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文学紧贴大地
  • 让文学紧贴大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让文学紧贴大地

正版全新

23.65 4.7折 49.8 全新

库存3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山西省作家协会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7848923

出版时间2016-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49.8元

货号1410662

上书时间2024-05-11

文学书专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让文学紧贴大地
【书    号】 9787537848923
【出 版 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作    者】 山西省作家协会
【出版日期】 2016-11-01
【开    本】 16开
【定    价】 49.80元

【编辑推荐】 
1. 是时值*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两周年之际,文艺领域工作者对文艺理论和实践的一次深刻领悟和贯彻后的思想感触的一次较为全面的结集。

2. 精选了文学、艺术领域的知名作家、评论者、文学爱好者等对*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所思所想。

所收文学评论分四大类,条分缕析地从不同角度对*讲话做出不同侧面的理解。

【内容简介】 
《让文学紧贴大地》围绕*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展开学习讨论,收集山西作家、评论家关于学习讨论后的心得体会等,从理论探索、批评思考、创作感悟、心得体会四方面论述了文艺工作者在讲话后的所思所想,是对*书记在文艺工作提出新方向、新要求下的积极回应和思考。

【目录】 
001 学习落实“讲话”精神重塑山西良好形象 胡苏平

理论探索 

003 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的思考 杜学文

021 吃透生活底蕴,创作优秀作品 杨占平

028 快感美学:历史的忧思与批判

——兼谈多元文化生态下文艺批评之价值考量 侯文宜

037 积极反思探讨文学领域的问题 王晓瑜

043 重塑文艺作品的诗性精神 廖高会

050 寻找人性的高贵 赵春秀

055 继承传统心向人民深化“后赵树理写作”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心得 白杰

060 文化传统与文学新路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心得 何亦聪

批评思考

067 文学批评:在“对话”中发现、创造 段崇轩

075 虚心学习拓宽视野繁荣网络文学 傅书华

080 批评家的主体人格建构 王春林

083 文学评论的出发点 李毓玲

087 我愿评论郁郁苍苍 李金山

092 文学批评者应具有的责任与担当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有感 阎秋霞

097 引导、提高、引领是文学评论的要务 高璟

103 网络文学评论需要“在场” 王姝

106 文学批评离“真正”还有多远?

——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看文学批评现状 王朝军

115 文学批评“质料”的丰富和稀少 刘芳坤

120 当前文学批评的反思、责任与使命 金春平

126 时代书写话青春 吕轶芳

131 为人民代言:不过时的赵树理

——兼谈赵树理的当代启示 李二叶

创作感悟

139 作家是时代精神的记录者 张锐锋

145 纪实创作论道 赵瑜

150 想象与现实之间 王祥夫

154 走过时间,走过山河 葛水平

158 我与文学 晋原平

162 为人民写作常写常新 李骏虎

167 展现伟大时代的瑰丽想象 刘慈欣

170 扎根人民是创作的根本 王保忠

175 明确方向扎根生活做一个合格的业余作者

——认真学习努力践行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黄树芳

179 抗战:文化的对抗 张石山

183 在着力叙写真善美的路上渐进渐悟 陈春澜

188 从一次青创会说起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体会 郭万新

193 扎根现实生活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韩思中

198 始终将作品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 张卫平

201 那一席一席的柿饼 袁省梅

206 丹青难写是精神

——浅谈创作中的主题把握 文德芳

212 描摹时代的重任 陈风笑

217 以静默的姿态抵达真实,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张暄

221 给灰暗找到明亮的出口 梅钰

226 我怎么可以视而不见 陈克海

心得体会

235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民族复兴服务

—— 一个穿越历史的艺术命题 徐大为

243 文学刊物重在坚持和发扬优良传统 鲁顺民

245 努力在文艺阵地上传播正能量 郭正亮

250 让文学紧贴大地 刘潞生

259 沃土生根

——从深入生活说起 刘有根

264 要牢固树立文艺创作的“人民观”

