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宪法思维与法治素养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宪法思维与法治素养

12.58 2.6折 49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勇 胡业勋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1-04-1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勇 胡业勋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6
  • 版次 1
  • ISBN 9787010204970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内容简介】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我们要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增强人们对宪法的认同感,将纸面上的宪法转化为镌刻于人们心中的行动自觉。 宪法是为了确保国家治理科学化、人权得到保障而设计的一整套科学的顶层制度设计。它不仅表现为一种国家组织活动的基本形态,还形塑着公民的个体行为。宪法是人类政治经验与智慧的结晶,内蕴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与价值观念,外化为一种宽容、妥协、诚信以及多元的生活观念。宪法与每个人都休戚相关,真正的宪法必然铭刻在人们心中,增强人们的宪法思维成为提升全民法治素养的关键。 本书在浩如烟海的宪法知识中,找准提升宪法思维的关键节点,梳理宪法精神的历史脉络、发展主题、演变规律,串成一条宪法知识启蒙的脉络,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让初学者揭开宪法的神秘面纱,感悟宪法的独特魅力,自觉以宪法思维与宪法方式来研究、分析宪法的实践问题,不断彰显宪法的中国特色与智慧。
【作者简介】
李勇,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法律文化教研室主任,德国洪堡学者,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国家“七五”普法讲师团成员,2016年、2017年中央电视台国家宪法日特别节目主讲人。2016年度中央国家机关法治人物。主讲“宪法与依宪治国”“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等,在全国各地的授课广受欢迎。主要出版:《论公民的宪法义务》(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传承与创新——新中国检察制度史》(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理念、制度、文本——社会主义宪政的构建与完善》(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看得见的法治,摸得着的幸福》(红旗出版社2017年版)。曾参与立法及建议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求是》等发表文章100余篇,被《新华文摘》《红旗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法学文摘》《社会学文摘》《人民论坛》转载。 胡业勋,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法学博士。四川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成都市青羊区人大代表、法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政法委法律顾问、四川双百法治宣讲团成员。主要从事宪法学、行政法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在省委党校主体班为厅局级、县处级等领导干部讲授法治专题课,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学习时报》、《中国行政管理》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部分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决策咨询(依法治省)获省委书记批示;参与制订四川省依法治省评价标准以及四川省干部培训教材的制订与编写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全国党校系统重点调研课题两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四川省政府重点调研课题、四川省委党校重点调研课题等研究多项。
【目录】
前言

第一讲 什么是宪法?

第二讲 宪法是怎么来的?

第三讲 中国宪法规定了什么?

第四讲 什么是宪法思维?

第五讲 中国宪法发展的历史如何?

第六讲 中国为什么要修宪? 

第七讲 修宪的程序有哪些?

第八讲 本次宪法修改,在经济建设方面作了哪些修改?

第九讲 本次宪法修改,在社会建设方面作了哪些修改? 

第十讲 本次宪法修改,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作了哪些修改?

第十一讲 本次宪法修改,在其他内容作了哪些修改?

第十二讲 中国宪法的实施状况和前景如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