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河
  • 童年河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童年河

13.98 5.0折 28 全新

库存559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丽宏

出版社天天

ISBN9787501614714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8元

货号30608330

上书时间2024-12-17

晨雨图书店121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1.教材作家的大奖儿童代表作:这是著名作家赵丽宏老师的大奖经典代表作。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中国教育报教师最喜爱的100本书、人民日报100本适合孩子阅读的精品书等荣誉,是值得慢慢品读、慢慢思索,值得每个家庭细细阅读并永久收藏的优秀作品。
2.温暖感人的故事,引领孩子感知故乡、亲情、爱与成长的真意:故事书写了学龄儿童雪弟离开崇明岛祖母家到上海市区父母身边几年间的读书和生活时光,从陌生到熟悉,从恣意玩耍到学校求学……同龄的小读者会随着故事和雪弟一起经历,一起思考,一起温暖成长。
3.适合讨论和写作的主题:小读者们同雪弟和雪弟的伙伴们年龄相仿,很容易产生亲切感和共鸣感,雪弟今后还会遇到什么事什么人呢,小读者们可以结合文本,发挥想象,继续创作起来。
4.童真书写,语言范本:这本书以儿童的心与眼来看待世界,贯穿始终的都是童心,孩子们会有很强的代入感;语言造句上,也时刻贴近儿童的阅读习惯与趣味,简练从容而不乏幽默诗意。
5.名家名师联袂推荐:金波、刘绪源、王泉根、梅子涵、彭懿、冷玉斌、陈秀娟等多位名家联袂推荐。
6.特别增加导读手册:内含导读手册、教师教案,作家访谈和名家书评,帮助孩子深入理解文本,帮助教师更好教授文本,激发孩子写作热情。

目录
别了,老家
上海,上海
石库门里的新家
迷路
墙上的画
柏油路,蛋格路
追屁和囚蚁
河边的小学
开学第一天
图画课
彩彩的家
探访鬼屋
大世界
无法言说的秘密
亲婆来了
有亲婆的日子
喜鹊、苹果和饼干
芦花,芦花
彩彩来做客
亲婆和“疯老太”
从桥上跳下去
雾中的大楼
河里的生死搏斗
谁是救命恩人
星星的目光
童心的澄澈不会改变

内容摘要
七岁那年,男孩雪弟离开崇明岛祖母家,被父亲接到上海。从乡村到城市,面对第一次分别和未知,不舍、难过和不安袭上心头,第一次遇见坏人,第一次迷路,第一次遭到盘问和围观,甚至与妈妈之间也存在着说不清的陌生感……虽然有欢乐,有哀伤,有对世道崎岖的初尝,但生活中有长辈的关怀与扶助,有伙伴情、有师生爱,雪弟始终能在童真和善意中完成一次次不平凡的成长。
小说以儿童的视角,清浅而诗意的笔触,将自己的童年记忆与文学想象融合,讲述了一个温暖醇和的故事,勾画出一个可爱男孩以及他周围的长辈、师友的群像和那个文良而有爱的大上海的过往。

精彩内容
童年就像一条小河,从你生命的河床里流过。它流得那么缓慢,又流得那么湍急,你无法把它留住。它的涟漪和浪花会轻轻地拍击你的心,让你感觉自己似乎总是没有长大。
如果童年的岁月真有一条河陪伴,哪怕只是一条小小的河,那必定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河畔会发生多少故事呢?
