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伯鹰谈书法 全彩插图版 潘伯鹰 著 谭徐锋 编 书法理论 艺术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潘伯鹰谈书法 全彩插图版 潘伯鹰 著 谭徐锋 编 书法理论 艺术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术

9787303249374

67.74 全新

库存999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潘伯鹰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3249374

出版时间2010-01

装帧平装

货号714302292078

上书时间2023-05-18

瑞幸图书专营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
 \
 \
 \
 \
 \
潘伯鹰谈书法 全彩插图版\
 \
 \
 \
 作  者:潘伯鹰 著 谭徐锋 编\
 \
 \
 \
 定  价:79\
 \
 \
 \
 出 版 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
 出版日期:2019年09月01日\
 \
 \
 \
 页  数:340\
 \
 \
 \
 装  帧:平装\
 \
 \
 \
 ISBN:9787303249374\
 \
 \
 \
 \
 \
\
 \
 \
\
 \
 \
 \
 ●上部 中国书法简论
\
卷上
\
一 引论
\
二 “书画同源”与笔法
\
三 正确的执笔
\
四 如何用笔
\
五 从结字和用笔入门
\
六 如何临习
\
七 途径示范
\
八 笔墨纸砚
\
九 参考书举例
\
卷下
\
一 欣赏
\
二 隶书的重要作用
\
三 晋后书派鸟瞰
\
四 二王
\
五 虞欧褚薛
\
六 李孙张素
\
七 颜柳
\
八 杨凝式与李建中
\
九 苏黄米蔡
\
十 赵孟頫\
\
十一 明清书势
\
下部 中国书法丛谈
\
一 书法常识
\
二 说习字之益
\
三 “二沈”书画展引
\
四 名迹经眼续记
\
五 书法小故事
\
六 孙过庭及其《书谱》
\
七 漫谈清代的隶书
\
八 应从五字执笔法入门
\
九 悬腕与导送
\
十 如何临习?
\
十一 “我应该学哪一家?”
\
十二 书墙的杨风子
\
十三 北宋书派的新旧观
\
十四 李建中及其《土母帖》
\
十五 涨墨
\
十六 博与约
\
十七 书家与善书者
\
十八 《兰亭》趣味
\
十九 笔法(创新与好奇)
\
二十 描字、补笔、改写
\
二十一 吴昌硕的书法
\
二十二 丛帖琐谈
\
二十三 说笔墨交融
\
二十四 说不似之似
\
二十五 再谈笔与书法的关系
\
 \
 \
 \
 \
 \
 \
 内容简介\
 \
 \
 本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中国书法简论》,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潘伯鹰写的关于练习书法的技巧,指导书法学习者如何入门,并罗列了学习书法的参考书,下卷为书法欣赏,作者对隶书及二王、颜柳等名家进行了点评。潘伯鹰的行草书浏丽健劲、潇散超然,得《十七帖》及孙过庭《书谱》之法,可以说颇有二王风致;但其正书大楷则显露出了他关于碑帖并行的书学主张,擘窠大字偶有露锋者,仍显古拙质朴,雄浑有北碑风貌。潘伯鹰一直强调学书既要勤练而非勤言,更强调书法要求“字外精神”。他的书学主张集中反映在这部简论,被好书、识书者奉为圭臬。 第二部分为附录,收入近20篇作者论述书法的短文,包括《书法常识》《说习字之益》《二沈书画展引》《个簃书画展览引》《古书画的真伪问题——略论历代书画展出品》《观历代书画展所感》《题方介堪先生印蜕》《观书画记》《名迹经眼续记》《书法小故事》《印与印泥》《孙过庭及其书谱》《文献资料的收藏》《漫谈......\
 \
 \
 \
 \
 \
\
 潘伯鹰 著 谭徐锋 编\
 \
 \
 \
 \
 谭徐锋,1981年10月生于重庆垫江,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资深出版人,历史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谭徐锋工作室负责人。主要研究晚清民国政治史、文化史与知识分子史,从事近代中国文献整理,兼及传统书画鉴赏。收集整理有《蒋百里全集》(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黄尊三日记》《蒋廷发近代史合集》,先后在《人文杂志》《二十一世纪》《社会科学研究》《中国书法》《中国图书评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博览群书》《三联生活周刊》《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经济观察报》等发表论文、书评、随笔数十篇。\
 \
 \
 \
 \
\
 \
\
 \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