个孤立的历史事件,既难以解释这一历史事件,也难以回答我一连串的追问。而我对历史真相的探寻,就是以追问的方式直接切入,在追问和追寻真相的过程中,我的历史视野也得以扩展,围绕虎门这一历史的关键部位,对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前后的历史进行逆向与纵向开拓,力图将历史的两端予以贯穿、延伸,一方面探寻这一历史事件与世界的关系,一方面探寻这一历史事件与中靠前部的关系。在这一时空大背景下,虎门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或揭幕地的历史意义也逐渐凸显出来。在叙述上,我采用了“国运与命运”的复调叙事,将清朝的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和林则徐的个人命运结合在一起书写,互相穿插,互为背景又互为因果,形成互文,一边追问,一边推进,力图使国运和命运同时得以双重展现。对清王朝的国运,不能只采取单线条的、定式化的叙述,必须从世界潮流、历史大势和历代王朝的演进规律等多维度切入,从看得见的历史推进到看不见的暗流突进,这样才能展现出一个王朝乃至历代王朝的兴亡感和时空的沧桑感。清朝和历代王朝既有共性,也有其独特性,而这个王朝的国运一直与鸦片息息相关。尤其在鸦片烟毒泛滥的道光年间已面临双重危机,这也是清廷必须面对的两难选择:若不厉行烟,一个王朝乃至中华民族将在烟枪中毁灭;如若厉行烟,势必触动英国等西方列强的利益,这个王朝又有被侵略者的坚船利炮摧毁的危机。其实,清朝也有很多化危为机的机会,但都被清廷一一错过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对内的靠前专制和思想锢,对外的闭关锁国和颟顸自负,既扼杀了其内部的生气,又阻挡了外部的活力,在天朝上邦、宠绥四方的盛世幻觉中,身染沉疴重症而浑然不觉,一旦危机爆发,则是病急乱投医。林则徐也开出了药方,那也许是猛药,猛药去沉疴,既可能让一个危症病人起死回生,也有可能超过了一个危症病人所能承受的极限,而清廷连试都不想试一下,就断然拒绝了,那个疗效到底如何也就只能按历史逻辑猜测了。

 显示全部>>
 隐藏全部>>

 主编推荐

 这是一部在叙事上独具匠心的作品,作者采用以点带面、以点穿线的叙事方式,点为现场,线为历史,即先抵达某一历史现场,由此而展开跨越时空的叙述,以历史观照现实,在沧桑对比、今昔互证中,以情景再现的描述还原当年的历史,一边揭示当时社会现实的种种症结,一边展现虎门销烟之后中华民族探求真理的过程。

 显示全部>>
 隐藏全部>>

 内容简介

 《海祭——从虎门销烟到鸦片战争》是有名作家陈启文的纪实文学。虎门,一座屹立在珠三角几何中心、以南海为背景的海之咽喉、岭南门户。虎门销烟,镌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的幅浮雕,事实上那也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悲壮的开端,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由此点燃,一部中国近代史,由此开篇或揭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