别了,老家雪弟七岁那年,父亲到乡下来接他去上海。
雪弟的阿爹和姆妈在很远的地方工作,而且两个人不在同一座城市,姆妈在上海,阿爹在东北。雪弟生下来后,很多时候都被寄养在亲戚家。五岁的时候,阿爹把他送到崇明岛上的乡下老家,由亲婆带他长大。亲婆,就是阿爹的母亲,也就是祖母。所以,在七岁前,雪弟是个乡下孩子。现在,用亲婆的话说,雪弟家福星高照,阿爹终于从东北调到了上海,被分开的牛郎织女,从此可以天天在一起,儿子也能回到爹妈身边了。姆妈本来住在工厂宿舍里,一个亲戚把市区里的一处房子租给了他们,一家三口,就要在上海安一个家啦。
可雪弟并不高兴,他不想离开亲婆,他喜欢乡下。阿爹和小镇上很多来送别的人说话,亲婆也在忙着招呼客人。雪弟一个人悄悄地从后门走了出去。
后门外面是一条河,一条小木船泊在河边。雪弟的行李已经搬到了船舱里,一只小木板箱,一只蓝花布包裹。等一会儿雪弟就要跟阿爹坐船去上海。
雪弟天天在河边走来走去,他喜欢在河岸玩,喜欢河边的风吹在脸上的感觉。迎面吹来的风中,有很多好闻的气味,那是芦苇、树叶和青草的气息,是油菜花的香味。这里只要有水的地方,水边就会长芦苇,芦苇就是河流的绿色花边。河岸上种着很多杨树和槐树,浓密的枝叶在空中交织成一团团绿色的云。树上有几只鸟在鸣叫,它们躲在树里,可满世界都能听见它们快活的歌唱。雪弟每天看见很多鸟,大大小小,各种各样不同的形状和颜色,有黑色的大鸟,也有彩色的小鸟。乌鸦、喜鹊、鹁鸪、鹭鸶、麻雀、燕子、绣眼、乌鸫、白头翁、百灵鸟……还有很多雪弟叫不出名字的鸟,雪弟觉得用一个“鸟”字就能概括它们。那么多好看的羽毛,那么多好听的鸣唱,都在一个“鸟”字里藏着呢。
鸟在树上唱歌的时候,河里的鱼也在忙着。它们虽然无声无息,却是水里活泼的精灵。雪弟喜欢看它们在清澈的水里穿梭追逐的身影。他觉得鱼和鸟其实是差不多的,鸟在天上飞,鱼在水里飞,鸟会唱歌,鱼也一定会唱歌,只是人听不见而已。雪弟脑子里总有这样的念头,如果自己能像鱼一样潜水,一定能听到鱼说话。
夏天的时候,雪弟跟着镇上的孩子在这条河里玩水。亲婆一开始的时候反对雪弟学游泳,雪弟说:“我不学会游泳,以后掉在河里会淹死的。”这个理由居然说服了亲婆,因为乡下每年都有小孩溺水而死。雪弟和小伙伴们一起下河时,亲婆就搬着一把小竹椅,急匆匆迈动着一双小脚,赶到河岸上坐着,目光紧盯着孙子的身影,直到雪弟能在深过头顶的水里手舞脚蹬往前游,她才停止盯梢。亲婆笑雪弟,说他浮水的样子像狗爬。不过亲婆还是很高兴,雪弟学会了游泳,尽管是“狗爬式”,样子难看,但掉在河里不会淹死了,这让亲婆省了很多心。
河对岸就是广阔无边的田野。田野里油菜花正盛开,那一大片金黄,就像天上的太阳光都洒落在地上,亮得刺眼睛。金黄色的阳光里,飘漾着一缕缕粉红色的云,这是紫云英在开花。雪弟喜欢这种贴地而长的绿草,喜欢它们开的花,一大片小花集合在一起,就成了地上的红云。雪弟不明白,农民为什么不多种一点紫云英,他觉得紫云英开的花比油菜花好看。不过油菜花和紫云英一起开花,两种颜色交织在一起,特别美。雪弟看过画报里的花,比他天天看到的这些花,差得远了。雪弟听见耳畔嗡嗡响,这是蜜蜂在飞,它们正在花丛里忙着采蜜呢。这一切,到了上海就再也看不见了。雪弟跟着姆妈去过几次上海,那里多的是房子和马路,还有数不清的人,没有河,没有紫云英和油菜花,没有鸟和鱼。如果能变成一只蜜蜂,他真想现在就飞到油菜地里躲起来……雪弟正站在河边胡思乱想,肩膀突然被一只大手轻轻拍了一下。他回头一看,阿爹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他身后了。阿爹总是和颜悦色,脸上笑眯眯的。
