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2册 犯罪心理学 第11版+侧写师 李玫瑾 入门基础 悬疑推理侦探小说 专业研究畅销教材书籍 心里学催眠术fbi读心术行为分析
9787122127860
¥
110.21
全新
库存999件
作者邓明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27860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货号537711383373
上书时间2023-09-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编辑推荐 侧写师可以根据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从而推断出这个人的心理状态,分析出其性格、生活环境、职业、成长背景等,*终锁定目标人。 学会侧写,能让你用极短时间了解一个人,看穿他的内心! 内容推荐 犯罪侧写师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经过专业训练的特殊职业。侧写师们通过对作案手法、现场布置、犯罪特征等的分析,勾画案犯的犯罪心态,从而进一步对其人种、性别、年龄、职业背景、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及至下一步行动等做出预测,以便警方缩小搜捕范围,及时制止犯罪行为的延续。历史上很多连环杀人案就是借助犯罪侧写师的协助破案的。 作者简介 邓明 主要著作有:《侧写师》系列、《小心!软瘾》等。 目录 Chapter Ⅰ.一种最强大的说服控制术 ——来源于犯罪心理学的侧写术 1,锁定你的目标人3 2.在瞬间赢得好感的技术9 3.引导他人说出真相的技术14 4.用侧写术影响他人的想法和行动20 5.用侧写术掌控谈判25 Chapter Ⅱ.成为住在对方心里的魔鬼 ——侧写的关键在于侵入 1.“为什么”源于“做什么” 35 2.永远是条件换取合作4l 3.有限承诺更快被接受47 4.假意制造对称信息53 5.我是来帮你的59 6.询问对方最在行的事65 7.运用对方最熟悉、最感兴趣的语言71 8.迎合对方的直觉判断77 ChapterⅢ.侦破对手的真实想法 ——侧写的目标在于挖掘掩藏的真相 1.潜意识不能被精神强迫85 2.让对手进入过度紧张或过度放松的状态91 3.表情控制,总会晚一秒97 4.身体不会说谎102 5.无意识暴露真相的身体语言109 6.潜意识掩盖真相的身体语言113 ChapterⅣ.引导对手掀开底牌 ——侧写的过程在于说服和协商 1.寻找弱点或制造弱点121 2.不置可否面对谎言126 3.倾听这时显得尤为重要131 4.陷阱式提问136 5.双重引导法142 6.在人性上引起共鸣147 7.亲切、微笑总是很有力量152 8.多给对手说话的机会t157 Chapter Ⅴ.捣毁对手情感防线 ——侧写的价值在于让对手崩溃 1.注意突然出现的异常行为165 2,抓住语言关键点重复.172 3.谎言倒过来说177 4.沉默时间不宜过长183 5.适时亮出手中的王牌.189 6.恐吓与安抚并行,194 Chapter Ⅵ.气场压倒对手 ——拥有胜负师气质的强大自信 I.修炼气场,掌握主导权.203 2‘捣毁他的堤坝,让他无路可退209 3.无可替代才是价值所在.215 4.引导他人同意你的意见221 5.站在他人立场给他人信服的理由227 6.手势与动作的催眠与暗示233 7.关闭谈话使对方恐慌238 显示部分信息 媒体评论 读者分享: “侧写师的工作非常有逻辑性,根据一点点蛛丝马迹便可以确定关键线索,是很厉害的观察读心术,书中还有很多案例的描写,真的描写的很棒!” “心理学一直都是我所感兴趣的,侧写师一书能够结合各种案例逐步分析破解,就是它的玄妙之处,不管从哪个章节开篇阅读,都是可以衔接,学以致用是看书的最大收获。” “如果说心理学真正的融入到生活中,怕就该是侧写诗里面的样子了吧。通过最微小的动作、神态这些信息,推断出来TA是做什么的、刚刚干了什么、心里现在在想什么里面举的例子我觉得很生动。 内容简介 《万千心理.犯罪心理学》旨在用心理学的观点探讨犯罪问题,整合近年来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案例,全面而深入地阐述当代犯罪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本书涉及犯罪行为的界定与分类;犯罪行为的发展因素、生物因素及学习和情境因素;攻击和暴力行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异常人格的犯罪行为;心理失常的犯罪行为;伤害、杀人和家庭暴力;校园暴力;职场暴力;恐怖主义行为;性侵害行为;侵财犯罪行为;跟踪骚扰行为;网络欺诈行为;药物滥用与犯罪等内容。本书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材料新鲜,多元包容,是一本难得的犯罪心理学佳作,可供公安、检察、法律、司法等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及对犯罪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学习和参考。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Curt R. Bartol博士 曾在大学从教30余年,教授过生物心理学、犯罪心理学、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司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心理学与法律等课程。