——学习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有感 王伟

269 潜藏于心底的文学情愫 孟繁信

273 文学的土壤、空气和种子 任勇

279 让文学期刊更有力地放飞中国梦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思考 王兴德

284 学习《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两个发言稿 聂尔

287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新的时代特征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赵永平

295 远离低俗勇于担当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心得 梁生智

299 文学与现实 宁志荣

304 期待文艺期刊市场回归健康美好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心得体会 李云峰

307 创作以人民为中心的精品力作是历史赋予作家的光荣使命 白占全

313 坚守“底线” 深接“地气” 黄风

316 “人民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 指尖

319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边云芳

323 以创作为本以作品立身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心得 李心丽

327 学习“讲话”精神写出时代风采 闫庆梅

331 衣带渐宽终不悔

——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学习体会 卢静

336 论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就是切除浮躁病根的一剂良药

——从文学创作中存在的几种不良现象谈起 宋江鹏

347 创作无愧于民族和时代的优秀作品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心得 杨遥

350 沉下心来,做点事情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有感 闫文盛

355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几点感受 张玉

359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靳然

362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一点心得 孙频

367 后记

【文摘】 
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的思考

□ 杜学文

杜学文,现供职于山西省作家协会,主要作品有:《生命因你而美丽》《艺术的精神》《我们的文明》等。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不仅要有经济实力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样需要有文化实力的发展壮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国际话语权。他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要求我们要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以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同时,他指出,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在不久前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他特别要求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这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理论方面的创新,是守住民族之根,壮大民族之魂,认清自身文化优势,学习与借鉴外来文化益处,不断创新、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根本的方法论与必由之路。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对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有客观、科学、理性的认知。近代以来,中国从农耕文明的顶峰跌落。工业文明的先发国家在思想解放之后,带来了生产力的解放,并得到了快速发展。新的文明形态的出现,对既有的文明形成了强烈冲击,并表现出强大的活力。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这种超常的、快速的发展,使

    仍然生活在既有文明形态中的国家,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历史悠久、文明灿烂的国家产生了严重的不适应。中国人开始探寻自己应该怎样才能重新进入人类历史发展的快车道,并能够赶超先发国家。这种探寻异常艰难,经过了数代人的流血牺牲、艰苦努力。其中文化的转型与重建是一个至为艰巨的任务。特别是新文化运动期间,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文化选择时期。一方面,有

   人坚守中华文明,更多地看到了其中本来就存在的积极意义与生命力,认为这不仅是中国发展进步必须传承的,更重要的是在人类文明诸多形态中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一些强烈希望中国变革的人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更多地强调其不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方面。这种批判被赋予能够代表历史发展潮流的意义,成为主流。今天回顾历史,能够更加客观、平和地分析他们的观点。我们发现,尽管二者在当时论争激烈、唇枪舌剑,但是实际上都有相应的历史与现实要求。就前者而言,对中华文化持肯定的态度,是感受到了西方现代文明已经呈现出来的弊端与局限,认为要靠中华文明来矫正西方现代文明已经或将要出现的问题。这种观点,在当时表现出落后于时代的面貌,但却也具有超越具体历史时期的“先锋性”。就后者而言,则更着眼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批判其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方面,期望中国文化能够在走上工业化、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时刻,出现新的面貌。这部分人又分两种:一是对传统文化攻城略地,鞭辟入里地指出其落后于时代的问题。另一些人则不遗余力地译介西方文化,甚至期望“全盘西化”,把别人的东西全部拿来,以改造中国及其文化。今天来看,他们的努