“雪弟,马上就要走了,你在这里发什么呆啊?”雪弟看着河对岸,板着脸不说话。
阿爹仍然微笑着问:“是不是舍不得离开亲婆呢?”雪弟点点头。
“等我们安好家,以后把亲婆也接到上海和我们一起住,好吗?”雪弟又点点头,脸上还是愁云笼罩。这时,亲婆也走出来了,那只叫芦花的花猫,跟在她身后。亲婆这两天脸上也没有笑容,雪弟要走,她舍不得。跟着亲婆一起出来的是住在隔壁宅上的一个老阿婆,她大声喊着:“雪弟啊,恭喜恭喜,你要做上海人啦!”雪弟看着一群白鸭子扑腾着翅膀从河里游过去,嘴里突然嘟哝了一句:“恭喜个屁,上海好什么好?上海没有河!”阿爹听到了雪弟的嘟哝,笑着说:“上海也有河啊,黄浦江,是一条大江,全世界都知道。我们住的弄堂后面,就有一条河,叫苏州河,比这里的小河宽得多,河里有很多船,小舢板、大帆船、机器船,来来往往热闹得很呢。”雪弟没有心思听阿爹说话,他觉得阿爹是哄他。
一直闷着的亲婆这时开口了:“雪弟,亲婆也舍不得你离开,不过你还是去上海好,和爹妈住在一起,比和亲婆住在一起好。你姆妈在上海盼你去呢。我的孙子最听话了,对吧?开开心心跟你阿爹去吧。”听着亲婆的这些话,看着她没有几颗牙齿的嘴巴一张一合,雪弟突然觉得鼻子发酸,眼泪就像小虫子在面孔上爬,怎么也赶不走……在雪弟的记忆里,离开乡下老家的情景,就像一幅画。
一支竹篙在河岸上轻轻一点,木船就摇晃着在河面上滑动了。船夫大声招呼雪弟坐着别动,雪弟仿佛没有听见,他站在船舱里,半个身子露在外面。老家的房子和宅子边的树浮在河面上,一点点往后退。亲婆站在老宅后门口,一头稀疏的白头发在风中飘动,她是这幅画的中心,那只花猫,默默地站在她的脚边。阿爹拉着雪弟进船舱时,雪弟对着亲婆大声喊:“亲婆,我们以后会来接你的!”亲婆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站在岸上挥手。
亲婆的身影在河面上浮动着,越来越小,终于被芦苇的绿荫遮住了。这时,雪弟突然听见岸上有很多人在喊他的名字,虽然只听见声音看不到人影,但雪弟知道,这是镇上的孩子们在喊他。一簇簇黑头发在起伏的芦苇梢上一冒一冒地闪现,孩子们在岸上追他呢。岸边的芦苇丛太茂密,孩子们看不见河里的船,但他们跑得比船快,声音很快往前面飞过去。等到那座高高的石拱桥在河面上出现时,雪弟发现,桥上已经站满了人。孩子们挤在桥头上,一边喊雪弟的名字,一边对着河里挥手。这些孩子,以前天天和雪弟玩,雪弟叫得出每个人的名字,现在也要和他们分别了。船开到石桥面前,雪弟仰头向伙伴们挥手,那些孩子趴在石桥栏杆上俯瞰雪弟,嘴里大声喊着,摇动的手臂就像风中的芦叶。雪弟还没看清楚他们的脸,木船已经到了拱桥下面。船穿过桥洞,桥上的孩子们早就等在桥的另一边。