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石为景:早期至中古中国的摩崖文字
¥
75.6
3.8折
¥
198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 [美]韩文彬 著;霍司佳 译;王磊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4-05
版次 1
装帧 精装
上书时间 2024-12-3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作者
[美]韩文彬 著;霍司佳 译;王磊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4-05
版次
1
ISBN
9787301345108
定价
198.00元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76页
【内容简介】
《铭石为景:早期至中古中国的摩崖文字》主张在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中,对中国摩崖文字开展综合研究。《铭石为景:早期至中古中国的摩崖文字》将摩崖文字纳入先秦至现代两千余年的书作发展史,详细讨论了东汉到盛唐的四组摩崖案例——汉中石门石刻、山东郑道昭题刻、山东北朝刻经及泰山唐代石刻,对中国文字景观的历史脉络与视觉意义做出极具建设性的观察。 作者既强调书法内部的形式与技术分析,也注意关联书作内涵、尺度、媒介、赞助人、书写者与其政治、文学或宗教等文化语境,重视文字的现场观看与阅读方式,同时对石刻可视性提出谨慎的审思。作者认为,仅通过文字便可改变自然世界,在人群、文字与精神领域之间建构联系的观念牢固地占据着古代中国人的内心,摩崖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公共艺术形式在中古走向高峰。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韩文彬(Robert E. Harrist, Jr.),1989年获普林斯顿大学中国艺术与考古博士学位,1987年至1997年任俄亥俄州欧柏林学院艺术史教授,1997年起执教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学系,“思沃格伉俪中国艺术史讲席”荣休教授。主要关注中国绘画、书法、园林等领域,研究还涉及中国艺术的摹本、20世纪中国服装以及徐冰等当代艺术家。代表著作有《力量与美德:中国艺术中的马》(1997年)、《11世纪中国绘画与私人生活:李公麟〈山庄图〉》(1998年)与《铭石为景:早期至中古中国的摩崖文字》(2008年),后者荣膺美国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中国研究书籍奖”。 译者简介 王 磊 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 霍司佳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学硕士。
【目录】
目录 中文版自序 序 章 书写于天地之骨 开展于山水内外的石刻研究 “就其山而凿之” 四景与余论 第一章 石门的公共书作和公共书写 蜀道 ?s君功绩与书作帝国 杨孟文的美德和石刻公共书作的扩散 作为纽带的犍为 石门之景:一段插曲 石门新路与新声 水位抬升与石门消逝 第二章 随云峰山的群仙遨游 荥阳郑道昭 大基山与礼仪空间营造 天柱山上的碑铭和石室 云峰山 石诗:真实和虚构的地形 石室与郑道昭的角色 双阙与名字的力量 游仙之境 仙界的象征、书写和图像 为生者和逝者书写 重返云峰山 第三章 铁山的模拟石碑与尺度的意义 邹城及其他地区的铭文和捐资者 繁盛与迫害 佛经的力量 山水与书作 礼赞僧安道壹 山岩书写 模拟石碑与尺度悖论 巨大与无穷 第四章 帝王书作与泰山登临 泰山上的帝王行迹和书写 玉牒与石碑:泰山书作在汉代的发展 刻铭中的政治风云 亲书纪念碑与唐代帝王石刻 重返泰山 泰山书作和仪式 帝王之手 第五章 余论 名字与题名 山水间的阅读和书写 主礼者、皇家游客和同志 参考文献 英文版致谢 译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