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中西诗性话语交融的家园
  • 翻译:中西诗性话语交融的家园
  • 翻译:中西诗性话语交融的家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翻译:中西诗性话语交融的家园

10 3.6折 28 九五品

库存2件

河南周口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凌 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7

上书时间2024-01-14

恩泽书社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凌 著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1
  • 版次 1
  • ISBN 9787561774106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347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英语
【内容简介】
汉字个个囿于方形空间之中,独立自足。这封闭的方形空间,封杀了字体内部结构向外发展、连缀的可能性;而词缀和屈折形态变化,却正是语法型语言赖以表示性、数、格、时、体所必需的条件。其结果是:英语成为了重形合的语法型语言,汉语则成为了重意合的语义型语言。
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方块汉字象形,英文字母拼音。汉字象形、感性,因而充满联想与诗性;英文表音、抽象,因而理性有余而诗性不足。两者迥异如斯。象形表意的汉字和以语音为中心的英语字母文字之间的巨大差异,是导致中英两个民族一个重具象思维、一个重逻辑思维的直接原因。
【目录】
上篇诗歌翻译与主体审美
第一章换一种眼光如何?——从文字架构差异看中英诗歌的不同走向
一、汉字象形、感性,充满联想与诗性;英语表音、抽象,理性有余而诗性不足
二、汉字单音,因而诗歌重音韵;英语单词表音,因而诗歌重节奏
三、文字差异导致:汉诗擅长写景抒情,英诗精于叙事说理

第二章“道”与“逻各斯”:论诗歌翻译中的辩证审美
一、消解“逻各斯中心主义”:辩证审美之要诀
二、辩证超越:译本诗质与诗性之保证
三、主体审美:辩证审美之操纵者

第三章求同抑或求通?——论翻译主体的审美模式
一、原文与译文之信息不对等
二、原文与译文之受指与能指
三、原文能指之能指化与原文能指之受指化

第四章论翻译主体审美之升华与“语言意指性”
一、译本中的美学层次超越
二、从形而下到形而上:译本中的切身性概念化
三、译者的主体意向性与“语言意指性

第五章论翻译主体之美学倾向与审美特点
一、原诗和译诗:审美信息与审美特质之变化
二、创作主体和翻译主体:思维方式之异同
三、翻译主体之辩证审美

第六章哲学话语中的翻译主体审美
一、“一”与“道”:中西传统译论的哲学源头
二、语言哲学的“同一性”与翻译主体所追求的“同一性”
三、语言哲学的切身性概念与翻译主体审美

下篇文化透视与翻译研究
第七章文化·语言·翻译——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由之路
一、文化:概念与本质
二、文化系统:庞大与复杂
三、文化特征:多元系统化
四、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五、翻译与文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第八章“道”与“逻各斯”:交相辉映,谐趣横生
一、中西译学传统中的相似性
二、东方和西方:概念性质之差异
三、创作和翻译:主体性特征之差异
四、水乳交融:“道”与“逻各斯”在翻译中相遇
五、知白守黑:“道”与“逻各斯”存异求同

第九章深化与拓宽:文化转向对翻译研究之影响
一、现代阐释:主体与主体的对话
二、权力话语:译作对原作的施暴
三、创造性叛逆:一种文化误会
四、西论东渐:借鉴抑或照搬?
五、中国学派的翻译理论理应在中国成为主流

第十章文化冲撞:文本的解构与重建
一、翻译是一种社会行为,而文学翻译仍然是翻译
二、诗歌翻译的本质:美就是真,真就是美
三、译诗之道:形似而后神似
四、闲话文学语境中的风格、文体
五、漫谈文学翻译语境中的对话模式与审美再创
造及文化语境中的翻译出版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