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碑志文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唐代碑志文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唐代碑志文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唐代碑志文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唐代碑志文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65 5.1折 128 九五品

仅1件

陕西西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海容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8-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9-2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徐海容 著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18-08
  • 版次 1
  • ISBN 9787101130287
  • 定价 1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36页
  • 字数 52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内容简介】

碑志文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文体,其发源于先秦,兴起于汉,此后历经演变。唐代碑志文创作尤为兴盛,其中碑志名家辈出,作品质优量丰,成为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本书以唐代碑志文为选题,结合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文人创作心理,立足于《全唐文》等书籍的基本阅读,结合相关文献,对唐代碑志文进行系统性比较研究,特别注重对新出土碑志资料及研究成果的应用,通过研讨其文体形态、时代特征及思想内容,就其艺术成就作出综合性分析总结,从传承与革新角度出发,研究还原其发生的基本语境,分析其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及创作走向。

【作者简介】

徐海容, 1975年5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2012年毕业于广州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广东省东莞理工学院中文系副教授。近年来主要发表论文:《唐代制诰的文体特征和审美追求》、《中唐宦官专权及对文学的影响》、《唐诗无避隐刍议》、《论张说碑志文创作的思想理念和时代精神》、《论晚唐碑志文的发展变化》等。

【目录】


碑石·生命·记忆——序《唐代碑志文研究》
绪论
  第一节  碑志文的研究内容及价值
    一、选题缘起
    二、本书研究范围
  第二节  碑志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碑志文发展及唐代碑志文创作概述
  第一节  碑志文的功能嬗变及体式演进
    一、秦汉碑志的兴起与流变
    二、碑的衍生、分支及碑志文体观念辨析
    三、碑志文的发展成型及相关问题
  第二节  唐代碑志文发展概述
    一、唐代碑志文的演进流程
    二、唐代碑志文的典范选择与体例因革
    三、唐代碑志文的价值取向和生命意识
第二章  唐代碑刻制度、碑志作家及碑文写作方式研究
  第一节  唐代碑刻制度及碑刻艺术
    一、唐代碑刻观念与碑刻制度的形成
    二、唐代碑刻艺术的特点
  第二节  唐代碑志作家研究
    一、唐代碑志作家的身份变迁与碑志文的阶段特征
    二、唐代碑志作家的知识结构与碑志文的文体特征
    三、唐代碑志作家的文化心理与碑志的主题思想
    四、唐代碑志作家的群体归属、地域分布与碑志文的风格特征
  第三节  唐代碑志文的写作方式
    一、诏令性书写
    二、请托性书写
    三、主动性书写
第三章  陈隋遗响与文风初变——初唐碑志文研究
  第一节  初唐碑志文的时代特征
    一、文宗徐庾、骈俪风行
    二、儒学精神的兴起
    三、铭功颂美的写作思路
    四、时代期许与革新倾向
  第二节  虞世南、上官仪与馆阁体碑文创作
  第三节  文风初变:魏征、王勃、杨炯的碑文
    一、魏征的碑文
    二、王勃和杨炯的碑文
  第四节  风骨兴寄:陈子昂碑志文的革新精神
第四章  盛世华章  与时代强音——盛唐碑志文研究
  第一节  盛唐碑志文的时代特征
    一、颂美主题的强化
    二、祥瑞描写的兴盛
    三、清新刚健、宏大壮丽的审美追求
    四、文体革新与演进的一体化有序化
  第二节  颂音传雅壮思雄飞:苏颞的碑文——兼论富吴体碑文
    一、苏颈的碑文
    二、富吴体碑文
  第三节  高气方直终乎雅颂——李邕、颜真卿的碑志文

内容摘要
 碑志文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文体,其发源于先秦,兴起于汉,此后历经演变。唐代碑志文创作尤为兴盛,其中碑志名家辈出,作品质优量丰,成为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徐海容著的这本《唐代碑志文研究》以唐代碑志文为选题,结合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文人创作心理,立足于《全唐文》等书籍的基本阅读,结合相关文献,对唐代碑志文进行系统性比较研究,特别注重对新出土碑志资料及研究成果的应用,通过研讨其文体形态、
时代特征及思想内容,就其艺术成就作出综合性分析总结,从传承与革新角度出发,研究还原其发生
的基本语境,分析其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及创作走向。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