雪弟回头看着桥上的孩子们,他听不清他们在喊什么,只看到石桥在往后退,孩子们的身影渐渐缩小,最后化成眼睛里的模糊一片……阿爹坐在船舱里,默默地凝视雪弟,脸上一直含着微笑。老宅、亲婆、镇上的小朋友,都消失在河岸的绿荫中,雪弟闷闷不乐地坐到船舱里。阿爹揉了揉雪弟的肩膀,俯下身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绢,轻轻擦去雪弟脸上的泪痕。雪弟不愿意让阿爹看到自己流泪的样子,扭头往船舱角落里缩。阿爹用手臂挽住雪弟的肩膀,收敛了脸上的笑,表情变得有点严肃。一直笑着的阿爹,很少有这样的表情,他说话的口气也像对大人一样:“雪弟,以前阿爹在外地,不能照顾你,阿爹心里不好过。你跟阿爹到上海去,是好事情,儿女总是应该在爹妈身边长大,你说对不对?”雪弟点了点头。他知道阿爹是认真和自己说话,而且他说得有道理。以前镇上的孩子和雪弟开玩笑,说他没爹没娘,是个孤儿,把雪弟说急了,差点和人打架。阿爹还在继续说,每句话都说动雪弟的心:“到上海后,你很快就要上学,要做小学生了。等学校放暑假,你可以回乡下来看亲婆,来和你的小朋友玩。老家不会逃走的,你说对不对?”阿爹问“你说对不对”时,雪弟感到新鲜,感觉自己被阿爹当成大人对待了。他喜欢这种感觉。他一边点头,一边也向阿爹发问:“为什么不让亲婆一起去上海呢?”“亲婆年纪大了,她在乡下住了一辈子,不愿意搬家,她担心去上海过不惯。上海的新家现在什么也没有,等把新家都安顿好了,我们一定想办法把亲婆接来。我们祖孙三代人,会住在一起的。”阿爹的语气很诚恳,他一边说一边抚摩着雪弟的肩膀。雪弟看着在河岸上浮动的芦苇和树梢,还有那些在绿荫里出没的黑色屋顶,不再说话。他在想,上海的新家,到底是什么样子?阿爹说的那条苏州河,和身边这条河,是不是一样呢?
上海,上海从乡下老家到上海,用了一天时间。坐小船到轮船码头,再乘很大的轮船,开了半天,才进了黄浦江。黄浦江两岸,就是乡下人人在说的大上海。乡下人知道上海的名字,却不知道上海是什么样子。雪弟站在轮船的栏杆边,看着岸边变换的风景,就像在看魔术师变戏法。各种样子的楼房,高高低低地从江边冒出头来,巨大的烟囱像一个个又瘦又高的巨人,头顶上冒着黑色的浓烟。黄浦江里有那么多船,挂着彩色小旗的大轮船,就像一座座巍峨的大山在江面移动,还有木头的帆船,深黄色的篷帆被风吹得鼓起了大肚皮,牵着木船在水里歪歪斜斜地行进。雪弟最感兴趣的,是那些力大无比的小火轮,它们突突突地叫着,后面拖着一长串木船,就像火车头拖着长长的车厢。雪弟默默地数着,力气最大的一只小火轮,后面竟然拖着二十八条木船。
轮船停在十六铺码头。这是个热闹的码头,到处是拥挤的人群。下船的人和上船的人,在码头的大门口挤在一起。雪弟搞不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要从乡下到上海来,又有这么多人要从上海乘船到乡下去。阿爹提着两只箱子走在前面,他两只手不得闲,不能拉住雪弟。雪弟拎着一个包裹,满头大汗跟在阿爹后面。
“跟紧啊!跟紧了!”阿爹走两步就回头喊,唯恐把雪弟挤丢了。雪弟看着阿爹的背影,他看上去瘦瘦长长的,力气也不大,提着两只大箱子,本来就不宽的肩膀被拽得塌了下来。走出码头,阿爹把两只箱子放在路边,叫雪弟待着别动,看好箱子,他要去叫一辆三轮车。
