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汲古阁十七史(16开精装 全88册 原箱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汲古阁十七史(16开精装 全88册 原箱装)

毛晋爲後世留下的『汲古閣』版的書籍,爲學術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十七史是毛晋傾其一生之力而刻成的大型叢書,可謂古代學術研究的淵藪,爲中國古代文化的傳承做出了貢獻。汲古閣本十七史中的正史刊印大部分以明朝北監本爲底本,其間或有以三朝本、或者影宋本爲底本,總體質量頗高。且汲古閣本十七史流通廣泛,于後世翻刻校勘正史叢書有參考之用。

52505 6.3折 82800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刁青云 潘守永 编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9787540260118

出版时间2020-12

版次1

印刷时间2020-12

印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82800元

上书时间2022-04-03

乐匋书社

十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明清之際,毛晋汲古閣藏刻書蜚聲宇内,彪炳史册。毛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藏書家及刻書家,好古博覽,性喜讀書。一心以藏書、刻書爲業,廣搜海内善本,藏書達八萬四千册,其中多宋元舊槧,爲當時藏書家中之翹楚。《書林清話》評:『明季藏書家,以常熟之毛晋汲古閣爲最著』。汲古閣爲毛晋藏書、刻書之所,藏刻書名播書林,毛晋一生致力于搜集宋元善本、罕見秘册等刻印發行,使之流傳于世、嘉惠後人。毛氏汲古閣刻本于明清之際行銷大江南北,有『毛氏鋟本走天下』之盛况,汲古閣所刻經史子集,詞曲傳奇,無所不有,所刻書板逾十萬,數量之多,爲前代所未有,是中國歷代私家刻書之最,于保存和傳播中國古典文獻厥功至偉。
明天啓七年(一六二七),毛晋初入南闈,連得三次『十七史』異夢,遂誓願于每歲訂正經史各一部,并將之付梓刊行,開設梨棗之局,發雕十七史。古代歷史上素有修史之風,自周置五史,小史掌邦國之志,外史掌四方之志,便已有史官掌記事。在記載史實和編纂史書的過程中,漢代司馬遷參酌古今,編纂《史記》,首創紀傳體史書體例,班固作《漢書》,進一步完善了紀傳史書,自此以後,『世有著述,皆擬班馬,以爲正史』(《隋書·經籍志》),紀傳史書被官方立爲正史,而官修前代史亦成爲每個新朝代的慣例。經過漫長歲月的積澱,每一朝代都將之前的史書集成相應的叢書,至北宋時便産生了具體包括《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晋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隋書》《唐書》《五代史》的『十七史』。
明末之前,史部叢書皆爲官方刊刻而成,而未有以私人名義獨立刊刻的先例。時值明朝,刻書漫漶無善本,而正史叢書在流通領域卻罕有全本、善本,毛晋有感于當時的現狀,刻十七史,使正史全本得以廣印行世,以補正學。明崇禎元年(一六二八),毛晋集聚十七人任史部,開雕十七史,是年正月始刻《晋書》,繼以每歲刻一史發行。然明崇禎十四年及崇禎十五年,因受災而賣家田以保全十七史的刊刻,至明崇禎十七年,歷時十七載如預期完成。然後來兵興寇發,朝代更迭,毛晋將書板藏于湖邊岩畔的草舍中,直至清順治三年(一六五六)才將書板取出,重新修補發行。在近三十年的光陰中,據毛晋的《重鐫十三經十七史緣起》所載:『卷帙縱横,丹黄紛雜,夏不知暑,冬不知寒,晝不知出户,夜不知掩扉』。十七史在毛晋刻書事業中,貫穿始終,而十七史作爲史學領域的經典之作,亦是毛晋刻印書籍的重心。
毛晋爲後世留下的『汲古閣』版的書籍,爲學術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十七史是毛晋傾其一生之力而刻成的大型叢書,可謂古代學術研究的淵藪,爲中國古代文化的傳承做出了貢獻。汲古閣本十七史中的正史刊印大部分以明朝北監本爲底本,其間或有以三朝本、或者影宋本爲底本,總體質量頗高。且汲古閣本十七史流通廣泛,于後世翻刻校勘正史叢書有參考之用。有鑒于此,今收集整理明崇禎年間的汲古閣本十七史,全編影印發行,最大限度地保存文獻的原始面貌,希望能爲古籍版本史、明代出版思想史及相關研究提供積極的助益。囿于學識,編輯工作中或有不妥之處,希望讀者隨時賜正。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