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哲学史大纲(精校版)
  • 中国哲学史大纲(精校版)
  • 中国哲学史大纲(精校版)
  • 中国哲学史大纲(精校版)
  • 中国哲学史大纲(精校版)
  • 中国哲学史大纲(精校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哲学史大纲(精校版)

19.54 4.1折 48 全新

库存17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适|责编:郭江妮

出版社中国言实

ISBN9787517106418

出版时间2014-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1962764

上书时间2024-10-12

晨雨图书店121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20世纪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和学术大师之一,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也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目录
目录

序/ 001 

再版自序/ 001
第一篇导言/ 00
第二篇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 0

第一章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 0

第二章那时代的思潮(诗人时代)/ 0
第三篇老子/ 0

第四篇孔子/ 0

第一章孔子略传/ 0

第二章孔子的时代/ 0

第三章《易》/ 0

第四章正名主义/ 0

第五章一以贯之/ 

第五篇孔门弟子/ 
第六篇墨子/ 

第一章墨子略传/ 

第二章墨子的哲学方法/ 

第三章三表法/ 

第四章墨子的宗教/ 

第七篇杨朱/ 
第八篇别墨/ 

目录·
·中国哲学史大纲

第一章《墨辩》与别墨/ 

第二章《墨辩》论知识/ 

第三章论辩/ 

第四章惠施/ 

第五章公孙龙及其他辩者/ 

第六章墨学结论/ 

第九篇庄子/ 

第一章庄子时代的生物进化论/ 

第二章庄子的名学与人生哲学/ 

第十篇荀子以前的儒家/ 

第一章《大学》与《中庸》/ 

第二章孟子/ 

第十一篇荀子/ 

第一章荀子/ 

第二章天与性/ 

第三章心理学与名学/ 

第十二篇古代哲学的终局/ 

第一章西历前三世纪之思潮/ 

第二章所谓法家/ 

第三章古代哲学之中绝/

内容摘要
本书从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三方面对我国古代哲学做了梳理,重点考证了先秦各家流派的师承、变迁痕迹及次递演进的脉络。因其方法和见解的创新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被誉为“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

主编推荐
作者自信,观者盛赞,“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积极成果。后人称《中国哲学史大纲》是具有“示范”、“典型”、“典范”、“划时代意义的书”,也可以说,这部书使中国史学开始具有了现代史学的基本观念。

精彩内容
第一章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大凡一种学说,决不是劈空从天上掉下来的。我们如果能仔细研究,定可寻出那种学说有许多前因,有许多后果。譬如一篇文章,那种学说不过是中间的一段。这一段定不是来无踪影,去无痕迹的。定然有个承上起下,承前接后的关系。要不懂他的前因,便不能懂得他的真意义。要不懂他的后果,便不能明白他在历史上的位置。这个前因,所含不止一事。第一是那时代政治社会的状态,第二是那时代的思想潮流。这两种前因、时势和思潮,很难分别。因为这两事又是互相为因果的。有时是先有那时势,才生出那思潮来;有了那种思潮,时势受了思潮的影响,一定有大变动。所以时势生思潮,思潮又生时势,时势又生新思潮。所以这学术史上寻因求果的研究,是很不容易的。我们现在要讲哲学史,不可不先研究哲学发生时代的时势和那时势所发生的种种思潮。
中国古代哲学大家,独有孔子一人的生年死年,是我们所晓得的。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当西历纪元前551年,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当西历前479年。孔子曾见过老子,老子比孔子至多不过大二十岁,大约生于周灵王的初年,当西历前570年左右。中国哲学到了老子孔子的时候,才可当得“哲学”两个字。我们可把老子孔子以前的二三百年,当作中国哲学的怀胎时代。为便利起见,我们可用西历来记算如下:前八世纪(周宣王二十八年到东周桓王二十年,西历纪元前800年到700年)前七世纪(周桓王二十年到周定王七年,西历前700年到600年)前六世纪(周定王七年到周敬王二十年,西历前600年到500年)这三百年可算得一个三百年的长期战争。一方面是北方戎狄的扰乱(宣王时,常与狁开战。幽王时,戎祸最烈。犬戎杀幽王,在西历前771年。后来周室竟东迁以避戎祸。狄灭卫,杀懿公,在前660年),一方面是南方楚、吴诸国的勃兴(楚称王在前704年,吴称王在前585年)。中原的一方面,这三百年之中,那一年没有战争侵伐的事。周初许多诸侯,早已渐渐的被十几个强国吞并去了。东迁的时候,晋、郑、鲁最强。后来鲁、郑衰了,便到了“五霸”时代。到了春秋的下半段,便成了晋楚争霸的时代了。
这三个世纪中间,也不知灭了多少国,破了多少家,杀了多少人,流了多少血。只可惜那时代的政治和社会的情形,已无从详细查考了。我们如今参考《诗经》《国语》《左传》几部书,仔细研究起来,觉得那时代的时势,大概有这几种情形:第一,这长期的战争,闹得国中的百姓死亡丧乱,流离失所,痛苦不堪。如《诗经》所说: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唐风·鸨羽》)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陟岵》)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小雅·采薇》,参看《出车》《杕杜》)。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小雅·何草不黄》)中谷有蓷,暵其湿矣!有女仳离,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王风·中谷有蓷》)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兔爰》)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苕之华》)读了这几篇诗,可以想见那时的百姓受的痛苦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