雪弟坐在箱子上,马路上的景象吸引了他。这是一条热闹的马路,朝路上看,眼睛里花花绿绿一片,行人、脚踏车、三轮车,还有各式各样的汽车,挤在路上来来往往,都是匆匆忙忙的样子。车铃声、汽车喇叭声、人的吆喝声,混杂在一起,把耳朵灌得嗡嗡直响。在老家的小镇上,看不到这样的景象。雪弟正看得发呆,一个男人走到他身边,他穿着一身黑衣服,背着一个皮包,看上去很和善。他在雪弟身边蹲下身子,笑眯眯地问:“小弟弟,你搬不动这两个大箱子吧,我来帮你忙好吗?”雪弟坐在箱子上,抬头看着这个男人,他以为这是阿爹的朋友。那个男人说着,就要伸手提箱子。这时,一辆三轮车在他身边停下来,阿爹从三轮车上下来,大声问:“你要干啥?”那男人松开箱子,转身就走。阿爹把箱子搬到三轮车上,然后一把将雪弟抱上车。雪弟问:“刚才那个人是谁?你认识他吗?”阿爹笑了笑,答道:“不认识,他想要我们的箱子呢。”骑三轮车的是一个老头,头上戴着一顶草帽,看上去和乡下的农民差不多。他边踩着三轮,边回头对雪弟说:“小弟弟,你是第一次来上海吧。以后碰到这样的陌生人,要当心啊。”这是个骗子坏蛋啊,可阿爹好像不当回事呢。
坐在三轮车上看外滩的房子,真是好看。阿爹告诉雪弟,外滩从前是英国人和法国人的租界,这里的房子都是外国人造的。雪弟仰起脑袋,看着路边那一栋栋用石头垒筑的高楼,就像看见了一个个童话故事里的外国巨人,正在俯瞰着自己,心里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经过那栋高大的海关大楼时,楼顶上的自鸣钟响了,钟声那么洪亮,满世界都回荡着它唱歌一样的声音。这就是上海的声音,雪弟心里想。
三轮车离开外滩,在一条喧闹的路上走了不一会儿,就到了雪弟的新家。这是一条石库门弄堂,房子的墙是红砖砌的,屋顶是黑色的瓦片。木头的窗户里,总能看到有脑袋探出来往外面张望,有老人表情木然的脸,也有小孩活泼的面孔。
阿爹把箱子搬下车,给踩三轮的老头付了车钱。这时,有两个男孩奔过来,一个胖子,样子很丑,又白又胖的圆脸上,一只塌鼻子正冒着汗;另一个瘦瘦小小,乱蓬蓬的头发下面一对亮晶晶的小眼睛,看人时有点咄咄逼人。
“哦,他就是洪雪弟啊。”小胖子看着雪弟,傻傻地笑着,好像认识他一样。小个子盯着雪弟,从头看到脚,不说一句话。
阿爹告诉雪弟,这两个男孩是隔壁家的孩子,他们知道雪弟要来上海住,都很好奇。小胖子叫牛加亮,小孩都叫他牛嘎糖,住在楼下亭子间。小个子住在雪弟家隔壁,名叫米峰,小孩喜欢叫他小蜜蜂。
雪弟涨红了脸,跟着阿爹走进弄堂,弄堂里的大人小孩都站在门口看。雪弟进门走上楼梯时,听到门外传来小孩的笑声和喊叫声,他听不清他们在笑什么。
石库门里的新家雪弟进家门才知道,他们的新家,原来这么小。这是石库门房子里的一间后厢房连着一间中厢房。后厢房里有一张大床,一只衣柜,一张桌子,几张凳子,这里是父母睡觉的房间,也是全家吃饭的地方。中厢房和后厢房只是一板之隔,没有窗户,白天只能开门取光,关上门,就一片漆黑了。房间里有两面粉墙,刚刚粉刷过,雪白雪白。房间里放着一张小床,还有一张小桌子,留着一点点空当。这就是雪弟的房间了。门外有一条窄窄的走廊,经过中厢房,通到后厢房,这条走廊不仅是走道,也是厨房。走廊里放着煤球炉,还有一只装煤球的木桶。阿爹在走廊里做饭时,这里的交通就中断了。
