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中藏有你走过的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书中藏有你走过的路

正版全新

36.82 5.3折 70 全新

库存1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丹飞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5915683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70元

货号3727141

上书时间2024-05-23

文学书专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书中藏有你走过的路
【书    号】 9787555915683
【出 版 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作    者】 丹飞
【出版日期】 2024-01-01
【开    本】 16开
【定    价】 70.00元

【编辑推荐】 
★著名出版人,《明朝那些事儿》《盗墓笔记》《甄嬛传》等作品的经纪人、策划人丹飞,讲述亲历书业的20年,揭秘畅销书的策划营销心得。

★著名出版人、《狼图腾》策划人安波舜,中国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毛佩琦,著名歌唱家李谷一 等联袂推荐

  

 

 

★精致大开本,内容充实好读

【内容简介】 
本书为《明朝那些事儿》《盗墓笔记》《后宫——甄嬛传》总编辑、《甄嬛传》等电视剧经纪人策划人、《狼图腾》版权孵化的合伙人丹飞撰写的做书心得,既有热门图书的策划营销心得,也有对畅销书作家及书业发展的鲜活认识,见证变化中的文化中国,讲述作者亲历书业的20年,追问感动人激动人的泪点和触点,让读者深入了解书业背后的故事,对于书界从业人员具备极好的参考价值。同时,本书也是一部趣味横生的读书指南,一般读者会读有所得,读有所乐。

【目录】 
书中都是丹飞走过的路/ 安波舜 . . . . . . 1

敢闯新路的文学“创客” / 解志熙 . . . . . . 4

 

做出版这些年

我做出版这些年 . . . . . . 3

网络文学 , 什么? 怎么  . . . . . . 7

屏读时代的网络文学 :魅与祛魅 . . . . . . 21

实体书店是否可为? 如何可为 . . . . . . 31

网络写作:文学的撒欢与阵痛 . . . . . . 41

让文学成为文学,再谈市场和创新 . . . . . . 45

未来十年出版热门职业预测 . . . . . . 51

独立策划人:手可以伸多远 . . . . . . 56

阅读是一场冒险:众筹一例 . . . . . . 59

经销商会议议什么 . . . . . . 65

小微文化企业投融资困局怎么破 . . . . . . 68

民营书店出路何在———以“字里行间”为例 . . . . . . 77

网店凶猛,实体店五招绝地反击 . . . . . . 87

民生奶大的出版业 . . . . . . 90

当我们谈论好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 . . . . . 94

营销正反论 . . . . . . 101

封面在说什么 . . . . . . 104

图书营销,海报的力量 . . . . . . 107

巨鲸退场,海域重生? 我们向贝塔斯曼学习什么 . . . . . . 114

谁主宰我们的阅读生活 . . . . . . 119

退一步看营销 . . . . . . 123

热门图书选题大预测 . . . . . . 128

“微世纪”图书营销进入定制时代 . . . . . . 131

电子出版:有京东,大不同 . . . . . . 134

写诗的回忆 . . . . . . 138

 

一本书的诞生

《廊桥遗梦》终曲:13 年后抚慰中国读者 . . . . . . 147

《后宫·甄嬛传》的三次转身 . . . . . . 157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 . . . . 161

明朝热过之后的历史天空 . . . . . . 164

睁眼看世界 . . . . . . 167

蛋糕是这么做大的 . . . . . . 174

给李学勤教授的一封信 . . . . . . 178

一本书的诞生 . . . . . . 182

清华百年出版界可以做些什么 . . . . . . 185

谁是当代文学乳母 . . . . . . 189

回到“狼来了” . . . . . . 194

男人的命运谶语 . . . . . . 195

婉转的锋利 . . . . . . 199

荒诞感:作家庸人的新历史主义或批判现实主义之作 . . . . . . 206

没有生过女儿的父亲不足以谈人生 . . . . . . 210

向明朝学什么 . . . . . . 212

“越读”越美:穿越、超越还是僭越 . . . . . . 215

*初和*后的乡愁 . . . . . . 218

第三性别的俗世叙事 . . . . . . 220

文学拷贝生活:以“照相式写作”为例 . . . . . . 224

幸福像花儿一样 . . . . . . 228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 . . . . . 230

