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津冀历代别集丛刊(16开精装 全256册)9787540256807北京燕山出版社 j cwg
  • 京津冀历代别集丛刊(16开精装 全256册)9787540256807北京燕山出版社 j cwg
  • 京津冀历代别集丛刊(16开精装 全256册)9787540256807北京燕山出版社 j cwg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京津冀历代别集丛刊(16开精装 全256册)9787540256807北京燕山出版社 j cwg

187500 7.5折 250000 全新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爱霞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9787540256807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其他

定价250000元

上书时间2024-08-29

东方博古书城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京津冀历代别集丛刊(16开精装 全256册) 
作者: 孙爱霞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 9787540256807
定价:250000 

出版説明

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歷史上於地理區劃、行政統轄皆有交集:今之河北,舊稱直隸。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以後,直隸於北京的地區稱之爲『北直隸』,與直隸於南京的『南直隸』相對。明朝時期『北直隸』包括今日之北京、天津、河北大部,甚至河南、山東部分地區,行政統轄上歸屬北京。河北作爲『直隸省』存在,則始於清初。據《清史稿》:『直隸:《禹貢》冀、兗二州之域。明爲北京,置北平布政使司、萬全都指揮使司。清順治初,定鼎京師,爲直隸省。』到了清代,北京是政治中心,直隸地區則被劃成省;天津建城較晚,據明程敏政《天津重修湧泉寺舊記》:『我文廟入靖内難,自小直沽渡蹕而南,名其地曰「天津」;置三衛以守,則永樂甲申也。』此時期的天津,僅作爲衛所存在,史稱『天津衛』。到清雍正三年的時候,『天津衛』始升『天津州』,雍正九年則升『天津府』,此時地理區劃上包括天津縣、鹽山縣、青縣、慶雲縣、南皮縣、靜海縣、滄州。但無論是『天津州』,還是『天津府』,皆爲彼時直隸所統轄。總體來看京津冀三地:北京始終是政治中心;明清兩代,天津隸屬於直隸;津冀則作爲京畿存在,其『畿輔』定位,歷史上無有異議,如《大清畿輔書徵》《大清畿輔先哲傳》等著述都把直隸、天津作爲畿輔對待。
京津冀三地於歷史上有如此密切之關聯,必然會造成其文學上的彼此交融,以古代文學爲例:今人在寫作《北京文學史》『古代』部分時,所描述多是幽燕文學,諸如《詩經》之『邶風』、《戰國策》之『燕策』,以及盛唐邊塞詩、金元詩文等。因此,北京古代文學是以『幽燕』『幽薊』『燕趙』爲關鍵詞的,換言之,北京古代文學以河北地區文學爲基礎底色;天津地區古屬漁陽郡,今人在《天津文學史》中對天津文學發生期的書寫,也追溯至漢魏樂府、盛唐邊塞,以及遼金元詩文。可見,天津古代文學發展的關鍵詞也是『幽薊』,具有和北京相同的文學源頭。而到了清代,天津文學中又有很多資源來自北京,如武清一直屬於順天府,後又歸入天津,造成北京、天津兩地文學彼此交融的特點;河北是京津冀三地中文學資源最爲豐富者,爲京津兩地文學的發展提供了滋養,這一點由《北京文學史》《天津文學史》對北京、天津文學源頭的追溯即可明了。而且今之學人在書寫河北文學史時,也自然而然地把北京、天津文學涵蓋在内,如《河北文學通史》序言中有云:『燕趙區域總體包括現今行政區劃意義上的河北省、北京市和天津市,大致相當於華北平原和燕山南北麓。』由此可見京津冀三地地緣關係的密切,造就其文學發展彼此交融的特徵:(一)三地文學具有同源性,即北京、天津古代文學的源頭與河北一致。(二)三地文學的同源性造就共同的精神氣質,例如『幽燕』『幽薊』是三地共同的關鍵詞,於是幽燕文化中慷慨悲歌、尚俠任氣的氣質則成爲三地文學共同的質素,共同的精神氣質。
當前學界對於京津冀歷史文化的研究,多以各自的地域視角進行,如《河北文學通史》《北京文學史》《天津文學史》等等,這是地域文化研究趨勢使然,也是各省市反省文化傳統、提升文化自信的必然。但在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對文學文化上彼此交融的三地而言,有必要整合文化資源,對三地歷史文化進行整體關照。有鑑於此,本叢書收集京津冀三地歷代文人的别集一百六十餘種加以影印出版,希望有助於學人對京津冀歷史文化整體地把握和研究。
本書所收録别集的作者,多爲京津冀人士,如寓居、改籍者,或祖輩遷居者,或祖籍爲京津冀後爲官在外者,或明朝戍衛軍籍者,或滿族八旗子弟雖祖籍不爲京地而世代在京生活者,均做收録。另外需要説明一點,作者的朝代定義以熟知定義爲準,有生活於兩朝之間者,則以其事跡、成就多見載於何朝何代爲準,不甚嚴格較真。地域劃分上,則按作者地域今屬區劃來分。由於編者學識、精力有限,加之某些資料的收集途徑困難,本書定有不完善處,祈望廣大讀者不吝賜教!

