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艺术 传承创新:科学与艺术融合之路
  • 科学艺术 传承创新:科学与艺术融合之路
  • 科学艺术 传承创新:科学与艺术融合之路
  • 科学艺术 传承创新:科学与艺术融合之路
  • 科学艺术 传承创新:科学与艺术融合之路
  • 科学艺术 传承创新:科学与艺术融合之路
  • 科学艺术 传承创新:科学与艺术融合之路
  • 科学艺术 传承创新:科学与艺术融合之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科学艺术 传承创新:科学与艺术融合之路

67.8 9.9折 68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北京联合大学 编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4

上书时间2024-05-08

湘信书斋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北京联合大学 编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5
  • 版次 1
  • ISBN 9787121313714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260页
  • 字数 459千字
【内容简介】

  艺术与科学是相互影响的。艺术力图逼真描摹物象世界的光影特征和空间关系;科学则用语言、定理和公式来说明这个物象世界的内在结构和变化的规则。两者都试图真实地重构世界,只不过手段和媒介不同。将科学知识运用于艺术创作,艺术创作中就会包含丰富的科学思想。艺术与技术的相互融合是艺术与技术发展的重要前提。本书包括综述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新媒体(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体)推进文化传播、数字科普是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新型科技传播模式、数字博物馆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科学与艺术融合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利用数字技术实现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等专题。

【作者简介】

  北京联合大学(Beijing Union University)是1985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北京市属综合性大学,其前身是1978年北京市依靠清华、北大等大学创办的36所大学分校,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据201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拥有14个校区,分布在北京的6个城区,形成了以北四环校区为中心,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学布局。校本部位于交通便利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东侧北四环校区。占地约900余亩,校舍面积约40万平米,图书馆藏书近235万册。 学校现拥有考古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工商管理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专门史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2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该校有专任教师近1600人,全日制在校生近3万人,其中本科生2万余人,高职高专生近6000人、外国留学生1500多人以及一定数量的硕士研究生。还有各类成人教育学生4000多人[1] 。

【目录】

一、科学艺术+传统文化

 

人作天成  京城脊梁

 

—北京城中轴线及其文化内涵 张妙弟(2)

 

国学也是让我们知道文化源头的学问 王晓强(13)

 

科学视野下传统文化与公共文化的碰撞 张浩达(23)

 

乘势风行致良知

 

新媒体+国学+贵州 曹三省(32)

 

大数据时代下儒学的生存与发展 孔  喆(34)

 


 

二、科学艺术+新媒体时代

 

将新媒体艺术与装置艺术相结合

 

—华人艺术家的尝试 张  骏(42)

 

新媒体科学艺术观

 

—科学之美艺术之魂 李一凡(50)

 

移动端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思考与实践 王闰强  肖  云  黎  文  何洪波(55)

 

微传播时代的数据迷恋及其对艺术的影响 李彦冰(60)

 

用新媒体技术扩展北京文博网站群的影响力 赵  岩(65)

 

新媒体语境下的博物馆展示传播设计 张  雯(71)

 


 

三、科学艺术+博物馆信息化

 

“自然笔记”

 

—艺术融入自然科学实践活动的初探 金荣莹(80)

 

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中国古代书画的文化转译

 

—故宫博物院数字《黄筌写生珍禽图》交互项目的实践 吴  萌(86)

 

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彩陶数字化展示 宁  刚  李双江(93)

 

数字科学与艺术表现两者融合同构虚实结合的主题式参观体验 童  茵(101)

 

博物馆影像管理中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以故宫博物院二维影像管理为例 田  园(106)

 

浅析数字技术与跨媒介的博物馆传播实践 庄  颖(111)

 

古建内全数字展厅特点浅析

 

—故宫端门数字馆 彭  岩(117)

 

对博物馆文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

 

—以故宫博物院为例 石秀敏(122)

 

博物馆出版物网络展示与传播 李双江(129)

 

科学和艺术在自然博物馆相遇

 

—以动物基本陈列为例 李  竹(135)

 

浅谈基于增强现实(AR)技术的智能导览在博物馆中的应用 吴  赛  王  潇(139)

 


 

四、科学艺术+新技术应用

 

VR科技与游戏艺术的融合发展 白英伯(144)

 

3D打印的喜与忧

 

—艺术教育对3D打印普及的重要性 张  岩  王文毅(149)

 

数据可视化: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之美 于  晖(152)

 

谈科教电视节目的娱乐化因子 宋  彬  沈鉴宇(158)

 

数码摄影与科学表现

 

—论数码摄影在平面设计中的艺术表现与应用研究 田明洁(162)

 

基于现代数字化技术的艺术教学创新 高璐静(167)

 

VR技术及其引发的视觉艺术变迁概述 徐中红  曹三省  杨领军(170)

 

面向信息资源整合的博物馆云平台构建研究 刘  佳(175)

 

增强现实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王翠翠  郭新宇  王殿亮(181)

 


 

五、科学艺术+社会人文

 

青海湖“智慧生态监测系统”带来的思考

 

—科学与艺术如何在这里交融? 阎保平(188)

 

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奇葩

 

—古桥特殊工艺揭秘 康志保(194)

 

戏曲艺术传承、传播与科技创新中的“移步不换形” 谭铁志(199)

 

互动性地铁公共艺术的创作探索 武定宇(204)

 

互利还是两伤?

 

—人类学电影中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探讨 莫常红(210)

 

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交融让国人更有自信 薛  俭  金彩霞(214)

 

论戏曲元素在文化创意空间中的潜在能量 王亚东(224)

 

破解达?芬奇

 

—新时期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启发 谢昊伊(229)

 

管理科学与艺术

 

—论预算管理系统在博物馆的应用 陈静静(237)

 

应用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制度研究 许  静(243)

 

历届科学与艺术研讨会专家观点荟萃 (247)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