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教授:政学两界人和事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北大教授:政学两界人和事

10 3.1折 32 九五品

库存2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耀杰 著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1-0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耀杰 著
  •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8
  • 版次 1
  • ISBN 9787807414025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1页
  • 字数 23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往日风流书系
【内容简介】
《北大教授:政学两界人和事》深入而细致地再现了一所大学、一份刊物和一个群体的历史,他们如何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历史,以及这些北大教授游走于政学两界、沉浮于历史大潮的路径选择和人生传奇。
《北大教授:政学两界人和事》作者通过征引日记、书信、当年的报刊、档案等一手资料,展示那个时期的历史,更丰润了那个时期的北大教授在读者心中的形象。
【作者简介】
张耀杰,1964年生于河南省禹州市农村。曾在河南农村任中学教师。1989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1992年获硕士学位。瑚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主要著作有《中国话剧史》(合著)、《影剧之王田汉》、“曹禺戏剧与宗教文化》、《戏剧大师曹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真相》、《俞梅荪与新民权运动》。除有数百万字的学术和史料文章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外,还曾参与《小关一家人》、《山河作证》、《农电之光》等数十部长短电视片的编创。
【目录】
序:北大教授的路径选择
北大教授高仁山的革命传奇
一、鲁迅笔下的高仁山
二、北京大学的革命教授
三、高仁山与新中学会
四、大无畏的革命传奇
五、蒋梦麟与陶曾谷的后续情爱
蔡元培与陈独秀的以德治校
一、蔡元培诚聘陈独秀
二、以德治校的进德会
三、蔡元培的兼容并包
四、对于陈独秀的变相免职
五、北大评议会的制度缺失
六、蒋梦麟眼中的制度与道德
章士钊与新文化运动
一、章士钊与陈独秀的早期交往
二、从《甲寅》到《新青年》
三、章士钊与新文化运动
四、后《甲寅》时代的话语之争
五、鲁迅与章士钊的法律较量
北大教授与《新青年》
一、北大教授与《新青年》
二、胡适与罗家伦的历史记录
三、周作人笔下的历史还原
《新青年》同人的经济账
一、《青年杂志》的创刊
二、《青年杂志》与《甲寅杂志》
三、《新青年》的“复活”
四、“金字招牌”的形成
五、《新青年》同人的利益分化
六、“金字招牌”的内部争夺
钱玄同与胡适的精神互动
一、钱玄同与《新青年》杂志
二、钱玄同与胡适的精神互动
三、钱玄同的“小批评大捧场”
四、胡适与钱玄同的精神分歧
五、钱玄同的追悔反思
六、钱玄同的“偏谬精神”
七、钱玄同与胡适的真诚合作
《新青年》“台柱”刘半农
一、《新青年》“台柱”刘半农
二、刘半农与周氏兄弟
三、刘半农淡出《新青年》
四、刘半农与胡适的后续交往
五、鲁迅与刘半农的精神歧异
六、刘半农与胡适的善始善终
七、刘半农的死后是非
周作人的歧路人生
一、周作人的事后回想
二、忠实原著的“直译的方法”
三、人道主义的新宗教
四、《小河》中的劣势心态
五、天堂净土的“新村”
六、“新村”运动的路径迷失
七、《新青年》同人的路线图
吴虞教授的风流情事.
一、菲儒反孔的吴虞
二、胡适与吴虞的公私交往
三、吴虞与女儿的家庭纠纷
四、吴虞的风流情事
五、钱玄同的全盘否定
六、非儒反孔的历史功过
七、“阴护礼教”的专制根性
八、周作人的推波助澜
马寅初的“北大之精神”
一、胡适笔下的马寅初
二、马寅初的计划经济观
三、马寅初的晚年情怀
四、北大精神再思考
高一涵与胡适的同居经历
一、《新青年》的创刊元老
二、“甲寅派”的重要写手
三、与胡适的同居经历
四、与胡适的共同“努力”
五、高一涵的“起死回生”
六、1949年之后的高一涵
陈翰笙的红色传奇
一、鲁迅笔下的“他‘家翰笙’”
二、陈翰笙的红色传奇
三、陈翰笙与史沫特莱
四、陈翰笙与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梁漱溟的法制观念与路径迷失
一、梁漱溟与蔡元培
二、梁漱溟的法制意识
三、梁漱溟的路径迷失
北大教授陶希圣的生离死别
一、五四时期的陶希圣
二、陶希圣的政学传奇
三、名门之媛陶琴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