編者識於天津社會科學院文學所
                                                   二〇一九年八月二十日
總目録
第一册
幽憂子集 七卷 附録一卷 唐 盧照鄰 撰 明崇禎十三年初唐四子集本刻本一
湛然居士文集(一) 卷一—卷五 元 耶律楚才 撰 清光緒二十一年漸西村舍彙刊刻本二三三
第二册
湛然居士文集(二) 卷六—卷十四 元 耶律楚才 撰 清光緒二十一年漸西村舍彙刊刻本一  
第三册
燕石集 十五卷 附録一卷 元 宋褧 撰 清抄本一

第四册
西廂記 五卷 附録一卷 會真記 一卷 元 王德信 關漢卿 撰 唐 元稹 撰 明 凌濛初 評 
          明刻本套印本一
第五册
薊丘集(一) 卷一—卷十 明 王嘉謨 撰 明刻本一
第六册
薊丘集(二) 卷十一—卷二十六 明 王嘉謨 撰 明刻本一
第七册
薊丘集(三) 卷二十七—卷三十八 明 王嘉謨 撰 明刻本一
第八册
薊丘集(四) 卷三十九—卷四十八 明 王嘉謨 撰 明刻本一
第九册
類博稿 十卷 附録二卷 明 岳正 撰 清吴氏繍榖亭抄本一
第十册
前明河南道監察御史誠所公文集 八卷 明 馬經綸 撰 清康熙四十三年馬騏刻本一
第十一册
張文慤公遺集 十卷 明 張邦紀 撰 明崇禎十七年刻本一
第十二册
金忠節公文集 八卷 明 金鉉 撰 清初刻本一
第十三册
明忠正史道鄰先生集 四卷 首一卷 末一卷 明 史可法 撰 清同治七年楚醴景萊書室校刊本一
燕香齋詩集 六卷 文集 四卷 清 劉餘祐 撰 清康熙刻本三〇一 
第十四册
青箱堂詩集(一) 卷一—卷六 清 王崇簡 撰 清康熙二十八年王燕重刻本一 

