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中国法的精神
  • 传统中国法的精神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传统中国法的精神

25 8.9折 2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马若裴 著;陈煜 译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8-09

随缘书屋

二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英]马若裴 著;陈煜 译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10
  • 版次 1
  • ISBN 9787562049623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3页
  • 字数 29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海外中国法研究译丛”;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学术系列
【内容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张晋藩先生任名誉院长,朱勇教授为院长,张中秋教授为常务副院长。研究院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2人,设有法律史、法律思想史、比较法文化史三个研究室和资料室、网络室、办公室等。研究院承担和完成了多项科研项目,发表了一大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影响的研究成果,如《中国法制通史》(10卷本);获奖成果多项,其中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目前研究院专职研究人员主持的国家级重大项目有“中华大典·法律典”、“清史·法律志”等。研究院以学术为己任,现有“学术文库”、“博士文丛”、“海外译丛”三个出版系列和《中华法系》院刊,并与国内外多家学术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法律史学研究基地。
【作者简介】
  马若斐,1937年生,英国阿伯T大学教授。悉尼大学学士(1957),牛津大学硕士(1964)、博士(1966)。主要研究领域为罗马法、法哲学、法人类学、中国法律史。在中国法律史学领域,主要著有《中国传统刑法》、《传统中国法的精神》等专著,及《苟子的法律社会观》、《传统中目的宗教与法律》等论文多篇。
  
  陈煜,1978年生,江苏张家港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副教授。南京大学学士(2001)、硕士(2004),中国政法大学博士(2007)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法律史。著有《清末新政中的修订法律馆》、《皇帝如何断案》及相关研究论文若干。
【目录】
“海外中国法研究译丛”序
在比较中抽绎传统法的真精神(代译序)
中文版序

中国历史年表
缩略词
第一章传统中国法的历史概况
第一节法律发展简史
第二节法家的精神
第三节儒家的精神
第四节儒法两家之外的精神特性
一、独有(非西方)特性
二、实质内容

第二章法的分类
第一节行政法
第二节民间法
第三节刑事甚

第三章法的保守性与象征性
第一节实体法上的保守性
一、法典的结构
二、谋反大逆罪
三、盗窃罪
四、杀人罪
第二节程序法上的保守性
第三节儒家对过去的尊重:礼的规定
第四节不可执行现象
第五节法律的象征意义

第四章刑法的伦理基础
第一节法家与儒家的观点
第二节儒家道德
第三节法与道德不分
第四节理学思想

第五章基本的家庭关系
第一节家庭关系
第二节父母与子女
第三节夫与妻

第六章基本的社会与政治关系
第一节臣僚与君主
第二节君主与臣民
第三节社会等级
一、有关“僭越”的规定
二、禁止通婚的规定
三、特权及限制
四、犯罪

第七章道德与法
第一节生命的价值
第二节“仁”:友善与人道
第三节悔罪与自首
第四节严男女之防

第八章技术特性
第一节合理性
第二节立法技巧
一、区分的技巧
二、立法方式的经济
第三节概括性条款与具体性条款

第九章立法与法律推理
第一节类推处理
第二节先例

第十章刑罚的功能与适用理由
第一节刑法典
第二节刑部与朝廷
第三节刑罚与损害
第四节结论
索引
附录
参考书目
译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