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书写(1版1印 近全新未阅)
  • 历史书写(1版1印 近全新未阅)
  • 历史书写(1版1印 近全新未阅)
  • 历史书写(1版1印 近全新未阅)
  • 历史书写(1版1印 近全新未阅)
  • 历史书写(1版1印 近全新未阅)
  • 历史书写(1版1印 近全新未阅)
  • 历史书写(1版1印 近全新未阅)
  • 历史书写(1版1印 近全新未阅)
  • 历史书写(1版1印 近全新未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历史书写(1版1印 近全新未阅)

150 九五品

仅1件

内蒙古呼和浩特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米歇尔·德·塞尔托 著;倪复生 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3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见图品自鉴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法]米歇尔·德·塞尔托 著;倪复生 译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4
  • 版次 1
  • ISBN 9787300151663
  • 定价 5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2页
  • 字数 33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自西方历史编纂学诞生以来,已经过去四百多年,人们在进行历史编纂时,已经习惯于割裂现在和过去。人们在书写传统时,通常要隔上一段距离来对其加以审视,以保持其独立性,以使其最终成为一门知识。书写历史,也即要对过去进行梳理和界定,要罗列诸多材料,目的是为当今建立起一种理性;另外,在书写历史的过程中,应力图消除口述性,拒绝不实之词。经过在现实社会中多年的发展,历史书写业已成为一种可控的行为意愿,代替了社会实体曾经仰仗的模糊经验。必须注意的是,作为一种行为意愿,历史书写从马基雅维里时代以来便一直受到政权的左右,换句话说,政治规训着历史书写。
【作者简介】
米歇尔·德·塞尔托(MicheldeCerteau),1925年5月出生在尚贝里城。他是一位充满好奇心、才华横溢且不墨守成规的智者。在接受了扎实的哲学、古典文献学、史学和神学教育之后,他于1950年加入了耶稣会,并在1956年获授圣职,此后一直没有离开。作为一位研究从文艺复兴到古典时期神学文本的历史学家,塞尔托对人类学、语言学以及心理分析学的方法都饶有兴趣。在巴黎、欧洲、美洲培养了大量的学生。1984年7月,离开加利福尼亚大学,返回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讲《信仰的历史人类学》。1986年1月9日,因罹患癌症卒于巴黎。塞尔托学术视野开阔,研究见解独到、立论坚实、结构严谨,思想上的严格要求始终贯穿于其研究当中。他坚信普通人也有着一种创造性,而非处于被动,每一个人都可以发明一种“适当的”方式,在生命丛林中开辟出一条道路。
【目录】
第一部分地点的生产
第一章历史研究
方法问题以及意义问题
一、一个指数:论历史中的宗教意识形态
二、历史实践和社会践行
三、历史、话语和现实
四、历史如神话
第二章历史编纂行为
一、一个社会地点
二、一种实践
三、一种书写

第二部分时间的产品:宗教考古学
导言方法问题
第三章可想象东西的颠覆(Inversiondupensable)
17世纪的宗教历史
一、古典时期的宗教
二、历史阐释
第四章实践的程式
从宗教体系到启蒙时代的伦理(17-18世纪)
一、从“教会”分裂到“国家理性”(17世纪)
二、一种实践的新程式:行为的政治化
三、遵守教规之人的“逻辑”:国家责任与先知主义(prophetisme)的轮换
四、哲学伦理:在18世纪的“合理性”和“有用性”
五、适用于宗教群体的法律:趋向沉默以及文化管理

第三部分意义体系:书写与口述
第五章人种志
口述性,或他者的空间:雷利(L6ry)
一、让·德·雷利的《写字课》(1578)
二、文字的弘扬
三、野蛮人的阐释学
四、撩人的话语
五、看见和/或听见:眼睛和耳朵
第六章变迁的语言
女中魔者的话
一、背反和禁止
二、嬗变的文献:女中魔者们的文本
三、“是我非我”(Jeestunautre):语言的倒错
四、一个地点的构建和解构
五、专有名词的表格:一个“变幻”的地名集
六、阐释的假象
……
第四部分弗洛伊德的著述
索引
本书作者的其他著作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见图品自鉴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