生老病死爱不能 . . . . . . 232

历史的一种活法 . . . . . . 233

剪一帘风景当窗 . . . . . . 236

爱情不在场 . . . . . . 239

盗墓小说害了多少人 . . . . . . 242

青春是件伤身体的事 . . . . . . 245

烫伤一杯水 . . . . . . 248

忍不住惦记 . . . . . . 251

为什么需要文学 . . . . . . 254

不会破坏,那么建设吧 . . . . . . 257

 

作家印象

来,给作家摘帽 . . . . . . 261

不可说:蔡志忠印象 . . . . . . 264

北京爷们儿:影像都梁 . . . . . . 268

知青梁晓声 . . . . . . 271

胡因梦的笑 . . . . . . 274

下街那条汉子 . . . . . . 277

痛是爱酿的酒 . . . . . . 284

与世界拥抱之前先与自己和解:胡因梦的生命观 . . . . . . 287

我们在现代,贾平凹在…… . . . . . . 295

又见文化苦旅 . . . . . . 296

余秋雨的震颤和重量 . . . . . . 299

铁凝是生活家 . . . . . . 300

成都有的,比荷尔蒙更多 . . . . . . 301

请把追光给那个说故事的女人 . . . . . . 303

手执柳叶刀解剖世相人心 . . . . . . 306

这才是青春 . . . . . . 312

幽兰花,今夜谁以青春温热 . . . . . . 316

【前言】 
书中都是丹飞走过的路

安波舜

  我与丹飞相识很久。 我们是隔桌同事、 文学同道、 灵魂挚友。 记得第*次与丹飞相见, 是在千岛湖畔的一家酒店。 那时, 丹飞在上海贝塔斯曼图书俱乐部工作, 我应贝塔斯曼图书俱乐部的邀请, 去给他们编辑讲课。 贝塔斯曼图书俱乐部的美女编辑很多, 但比美女编辑还要出脱的是一脸清秀、 目光热烈的丹飞。 他逮住一个提问的机会, 便言简意赅地复述出一个个故事, 问我这样的故事是否畅销, 为什么。 这样的提问, 准确专业, 一语中的, 其中难能可贵的是能够提炼出文学故事的艺术内涵。 这样的提问自然让我印象深刻。 事后, 我打听他是学什么专业的, 才知道他毕业于清华大学, 学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 因为酷爱文学, 又读了编辑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是文学硕士。 从那一刻起, 我认定丹飞一定会成长为业内翘楚, 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出版业内大都是文科毕业, 受传统文化熏陶和体制约束, 理性思维较差。 判断一个故事和一部书的时候, 通常是用含混不清的语系和语态去形容另一个语系和语态, 从虚到虚。 而丹飞是用理科生追问源代码和底层逻辑的方法, 去追问一个故事和书感动人激动人的泪点和触点, 从物到物。 这与我的思维模式和判断逻辑非常一致, 心中暗想, 如果能和丹飞合作, 海水也能变成火焰! 果然, 丹飞辗转了几个公司, 出任总编辑, 十几年后踏着 《后宫·甄嬛传》 等大批优质 IP 的品牌地毯, 披着诗人、 作家和著名出版策划人的光环, 与我来到同一家 IP 公司,真的成了隔桌同事, 干成了不少大事。

我一向对诗人尊敬有加, 但现实中却敬而远之。 诗人的神经比较敏感, 不知道哪句话哪件事会让诗人动感情或动肝火。 不能走得太近, 尤其是不能做朋友, 更遑论做同事。 诗人是人, 还是神, 有时候真的很难拿捏。 所以, 和诗人做朋友很难, 做同事更难。 丹飞是诗人。 尤其是丹飞的诗意和气质不仅写在脸上, 有时还穿在身上, 拎在手里。 他的衣服, 他的挂件, 他的提包, 永远都是出人意料的夸张, 彰显着他的个性和取向。 他走过的楼道, 几小时之后还有香水的味道。 有时候, 编辑下属无所适从, 不知道该把他当成领导还是模特, 是该板着脸, 还是献上职场的笑。 但是, 我喜欢丹飞的个性, 毕竟真正的文学家心里都有一团火。 我做不到他那样的张扬和外溢, 但我欣赏和包容。 事实上,办公室里淡淡的香水, 似乎是丹飞禅定的檀香, 一旦进入工作状态, 丹飞的效率和才华绝对是大神级的。 那时, 为了将 《狼图腾》 的故事重置, 适合好莱坞动画片的要求, 我们需要一个电影故事叙事文本和英文的 PPT, 我写完了故事梗概, 按流程需要一个美编设计, 还需要一个中译英的翻译。 但请了几个设计和美国的译者都不理想, 结果丹飞一个人把活全揽了。 他熟练地操作设计软件, 简洁合理地分配着文字与图像, 把该突出的元素突出, 把该淡化的淡化。尤其是英文的表达, 据美国一位专栏作家说, 不仅准确, 而且很有艺术魅力。丹飞是一个非典型的有数理逻辑的文学天才。

