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
  • 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
  • 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
  • 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
  • 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
  • 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
  • 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
  • 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
  • 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

少量划线

9.98 2.0折 49 九品

库存2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沈大伟 著;吕增奎、王新颖 译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3

上书时间2024-05-22

湘信书斋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沈大伟 著;吕增奎、王新颖 译
  •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11
  • 版次 1
  • ISBN 9787511710604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0页
  • 字数 2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China's Communist Party: Atrophy and Adaptation
【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的主要特色之一在于是一项实证的而不是建立预设价值立场之上的研究,客观地分析和描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分析框架和预测,同时对近2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组织和思想上的建设举措提出了详尽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判断中国共产党实际上一直处于一直转型即收缩与调适的过程之中,并对中国共产党的未来作出了谨慎预测。

  全书共分八章, 在前三章,沈大伟教授概述了西方学界对共产党政权和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崩溃的分析和看法,并叙述了西方学界对中国共产党未来的两种预测。他本人则持一种中间立场,认为中国共产党自改革开放以来确实处于一种收缩过程之中,同时又认为中国共产党采取了许多调适性改革来逆转收缩过程,因而实际上处于一种转型过程之中。在后半部分,沈大伟教授概述和分析了国内学者对苏东国家以及其他一党制国家执政党失去政权的教训,指出中国学者对这些教训的分析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了外界的认识和揣测。他描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和组织上采取的一系列改革和新措施并不像西方许多学者和记者所认为的那样"太小、太迟",而是相当有效地应对了党所面临的许多挑战从而维持了它的政治合法性和权力。最后,沈大伟教授概述了西方许多学者对中国共产党未来的三种主要预测:崩溃、维持现状和民主化。沈大伟教授本人并不赞同这三种观点,认为中国将来将会走向一种"折中型国家"。
【作者简介】
  沈大伟,美国最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之一,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科学博士,1983年至1985年,沈大伟作为第一位在中国学习国际政治的美国学生,在北京大学国政系(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习,还曾在南开大学和复旦大学求学。他曾经任教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担任《中国季刊》编辑,现为美国华盛顿大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教授,主管亚洲研究中心并长期担任中国政策项目主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东北亚研究中心客座高级研究员。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进程、问题与前景》(2003年)、《美丽的帝国主义者》(2005年)、《权利转换:中国和亚洲的新动力》(2005年)、《美中关系和欧中关系》(2008年)。此外,沈大伟还主编了多部著作,在《国际安全》、《外交》、《中国季刊》和《中国研究》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了大量论文。

  沈大伟曾经担任许多机构的顾问,包括美国政府的许多机构、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兰德公司、国会图书馆,曾经担任《国际安全》、《战略研究杂志》、《当代史》、《中国季刊》和《神州展望》等杂志的编委,是许多研究机构和学会的会员,包括国际战略研究所、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太平洋国际政策理事会、亚太安全合作委员会、亚洲协会、亚洲研究学会和国际研究学会。在奥巴马提名亨茨曼担任新任驻华大使之前,沈大伟曾是候选人之一。

  沈大伟教授也是国内知名的美国中国研究专家,曾经多次来华参加学术会议,2008奶奶担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客座教授,同年在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发表学术演讲。2009应中国外交部和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邀请,参加和现场观看了建国60年周年的阅兵仪式和庆典。《参考消息》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曾对其进行了专访。目前受美国富布赖特项目的资助,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进行访问研究(2009-2010年)。
【目录】
第一章 导论:共产主义崩溃后的中国共产党

1.中国共产党的反省时期--长寿的秘诀

2. 中国共产党的收缩与调适

3. 全书结构

第二章 西方学者论共产党国家

1. 共产党国家的演变

2. 苏联和东欧共产党崩溃的原因

第三章 西方学者论中国共产党-国家

1.悲观论者

2.乐观论者

3.中间论者

第四章 中国学者论共产党-国家

1.风暴之后:1989年的中国共产党

2.东欧共产党崩溃的原因

3.布尔什维克主义发源地的崩溃

4.苏东共产党国家崩溃的教训

5.幸存的共产主义国家:朝鲜、越南与古巴

第五章 中国学者论非共产党国家

1.颜色革命

2.非共产党国家的观点

3.折衷主义的借用?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的重建:思想方面

1.重铸意识形态

(1)“三个代表”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科学发展观

(4)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

2.宣传机构:调适与收缩

3.新的思想

4.从理论到实践

第7章 中国共产党的重建:组织方面

1.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2.加强党的建设

(1)反腐败与加强党纪

(2)重建地方党组织

(3)加强外部协商和监督

(4)加强党内民主

(5)提高干部素质

(6)干部培训

(7)党校系统

(8)干部学院

(9)中央党校

(10)新一代的领导人

(11)胡温5年来的领导

第8章 仍然活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生存下去?

1.收缩与调适:资产负债表

2.未来的预测

(1)汉学家的预言

(2)作者的视角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