第十五册
青箱堂詩集(二) 卷七—卷二十一 清 王崇簡 撰 
                清康熙二十八年王燕重刻本一
第十六册
青箱堂詩集(三) 卷二十二—卷三十三 文集 卷一—卷三 清 王崇簡 撰 
                 清康熙二十八年王燕重刻本一
第十七册
青箱堂詩集(四) 文集 卷四—卷七 附續刻 一卷 年譜 一卷 清 王崇簡 撰 
                 清康熙二十八年王燕重刻本一
第十八册
青箱堂詩集(五) 文集 卷八—卷十二 附續刻 一卷 年譜 一卷 清 王崇簡 撰 
                 清康熙二十八年王燕重刻本一
第十九册
學源堂文集(一) 卷一—卷五 清 郭棻 撰 清康熙三十年刻本一
第二十册
學源堂文集(二) 卷六—卷十一 清 郭棻 撰 清康熙三十年刻本一
第二十一册
學源堂文集(三) 卷十二—卷十九 詩集 卷一—卷三 清 郭棻 撰 清康熙三十年刻本一
第二十二册
學源堂文集(四) 詩集 卷四—卷十 清 郭棻 撰 清康熙三十年刻本一
第二十三册
通志堂集(一) 卷一—卷十一 清 納蘭性德 撰 清康熙三十年徐乾學刻本一
第二十四册
通志堂集(二) 卷十二—卷二十 清 納蘭性德 撰 清康熙三十年徐乾學刻本一
第二十五册
納蘭詞 五卷 補遺 一卷 清 納蘭性德 撰 王元治 輯 清道光十二年結鐵網齋刻本一
飲水詞鈔 二卷 清 納蘭性德 撰 清抄本二〇九 
問亭詩集 十二卷 也紅詞 一卷 清 博爾都 撰 清康熙三十五年刻本二八九 
第二十六册
紫幢軒詩二十一種(一) 清 文昭 撰 清康熙雍正間自刊本一
第二十七册
紫幢軒詩二十一種(二) 清 文昭 撰 清康熙雍正間自刊本一
紫瓊巖詩鈔 三卷 清 允禧 撰 清乾隆二十三年刻本四五七 
花間堂詩鈔 一卷 清 允禧 撰 清康熙間刊本五九五 
第二十八册
明善堂詩集(一) 卷一—卷十四 清 弘曉 撰 清乾隆刻本一
第二十九册
明善堂詩集(二) 卷十五—卷三十 詩餘 一卷 詞餘 一卷 清 弘曉 撰 清乾隆刻本一
第三十册
樂善堂全集定本(一) 卷一—卷十二 清 弘曆 撰 清乾隆二十三年内府刻本一
第三十一册
樂善堂全集定本(二) 卷十三—卷三十 清 弘曆 撰 清乾隆二十三年内府刻本一
第三十二册
稽古齋全集(一) 卷一—卷三 清 弘晝 撰 清乾隆十一年刻本一
第三十三册
稽古齋全集(二) 卷四—卷八 清 弘晝 撰 清乾隆十一年刻本一
第三十四册
西山集 九卷 清 張能鱗 撰 清康熙十六年刻本一
第三十五册
王文靖公集(一) 卷一—卷十二 清 王熙 撰 清抄本一
第三十六册
王文靖公集(二) 卷十三—卷二十四 清 王熙 撰 清抄本一
第三十七册
情田詞 三卷 附録一卷 清 邵璸 撰 清乾隆十七年石帆花屋刻本一
居業堂文集(一) 卷一—卷六 首一卷 清 王源 撰 清道光十一年讀雪山房刻本二六三 
第三十八册
居業堂文集(二) 卷七—卷二十 清 王源 撰 清道光十一年讀雪山房刻本一 
第三十九册
蔗塘未定稿 八卷 押簾詞 一卷 蔗塘外集 八卷 清 查爲仁 撰 清乾隆八年刊本一
第四十册
沽上題襟集 四卷 清 查爲仁 查學禮 輯 清乾隆六年刻本一
銅鼓書堂遺稿(一) 卷一—卷十二 清 查禮 撰 清乾隆刻本一六一 
第四十一册
銅鼓書堂遺稿(二) 卷十三—卷三十二 清 查禮 撰 清乾隆刻本一

第四十二册
生香書屋文集 四卷 清 陳浩 撰 清乾隆三多齋刻本一
第四十三册
謙受堂集 十五卷 清 邵大業 撰 清嘉慶二年刻本一
第四十四册
嘉樂堂詩集 一卷 芸香堂詩集 二卷 延禧堂詩鈔 一卷 清 和珅 和琳 豐紳殷德 撰 清嘉慶刻本一
第四十五册
知足齋詩集(一) 卷一—卷八 清 朱珪 撰 清嘉慶九年阮元刻增修本一
第四十六册
知足齋詩集(二) 卷九—卷十九 清 朱珪 撰 清嘉慶九年阮元刻增修本一
第四十七册
知足齋詩集(三) 卷二十 知足齋詩續集 四卷 知足齋文集 卷一—卷四 清 朱珪 撰 
                清嘉慶九年阮元刻增修本一
第四十八册
知足齋詩集(四) 知足齋文集 卷五 知足齋進呈文槀 二卷 附年譜 三卷 清 朱珪 撰 
                清嘉慶九年阮元刻增修本一
復初齋詩稿 不分卷 清 翁方綱 撰 清稿本五〇七 
第四十九册
復初齋詩集(一) 卷一—卷十五 清 翁方綱 撰 清刻本一
第五十册
復初齋詩集(二) 卷十六—卷二十八 清 翁方綱 撰 清刻本一
第五十一册
復初齋詩集(三) 卷二十九—卷四十一 清 翁方綱 撰 清刻本一
第五十二册
復初齋詩集(四) 卷四十二—卷五十五 清 翁方綱 撰 清刻本一