我和丹飞还是灵魂挚友。 十几年过去了, 我和丹飞各奔东西。 偶见丹飞,他又当了奶爸。 一直以为他还在从事编辑出版。 他的诗, 他的文集, 他的歌曲从未间断, 不时在朋友圈里刷新, 在报刊上绽放。 及至见了面, 才知道他真正干的是一份高薪高冷、 令人骄傲的企业管理咨询工作。 但他从未炫耀, 依然以文学的面目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 表达着美和善; 以诗人的纯粹和恣意, 以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的编辑策划, 在一篇篇的文字里, 留下自己致敬文学和艺术的背影……我与他惺惺相惜! 至今, 在我们偶尔隔空交流的微信里, 触摸的依然是锻造世界真和善的肌体, 碰撞的依然是叙事艺术里孤独与美的灵魂!

所以, 我愿为本书作序, 把一个完整的丹飞介绍给你。 这本书, 也有你走过的路。

安波舜, 曾任春风文艺出版社总编辑、 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主编、 大望创作中心主编, 策划代表作包括享誉新时期文学史的 “布老虎丛书”, 深刻影响世纪初中国企业家、 畅销全球的超级畅销书 《狼图腾》。 近期潜心创作 《少年狼》 系列, 矢志打造超级儿童文学 IP。

敢闯新路的文学 “创客”

解志熙

 我不知道 “创客” 这个词眼下还流行不, 但我记得它确实曾是一个热词,在新世纪的第*个十年间是相当流行的, 那也正是我初识丹飞的时候。 *近我看了丹飞这本自述其 20 年来出版策划工作的文集 《书中藏有你走过的路》,觉得重新起用 “创客” 这个词来概括我对丹飞的总体印象, 也许是*适当的——查查网络流行词汇的解释, 说 “创客” 是指勇于创新、 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 丹飞不正是一个善于选择、 敢闯新路的文学 “创客” 吗?

 丹飞天生就是一个不循规蹈矩、 不走寻常路的人。 他 1993 年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 同时辅修法学, 研修心理学。 显然, 身为工科生的丹飞对人文学科有着广泛的兴趣, 他随后更发现自己*大的兴趣在文学方面, 于是在 “工科优胜” 的清华, 他做出了非同寻常的选择———转向文学: 先在 1999 年离开工作一年的水利行业, 重回清华大学, 读人文学院编辑学第二学位, 主要授课人之一徐葆耕先生恰是 20 世60 年代伊始毕业于清华水利系却留任清华教中国革命史, 后来成为著名编剧、复建清华文科的主要负责人, 他开办的 “编双” 班 (科技编辑专业) 为爱好文学的清华学生打开了文学之门, 如丹飞所说的——

 某种意义上, 编双存续的那些年连缀起了清华的 “文脉”, 乃因入读编双的学生来自理工为主的各系, 这种半路出家的选择如果要给一个理由, 只能是出于对文学的真爱。 徐葆耕老师成了我们的主要授课老师之一。 他的写作课也是我*爱上的课, 因为离文学 (创作) *近。 (见丹飞《我在清华遇到的八个人》, 引自 《清华校友通讯》 2019 年第 1 期)

 由此丹飞获得了双学位和学业优秀奖学金等数种清华大学奖学金、 江苏《少年文艺》 少年创作奖、 北京市高校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2001 年丹飞又以学业第*的成绩保送清华中文系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其间获得清华大学综合优秀奖学金、 学术新秀提名奖, 学业仍是第*, 一个文学研究者的路正等待着年轻的丹飞。