雪弟跟阿爹走进新家时,却没有看见他姆妈。姆妈在上班,还没有回家。阿爹告诉雪弟,姆妈星期天亲手粉刷了家里所有的墙壁,还到新华书店为雪弟选了挂在墙上的画。雪弟站在黑洞洞的中厢房里,心里说不出的憋闷。阿爹打开了屋里的灯,昏黄的灯光下,雪弟看到墙上贴着一张彩色的画,画面上是一对开心的母女,母亲穿着好看的衣裳,女儿手里举着一束鲜花坐在母亲的肩膀上,红色的花瓣像蝴蝶,像云霞,在她们的周围飞舞飘动。看着这张画,雪弟想起了老家的油菜花和紫云英,更觉得这里的天地小得可怜。
从幽暗的中厢房里走出来,雪弟见阿爹正在房间里忙着整理箱子。他转身往外走,穿过走廊,发现门外还有一个楼梯口,窄窄的铁板楼梯,通向一个很亮的地方。沿着楼梯往上走,上面是一个小小的晒台。站在晒台上往四面看,只见到处是黑压压的屋顶,有些屋顶上还开着天窗,大大小小的衣裳晾在天窗外面,就像在风中飘动的花花绿绿的旗帜。这些屋顶下面,住着多少人呢?雪弟想象不出来。趴在晒台的水泥栏杆上往下看,可以看到弄堂里的景象,只见很多孩子在弄堂里叫喊着奔来奔去,他看到刚才在弄堂口遇到的牛嘎糖和小蜜蜂。这弄堂,和乡下孩子们玩耍的田野和树林相比,实在太磕磕碰碰了。
“雪弟,你在看啥?”阿爹在房间里不见雪弟,找到晒台上来了。雪弟俯瞰着楼下,目光追随着奔跑的孩子。阿爹说:“你到弄堂里去玩吧,和这里的小朋友认识一下。”雪弟跟着阿爹走下晒台,经过自家门口的走廊,从楼梯上摸索着往下走。只听见阿爹在楼上大声叮嘱:“就在弄堂里玩,别走远啊!”在楼梯的转弯处,经过一个亭子间。这是牛嘎糖的家。他家很小,房间里堆满了杂物,一张床上,躺着一个男人,面色蜡黄,好像在生重病。雪弟站在亭子间门口探望时,从下面走上来一个小姑娘,手里拎着一桶水。这是牛嘎糖的姐姐阿凤,她穿着一件打着补丁的旧衣裳,梳着一条长长的辫子。她看到雪弟,淡淡一笑,说:“你是雪弟吧?”阿凤和乐呵呵的牛嘎糖完全不一样。
雪弟走到弄堂里,孩子们不见了。他站在弄堂口东张西望。其实,他并不想和孩子们玩,他还不认识他们呢。他想找阿爹说的那条河。可站在弄堂口根本看不见什么河,只有楼房和马路,还有一路乱揿喇叭的汽车。雪弟正在发呆,一群孩子突然从弄堂里奔出来,把雪弟团团包围在中间,对着他七嘴八舌地说话:“你几岁了,到上海来做啥?”“上海很大的,乡下人到这里寻不到路呢!”“你去过大世界吗?乡下人到上海,都去那里玩的,你啥辰光去啊?”牛嘎糖和小蜜蜂也来了。牛嘎糖玩得满头大汗,用手在脸上一抹,顷刻就变成了大花脸。他很友好地说:“洪雪弟,你来和我们一起玩吧。”雪弟被孩子们包围着,满脸通红,不知说什么好。
小蜜蜂看着雪弟笑了笑,说:“你开口呀,说说乡下话没关系。不说话,要被人当成哑巴的。”小蜜蜂的话,引起孩子们的哄笑。
雪弟突然觉得自己很孤单,很屈辱。他无法忍受孩子们的哄笑,一扭头就跑出了弄堂。他听到背后传来孩子们的笑喊:“乡下人,到上海,上海闲话讲勿来,迷西迷西炒冷饭……”^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