力均具有片面性。但是,我们讨论问题不能回避具体的历史要求。也许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评,我们就难以认清自身文化存在的缺陷与不适应,就可能仍然被历史所局限。同样,如果没有对中华文化的坚守,我们就可能丢掉了自己的文化,成为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不过,就历史发展的现实来看,批判派占据了上风。这是因为在中国被迫进入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历史进程时,更需要反省与检讨。也正因此,从那时以来,在数代人间对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疏离、否定、消极的态度。虽然就国家的运行体系、人们的生活方式而言,传统文化仍然在发生着具有制约性意义的作用。但是,在表面的话语系统中,传统文化难以占据主流位置。首先从文化自身发展演变的层面来看,为了更好更快地与“国际”接轨,几代国人已经没有很好地学习自己的文化典籍,甚至不认识自己的文字。相反,人们更热衷于学习西方的文化——从理论到思维方法再到生活方式。英语成为国人*热衷的语言,而汉语正面临着粗鄙化、陌生化、洋泾浜化的冲击。从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来看,大量的实用主义的解读歪曲了传统文化的本来含义,制造出中国传统文化落后、丑陋、扼杀人性、没有生命力的形象。这种解读不仅与传统文化中的理念不符,而且适应了否定传统文化,进而矮化中华文明的意识形态需求。从现实发展的状况来看,近代以来对西方文化的译介产生了极大的改造作用,并走向了问题的反面。19 世纪、20 世纪交替之际,中国传入了大量的西方学术著作,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达尔文主义、实用主义、物竞天择、新村运动等等。客观地说,这些传播译介对改造、重建中国的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僵化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冲击。但是,也在人们的心理上造成了对传统文化取简单排斥、笼统否定的价值取向。改革开放后,新一轮的译介热潮出现。新自由主义、宪政思潮、三权分立、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成为一时*为热门的思潮。在审美领域,人们对传统美学逐渐疏离,现代派渐成时尚。其中也隐含了对欲望的渴求、利益的追逐、形式主义的泛滥、娱乐至上、无意义表达等内容。

     总而言之,近代以来,出于重建文明的现实需求,人们更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审视,更注重对外来文化的译介传播。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贡献、积极意义、现实价值被遮蔽了、疏离了。

   但是,与此相应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并没有改变。一方面是发展的现实使人们进一步思考,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推进,人们的幸福指数应该如何体现,快速的现代化对资源的消耗、价值的扭曲等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是,名人们发现,西方文化,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文化还不是“人类的终结”,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很多。现代化自身也显现出许多问题,有些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需要人类的智慧。在西方,更多的人开始进行新的反思,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对解决人类面临的现实困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如汤因比就认为,未来将由中华文化来改造世界。尼克松在他的新著《世界秩序》中也指出,中国的复兴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是历史的周期律。也就是说,中国在近代以来的衰落是一种将要结束的现象,而中国的再度复兴只是回归了历史的本来状态等等。就中国而言,在经过了一个半还多的世纪中,向西方先发国家的学习、追赶,改革、开放,取得了人类历史上*快速的工业化、现代化成就后,所显现出来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也需要重新回过头来,从自己固有文化中寻找出路。但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是,一方面,对民族传统文化缺乏客观、公正的认知,对其中具有强大生命力与现实意义的内涵缺少把握;另一方面,如何使传统文化与实现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统一起来,以形成新的文化形态,这一历史使命仍然没有完成,并且在今天的发展态势下,表现得更加紧迫。

    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解决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推动民族文化的复兴,必须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现实文化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时代的课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对民族传统文化有清醒的认知。要认识到,中华文化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有什么样的本质特点,与其他类型的文化有什么区别,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什么贡献。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思考、发现其中具有现实生命力的因素是什么,如何使之在新的文明进程焕发出活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肯定、原样照搬,而是要经过选择,把那些对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传承下来。发展现实文化,是我们实现文明重建的根本之途。一方面,它不是无根之物,而是有源之水,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天的新发展。另一方面,它也不是无的之矢,其根

   本目的是要解决我们现实当中面临的问题。中华文明在其发展进步的漫长进程中,之所以没有中断,并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这一文明具有积极的开放包容性,能够自觉地吸纳别的文化中与我有益的成分,并将之融合成新的文化形态。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就是内地农业文化吸纳了边塞游牧文化中的有益因素,使原有的文化得到了壮大。马克