我认识丹飞就在这个时候——那时我调入清华不久, 正赶上丹飞那个班新研究生入学。 这些同学大多是各重点高校推荐免试来的, 在诸学子中丹飞是真正的 “老清华”, 他对外来的同学热心相助, 绝无傲骄之态, 而当同学们争选“著名” 导师的时候, 丹飞又厚道地礼让着同学, 并不在意导师名头的大小。在专业学习上, 丹飞更展现了多方面的才华。 他修过蓝棣之、 格非、 罗钢等老师的课程, 写的课程论文都颇有自己的心得。 记得他给我的一份课程论文, 是用形式主义美学手法解读著名现代诗人卞之琳诗作 《尺八》, 显示出敏锐的艺术感受力。 与此同时, 丹飞在创作上更表现出敏捷的才思, 常有清新的诗歌、美妙的散文发表, 且出版了自己的诗集, 还编选出版了 《清华九十年美文选》等十几本书。 那时我忝任中文学科的带头人, 与研究生们接触较多, 亲眼见证了丹飞在学术和文学上的成长, 留下深刻的印象, 确信他在学术上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

让我惊讶的是丹飞随后又一次做出了出人意料的选择。 本来, 以丹飞的才气和能力, 是不难完成硕士学位论文顺利毕业并进一步深造, 从而成为一位专业的文学研究者的。 这也是老师们的一致期待。 可就在临近毕业之际, 丹飞却毅然决定以文学创作和文学内容市场化为志业, 决然放弃了毕业论文的写作,而转身进入出版业, 从事文化创意工作, 以便更好发挥自己的创作才华。 这在丹飞是深思熟虑的决定, 老师们当然很惋惜, 但劝告无效, 只能尊重他的选择。

事实证明, 丹飞的这一次选择是非常成功的转身和转型, 从此他在文学出版、 文化创意产业里如鱼得水, 做得风生水起: 先是在 2004 年进入贝塔斯曼亚洲出版公司工作, 表现很出色, 并且积累了经验; 做编辑 26 个月后转任磨铁总编辑, 后又担任漫友副总编辑、 大望创作中心副总、 中文在线 17K 小说网副总经理、 凤凰壹力总编辑、 奈目艺术空间总经理、 大美教育投资总监、 艾特副总裁……迅速成为文化创意行业的著名独立策划人, 做出了不俗的成绩。

第*个方面的显著成绩, 就是丹飞作为富有金点子的创意策划人, 在引进外来文化产品、 促进众多网络作家与出版传媒的合作中, 充分发挥出善于出谋划策且善于沟通协调的中间人作用, 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交流与创意产业的发展。 诸如对美国著名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 “廊桥三部曲” 终结篇《高原上的探戈》、 爱尔兰顶流作家约翰·班维尔 2005 年布克奖获奖作品《海》 等欧美重要作品之引进, 对 《后宫·甄嬛传》 从网络连载小说到出版实体图书之后进一步出售影视改编版权、 实现影视化的华丽转身之推动, 以及协助安波舜对 《狼图腾》 除院线电影之外全版权资产出售之策划……就是其中的荦荦大者。

第二个方面的成绩, 乃是丹飞个人创作的起飞。 20 多年来, 丹飞在繁忙的学习工作之余, 并未忘记个人的文学创作梦, 而尽可能忙里偷闲, 写作不辍, 创获也不小。 丹飞迄今业已出版诗集 《五月的流响》 《那时美丽女子》《我是数过一万朵雪花的人》、 小说集 《下一站爱情左转》 及儿童读物多种,并且还有好几部中篇、 长篇小说及散文集有待出版, 委实是成绩斐然, 尤其是其新诗自成格调、 情思隽永, 赢得了评论界的好评和诸多文学奖。