第五十三册
復初齋詩集(五) 卷五十六—卷七十 清 翁方綱 撰 清刻本一
第五十四册
復初齋時文 不分卷 帖經舉隅 三卷 清 翁方綱 撰 清刊本一
第五十五册
復初齋文集(一) 卷一—卷十 清 翁方綱 撰 清抄本一
第五十六册
復初齋文集(二) 卷十一—卷二十一 清 翁方綱 撰 清抄本一
第五十七册
復初齋文集(三) 卷二十二—卷三十五 清 翁方綱 撰 清抄本一
第五十八册
復初齋外詩(一) 卷一—卷八 清 翁方綱 撰 
                民國六年吴興劉氏嘉業堂刻本一
第五十九册
復初齋外詩(二) 卷九—卷十八 清 翁方綱 撰 
                民國六年吴興劉氏嘉業堂刻本一
第六十册
復初齋外詩(三) 卷十九—卷二十四 復初齋集外文 四卷 附逸文目 一卷 清 翁方綱 撰 
                民國六年吴興劉氏嘉業堂刻本一
第六十一册
七言律詩鈔 十八卷 存卷一至八 清 翁方綱 輯 清稿本一
石洲詩話 八卷 清 翁方綱 撰 清咸豐元年粵雅堂叢書刊本一八一 
第六十二册
蘇齋遺稿(一) 清 翁方綱 輯 清稿本一
第六十三册
蘇齋遺稿(二) 清 翁方綱 輯 清稿本一
第六十四册
蘇齋遺稿十一種 十五卷 清 翁方綱 撰 清稿本一
第六十五册
翁蘇齋手删詩稿 不分卷 清 翁方綱 撰 清稿本一
小石帆亭五言詩續鈔 八卷 首一卷 清 翁方綱 輯 清道光三十年粵雅堂叢書刊本一四一 
第六十六册
笥河文集(一) 卷一—卷六 首一卷 清 朱筠 撰 清嘉慶二十年椒華唫舫刻本一
第六十七册
笥河文集(二) 卷七—卷十六 清 朱筠 撰 清嘉慶二十年椒華唫舫刻本一
第六十八册
笥河文集 外編 一卷 笥河文集遺編 一卷 清 朱筠 撰 清抄本一
笥河文鈔 三卷 清 朱筠 撰 清刻本二四九 

第六十九册
笥河學士詩集(一) 卷一—卷七 清 朱筠 撰 清大興朱氏椒花吟舫鈔本一
第七十册
笥河學士詩集(二) 卷八—卷十六 清 朱筠 撰 清大興朱氏椒花吟舫鈔本一
第七十一册
笥河學士詩集(三) 卷十七—卷二十八 清 朱筠 撰 清大興朱氏椒花吟舫鈔本一
第七十二册
存素堂詩初集録(一) 卷一—卷十一 清 法式善 撰 清嘉慶十二年王墉刻本一
第七十三册
存素堂詩初集録(二) 卷十二—卷二十四 清 法式善 撰 清嘉慶十二年王墉刻本一

