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杜之变与唐代文化转型
  • 李杜之变与唐代文化转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李杜之变与唐代文化转型

30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葛景春 著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4-04

随缘书屋

二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葛景春 著
  •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8
  • 版次 1
  • ISBN 9787534755903
  • 定价 2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7页
  • 字数 34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大象文丛
【内容简介】
李白和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一个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一个是唐代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他们相差只有十一岁,生前亲如兄弟。可是他们的诗风却迥然不同,所代表的诗风走向也判然有别。这是什么原因呢,《李杜之变与唐代文化转型》除了从他们不同的家世、个性、禀赋、教养、经历的个体原因所引起的诗风之变进行探讨之外,还从更深层次的由社会变动所引起的诗潮之变、文化之变的时代因素做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来破解从诗仙到诗圣之变的奥秘。
【作者简介】
葛景春,1944年生,籍贯河南封邱,生于开封市。196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外语系,1983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现任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河北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及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等职。1993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在大陆和台湾出版著作18种,主要著作有《李白与中国传统文化》、《李白与唐代文化》、《唐诗与酒》等,主编有《杜甫研究论集》等。在《文学遗产》加拿大《文化中国》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李白研究史》、《李杜之变与唐代文化转型》等,为国务院古籍整理重点项目《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的主要编撰人之一、其著作曾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论著一等奖及各级奖项20余种。
【目录】
前言
上编李杜诗风之变
第一章李杜五古诗风之变
一、李杜五古的渊源之比较
二、李杜五古的题材之比较
三、李杜五古的诗风之比较
四、从以诗为诗到以诗为文
第二章李杜七古诗风之变
一、李杜对七古之贡献
二、李杜七古题材之变
三、李杜七古创作手法及诗法之异
四、李杜七古风格之变
五、李杜七古同异之原因
第三章李杜律诗诗风之变
一、李杜的律诗概况
二、李杜律诗各自的特色
三、李杜律诗的异同
四、李杜律诗异同之原因
第四章李杜绝句诗风之变
一、李杜的特长和创作思维惯式
二、李杜绝句题材内容之比较
三、李杜绝句结构、声律之比较
四、李杜绝句风格之比较
五、李杜绝句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中编李杜之变与唐诗主潮之变
第五章李杜之变是唐诗主潮之变
一、关于唐代诗歌史分期的思考
二、以李白为代表的理想主义的浪漫诗潮
三、似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的写实诗潮
四、诗潮之变——从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型
五、诗体的嬗变——由古体诗向近体诗的转型
六、时代之变——唐诗由少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型
七、李杜诗风之变的主因源于唐诗主潮之变
第六章李杜审美观的差异与唐诗的审美思潮之变
一、从崇尚自然天成到着重人工雕饰
二、从重自由表现到重章法规矩
三、从崇尚天才到崇尚积学功力
四、从重情感气势到重诗歌形式
五、从尚“虚”到尚“实”
六、从意象疏朗到意象密集
七、李杜审美差异的内因与外因
第七章李杜诗歌的地域色彩与唐代南北文风走向之变
一、南方文化与文风奠定了李白的思想和人格基础
二、北方文化和文风培育了杜甫的思想文化基调
三、李杜诗风与南北文化和文风的交融
四、李杜诗风之变与唐代南北文风走向之变
五、地域文风的流动走向与时代精神之关系

下编李杜之变与唐代文化转型
第八章初盛唐与中唐文化思潮的转型
一、唐代社会阶层、民族关系与经济文化的嬗变
二、从策士、文士、名士到儒士
三、唐代前期的多元文化共存的开放局面
四、盛中唐之际是唐代文化思想转型的关键时期
第九章从盛唐到中唐文化价值观的转型
一、盛唐人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取向
二、李杜文化价值观的转变
三、杜甫务本致用的文化价值观对中唐人的影响
四、务实致用的文化价值观与中唐文化的转型
第十章李杜之变与文化人格的转型
一、群体人格与个体人格历史溯源
二、李白的文化人格与盛唐文化之关系
三、杜甫的文化人格与中唐文化转型
第十一章盛中唐文士心态的转变与文士人格的互动
一、盛唐人乐观自信的开放心态与独立自主的文化人格
二、中唐人的忧患内敛心态与趋于群体的文化人格
三、忧世与忧生——群体人格与个体人格的互动
附录不是幡动,是心动——试用接受美学的观点重新解读李杜优劣论
参考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