第三个方面的成绩, 就是丹飞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中人, 对网络文学和文化创意产业做出了诸多亲切的观察、 内行的评论和冷静的分析———这些就集中体现在本书所收集的文章中。 我高兴地看到, 在这些文章中, 丹飞充分发挥了他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眼界, 所以议论纵横, 颇多切中之论。 我尤其欣赏的是丹飞作为网络文学和创意产业的热闹场中人, 却常有冷静的乃至冷峻的批判性反思, 这是殊为难得的。 比如, 丹飞准确地指出, 得益于网络的发达, 文学网站四处开花, 大大降低了文学的 “市场” 准入门槛和人为的文人圈子限制, 使更多人可以自由进入文学生产和文学市场, 大大地解放了文学的生产力, 使文学写作变得更为自由, 从而显示出不同于纸媒文学出版界的特别活力和魅力;但丹飞也敏锐地意识到, 网络文学的*大问题是容易类型化、 同质化, 容易形成跟风趋同的现象, 因此他也反复提醒写作者、 策划者、 出版者尤其是作为文学内容漫长 “长尾” 的影视动画游戏业主脑们把重心放在内容的用心创新和人性的深入开掘上, 谆谆告诫同行们——

我所谓独立策划人、 作家 (影视改编权) 经纪人、 写作者、 词曲作家、 微电影网络剧出品人、 视频节目主持人身份, 无不围绕着 “内容”二字。 影视总的体量虽然逐年在攀新高, 与实业、 网络公司、 游戏公司、新媒体企业的体量或盈利能力不可比, 尽管如此, 各业态还在削尖脑袋往里钻, 乃由于影视的聚光灯效应和传播效果、 品牌影响力的放大效应。 我经纪成功的数十个影视剧改编权, 以及我与其他书人融合若干其他业态合伙投资的 “大望” 孵化的 《狼图腾》 动画电影及全版权取得的成功, 以我的切肤之感, 文化创意产业的精髓就是 “内容产业”, 而内容产业CPU 无疑是文本———书。 “书人” 的重要性就此浮出水面。 (见本书中的《当我们谈论好书, 我们在谈论什么》 一文)

在热衷造势、 花样翻新的网络文学和文化创意产业, 这是难能可贵的清醒

之论。 在我看来, 丹飞对网络文学作品、 文化创意产业、 出版界走向和书店业、 独立策划人等新兴职业的观察和分析, 无疑会成为将来研究近 20 年来文学史和文化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至少对长期局限于校园的我等书斋学人来说,读了这些文字的确增长了许多见识, 开阔了自己的文学视野。 我乐于承认, 读这些文章让我感到, 那个聪明过人的弟子丹飞又回来了。

丹飞是个重感情的人。 他为了文化创意活动而走南闯北, 心里还是忘不掉北京、 忘不掉清华园。 在 2011 年的一篇文章中, 丹飞深情地诉说道——

北京我是要回去的, 但促成我返京的一定是个上佳的契机。 我返京的目的也是对北京冬天的眷恋, 对北京金秋的向往, 顺便把北京的春夏给爱了。 从 1707 年即已建园的清华园, 迄今已有 304 岁, 清华也刚刚度过自己的百岁校庆……我在清华求学十年, 其间学了水工建筑本科、 法(辅修)、 编辑出版双学位、 现当代文学硕士 (学历), 职业的源头活水即来源于那里, *好的青春留在了那里, 因此感情匪浅。 离北京近一点儿,离清华近一点儿, 更多是心理 “归位” 的需要。 (见本书中的 《独立策划人: 手可以伸多远》 一文)

自那之后又是十年过去了, 在外闯荡的丹飞事业有成, 却迟迟未能北归。我与丹飞也是阔别许久之后, 才在 2021 年 10 月的一天重会于北京。 在那前一天我接到丹飞的电话, 说他*近到北京出差, 想见我一面。 次日我们就在清华东门的一家咖啡店见面了, 我欣喜地发现丹飞不同于那个在校时清瘦温文的书生形象, 给人格外健壮开朗、 生机勃勃之感, 但人还是那么谦和有情有礼。 我们随意闲话往事, 突然丹飞笑着对我说: “解老师, 我这次见您, 其实是因为偶然在网上看到有人说您当年 ‘坑’ 了一个研究生, 让他没能完成论文拿到学位, 失去了好出路, 人生被 ‘毁掉’ 了。 我想您一定纳闷自己到底 ‘坑’了哪个学生, 说不定为此而不安呢, 我这次来就是要亲口告诉您, 那个据说被您 ‘坑’ 了的无名氏, 指的就是我。 但是解老师, 您不要有什么不安, 其实包括您在内的老师们对我都挺好的, 没有任何老师 ‘坑’ 过我。 至于我放弃写论文、 转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