第七十四册
存素堂詩稿 二卷 清 法式善 撰 清刻本一
存素堂文集 四卷 續集 一卷 清 法式善 撰 清嘉慶十二年揚州程氏刻本六七 
翁比部詩鈔 一卷 清 翁樹培 撰 民國十三年吴興劉氏嘉業堂叢書版三八七 
第七十五册
缾水齋詩集(一) 卷一—卷十 清 舒位 撰 清光緒五年一八七九定州王氏謙德堂刊《畿輔叢書》本一
第七十六册
缾水齋詩集(二) 卷十一—卷十七 别集 二卷 清 舒位 撰 
                清光緒五年一八七九定州王氏謙德堂刊《畿輔叢書》本一
第七十七册
春秋詠史樂府 一卷 清 舒位 撰 清光緒二年昭代叢書世楷堂藏本一
萬善花室文藁 七卷 清 方履篯 撰 清光緒五年一八七九定州王氏謙德堂畿輔叢書刊本二〇七 
第七十八册
橋東詩草(一) 卷一—卷九 清 邵葆祺 撰 清同治十二年大興邵氏刻本一
第七十九册
橋東詩草(二) 卷十—卷二十四 情禪謾語 一卷 清 邵葆祺 撰 清同治十二年大興邵氏刻本一
湖上草堂詩 一卷 清 胡薇元 著 一九零九年玉津閣甲集本三四一
船司空齋詩録 四卷 清 胡薇元 撰 一九一二年成都刻本三九五
第八十册
古處堂集 四卷 清 高爾儼 撰 清康熙三年高懋恆刻本一
第八十一册
讀晋書絶句 二卷 清 張霔 撰 清光緒十一年蝶園刻本一
和樂堂詩鈔 五卷 清 殷希文 撰 清嘉慶刻本一四五 
憶雪樓詩集 二卷 清 王煐 撰 清康熙三十五年王氏貞久堂刻本二七一 
第八十二册
憶雪樓詩 三卷 嵾衡游草 一卷 並鄉集 一卷 還庚集 一卷 少作偶存 一卷 清 王煐 撰 清抄本一

第八十三册
蜀裝集 二卷 紀夢述哀詩 一卷 寫憂集 二卷 蕉鹿吟 一卷 後寫憂集 一卷 盧中吟 一卷 
        磵上草 二卷 秋山吟 一卷 清 王煐 撰 清抄本一
樸園感舊詩 不分卷 清 李光庭 撰 清光緒二十五年刻本三八七 

第八十四册
培根堂詩鈔 十二卷 清 高繼珩 撰 清同治間刻本一
翠微軒詩稿 三卷 清 高順貞 撰 清同治十三年刻本三三一 
第八十五册
剖瓠存稿 二十卷 附樂府三種 三卷 清 蕭重 撰 清道光十二年刻本一
第八十六册
雙清閣詩稿 八卷 清 勵廷儀 撰 清乾隆三年勵宗萬校刊本一
第八十七
詩禮堂全集十七種(一) 清 王又樸 撰 清光緒元年補刻本一
第八十八册
詩禮堂全集十七種(二) 清 王又樸 撰 清光緒元年補刻本一
第八十九册
詩禮堂全集十七種(三) 清 王又樸 撰 清光緒元年補刻本一
第九十册
詩禮堂全集十七種(四) 清 王又樸 撰 清光緒元年補刻本一
第九十一册
詩禮堂全集十七種(五) 清 王又樸 撰 清光緒元年補刻本一
第九十二册
詩禮堂全集十七種(六) 清 王又樸 撰 清光緒元年補刻本一
第九十三册
詩禮堂全集十七種(七) 清 王又樸 撰 清光緒元年補刻本一
第九十四册
詩禮堂全集十七種(八) 清 王又樸 撰 清光緒元年補刻本一
第九十五册
黄竹山房詩鈔 十二卷 清 金玉岡 撰 清道光二十六年恒素軒刻本一
第九十六册
黄竹山房詩鈔 六卷 補一卷 附田盤遊記 一卷 清 金玉岡 撰 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四年刻本一
沈存圃書劄詩翰 不分卷 清 沈峻 撰 清稿本三七九 
第九十七册
欣遇齋詩集 十六卷 清 沈峻 撰 清道光十一年沈兆澐刻本一
第九十八册
南岡詩草 十六卷 清 於豹文 撰 清於巨澍抄本一
津門雜事詩 不分卷 清 汪沆 等撰 清乾隆四年刻本四五三 

第九十九册
欲起竹閑樓存稿 四卷 清 梅成棟 撰 清道光間刻本一
織簾書屋詩鈔 十二卷 清 沈兆澐 撰 清咸豐二年刻本一八五 
第一〇〇册
梅莊詩鈔 十六卷 清 華長卿 撰 清同治九年東觀室刻本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