他曾于美国卡斯尔顿州立大学创办司法心理学研究生项目并担任研究生院院长。作为注册临床心理学家,他在地方、市级、州级和联邦执法机关担任警方顾问已超过25年。他的著作包括《司法心理学》(Forensic Psychology)、《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反社会行为:一种发展的观点》(Juvenile Delinquency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犯罪和犯罪心理画像》(Criminal and Behavioral Profiling)及《心理学与法律》(Psychology and Law)等。 Anne M. Bartol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刑事司法学博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新闻学硕士。曾在大学从教20年,教授司法学、社会学和新闻学课程,并在儿童和青少年保护机构担任社工。她还与Curt R. Bartol合著了《司法心理学》《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反社会行为:一种发展的观点》《犯罪和犯罪心理画像》及《心理学与法律》等著作。她是《刑事司法与行为》(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的书评编辑和主管编辑,并发表过多篇有关女性和刑事司法、农村地区法院以及司法心理学历史方面的文章。 译者简介 李玫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犯罪心理学家。出版过专著《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主持翻译过《犯罪心理画像》《地理学的犯罪心理画像》。研究涉及犯罪心理画像、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及预防、有组织犯罪心理问题,家庭暴力的心理影响,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犯罪高危人群心理评估等。 目录 第*章 犯罪行为导论 犯罪理论 犯罪理论之人性观 多学科角度的犯罪学 犯罪界定与测量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简要回顾:犯罪和违法的界定 总结和结论 第*章 犯罪行为溯源:发展风险因素 累积风险模型 发展级联模型 社会环境风险因素 父母和家庭风险因素 心理风险因素 总结和结论 第三章 犯罪行为溯源:生物因素 遗传与反社会行为 心理生理因素 环境风险因素 神经心理学因素 总结和结论 第四章 犯罪行为溯源:学习和情境因素 行为主义 社会学习 挫折导致的犯罪 情境煽动和犯罪行为的监管 道德脱离 总结和结论 第五章 攻击和暴力 攻击的定义 攻击的理论观点 攻击和暴力中的社会学习因素 攻击的认知模型 外显性攻击和隐蔽性攻击 媒体暴力的影响 总结和结论 第六章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定义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本质和程度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发展理论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干预和矫治 总结和结论 第七章 犯罪与人格异常 何为人格异常 行为描述 人格异常的犯罪者 人格异常的心理测量 人格异常的核心因素 女性的人格异常 种族或族群差别 未成年的人格异常者 神经生物学因素和人格异常 人格异常者的童年 对人格异常犯罪者的治疗 总结和结论 第八章 犯罪与心理失常 精神疾病的界定 能力和刑事责任 特殊辩护和条件 心理失常的暴力 危险性和风险评估 总结和结论 第九章 杀人、伤害、亲密伴侣与家庭暴力 定义 杀人者的人口学及其他因素 心理学对杀人的研究 亲密伴侣暴力 家庭暴力 杀婴 总结和结论 第十章 多重杀人、校园和职场暴力 侦查心理学 犯罪心理画像的类型 多重杀人者 系列杀人者 滥杀者 校园暴力 职场暴力 总结和结论 第十一章 现代恐怖主义心理学 定义和实例 恐怖组织分类 恐怖分子的类型 追随者和领*:谁参加和谁组织 恐怖主义社会心理背景 恐怖分子的动机和辩解心理 心理效应与恐怖主义的本质 总结和结论 第十二章 性侵害 定义和统计 性侵对被害人的影响 易发生性侵的因素 性侵者的特点:谁会性侵他人 强奸的分类 对性犯罪人的矫治 总结和结论 第十三章 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性侵害 对儿童性侵害的发生率和流行率 性侵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性侵儿童者的特点 认知扭曲 男性性侵害儿童的模式分类 互联网带来的性侵害 性交易 对性侵儿童者的矫治 总结和结论 第十四章 入室盗窃、强闯民宅、偷窃及“白领”犯罪 入室盗窃 偷盗和偷窃机动车 诈骗和身份盗用 偷窃商店 白领犯罪和职务犯罪 总结和结论 第十五章 暴力侵财犯罪、网络犯罪和恐吓犯罪 抢劫 网络犯罪 跟踪骚扰 劫持人质犯罪 纵火罪 总结和结论 第十六章 药物滥用与犯罪 未成年人药物滥用 关于滥用药物的一致发现 毒品的主要种类 致幻剂 兴奋剂 麻醉品 俱乐部毒品:镇静安眠复合药物 酒精 药物滥用与暴力 总结和结论 附录一 术语表 附录二 缩写词表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