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产生了根本性影响,乃是因为这种思想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理想世界的基本模式与方法论,又对新的发展历史,特别是资本主义出现后的社会本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从而使人们对新的历史阶段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为具体明晰的认知,所以成为我们在走向现代化道路上的指导思想。就中国文化自身的发展而言,虽然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其中有许许多多的牺牲、奉献,乃至于失败,终于找到了前行的方向,但是,文明重建的任务并没有*终完成。文明重建,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外来文化中与我有益的成分,把传统文化改造、升华为能够适应现代化需求的新文化。就审美领域而言也是如此。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本民族独具特色的审美追求。这种追求是与民族劳动生产方式一致的。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劳动生产条件下,形成了与之相应的美学理论、审美风格。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农耕生产为主的民族。农耕生产决定其生产方式与大自然之间紧密联系。由于生产的周期性较长,又决定其以定居生活为主,社会关系以情缘为主,因而更注

重社会伦理的和谐。在这里,个人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组成分子,需要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责任。表现在审美领域,强调作品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义务,讲究人的品性、气节等等。在表现手法上,追求简约为美、以无作有、时空统一,强调作品的意境、格调,及其给审美者带来的情感体验、心理感悟等等。这种审美品格是中华文化核心理念在艺术创造中的体现,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丰富了人类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创作思想。

   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欧洲生产力的解放,其艺术表达也随同其文化的强势,渐居主导地位。不仅其承载的价值观对我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表现手法也被人们广为模仿。大量的西方美学著作、理论被译介进来。从文化的新生重建来看,这种局面具有积极意义。因为一种文化一旦僵化,就将失去生命力。向外来文化学习,包括向外来文化中的审美范式学习,应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对我们的创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使我们的创作思想、审美理念、表现手法等都得到了拓展丰富。但是,在这种学习借鉴之中,潜伏着某种消极的现象。一是在潜意识中隐含着中华美学消极落后的价值倾向;二是不了解一审美理论出现的社会背景、现实针对性,简单照搬模仿,出现了水土不服、价值迷茫的问题。表现在创作上,一方面是竞相争艳,一方面是乱云飞渡。就前者言,是艺术繁荣的必然要求,因为任何定于一尊的创作都是艺术僵化、创造力萎缩的表现。就后者言,则是我们价值选择迷茫、失去民族文化根脉的体现。我们需要的是,在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同时,学习借鉴外来艺术成果中与我有益的成分,以丰富、拓展我们的艺术表现力、创造力。但是,就目前我们的审美领域来看,还存在许多亟需

认真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艺术是表达人性,还是表达欲望?无可否认,人的欲望应该是属于人性的一种。但是,欲望不能简单等同于人性。人性既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如欲望,更包括人的社会属性,如理智、自然、义务等等。用一方面来取代另一方面是完全错误的。如果说仅仅把人作为社会人,而忽略了其生理属性是不对的,那么,仅仅把人作为生物性的存在而忽

视其社会属性同样是错误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价值主要是谈其义务与责任,突出的是人的理性存在。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社会贡献,而不是个人的获取。这一点从中国艺术*初的成果上古神话中已经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中国上古神话强调的就是对社会他人的奉献。不是因为个人欲望的不满足而引发的战争、争夺。可以说,这种审美理念基本奠定了中华美学的基础,与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但是,目前我们的创作却更多地表现了个人欲望的不满足,以及个人对欲望的追求。以至于用个人的欲望来解读中国的发展,简单宣扬满足个人欲望是社会进步的标准,出现了拜金主义、娱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现象。这是需要我们警醒的。在现代社会中,更加强调个人的权利、地位,期望在实现社会进步的同时实现个人的进步。这是正确的。但是把个人欲望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仅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相左,而且也将造成整个社会价值追求的紊乱。即使是西方先发国家,也不是简单强调个人的欲望,而是把个人欲望的现实建立在社会规范——法的基础之上。因此,学习借鉴外来审美理念,不能简单化、教条化。既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消极方面,更要了解外来文化的真实面貌、核心理念,不能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我们需要强调个人的尊严、权利,但不能把个人凌驾于社会之上。既要承认人的出于生物本性的需求、个体的价值与尊严,更要强调人的社会价值及其伦理关系。

   其次是,怎样建构有意义的艺术表现形式。任何内容的出现必然依附与之相应的形式。艺术形式的问题实际上也体现特定时空中人对艺术的认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