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事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
  • 民事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
  • 民事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
  • 民事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事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

10 3.0折 33 九品

仅1件

陕西西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亚球 著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1

文研书局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胡亚球 著
  •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9
  • 版次 1
  • ISBN 9787561530818
  • 定价 3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8页
  • 字数 40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苏州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文丛
【内容简介】
《民事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对民事诉讼的法理基础、人性基础、伦理基础、文化基础和政治基础作了深入的研究。这种研究是苏州大学诉讼法学硕士点崇尚的一种结合性研究方法,即将作为部门法的诉讼法与法学乃至社会科学的一般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提高诉讼法学的理论深度,并期望在方法上能够有所拓展。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是中国民事诉讼理论研究最为活跃,成果最为卓著的时期。一方面传统理论得以重新梳理、解读和发展,另一方面新课题的开创性研究层出不穷。民事诉讼法学界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繁荣。而最高人民法院令人应接不暇的改革举措,更使民事诉讼领域锦上添花。然而,在这种繁华的学术景致呈现过后,却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术困境——我们民事诉讼制度变革最终受制的因素是什么?
【目录】
文丛序言

第一章民事诉讼的法理基础
第一节引言
一、民事诉讼基本法理研究的学理意义和价值
二、民事诉讼法理研究的基本状况及评价
三、民事诉讼法理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拟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民事诉讼理论的起点——基本范畴
一、基本范畴的学科意义和含义
二、确定民事诉讼基本范畴的根据和标准
三、民事诉讼基本范畴的体系
第三节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诉讼法理和非讼法理
一、区分两类法理的依据
二、诉讼法理和非讼法理的区别
三、诉讼法理与非讼法理的适用原则
第四节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从家长制到协同制
一、简析四种民事诉讼观
二、当代社会民事诉讼观的走向分析
第五节民事诉讼的基本方法——司法为主的方法论
一、民事司法方法的诉讼意义
二、民事诉讼程序意义的司法方法
第六节民事诉讼的学科体系——学科学意义的构建
一、民事诉讼法学研究对象的确定及其对学科体系建立的意义
二、构建民事诉讼法学学科体系应考量的因素
三、现代诉讼理念下的民事诉讼法学体系

第二章民事诉讼的人性基础
第一节引言
一、研究的动机
二、国内的研究概况
三、研究的方法
第二节法律中人性问题历史考察及其对诉讼研究之启示
一、西文中"人性"的词源考及启示
二、法律中的人性观的演变史及启示
第三节民事诉讼法学中人性问题研究的可行性论证
一、民事诉讼之人性研究理论上可行性分析
二、民事诉讼之人性研究事实上可行性分析
第四节民事诉讼与人性假设观:理性之应然视角
一、缘何以人性的假设观为民事诉讼研究之开端
二、人性抽象、假设的可能性
三、两个领域中之人性假设的抉择
四、一个事例的分析:对抗制下法官之人性假设分析
第五节民事诉讼与人性实体观:经验之实然视角
一、民事诉讼伦理人性论中"恶"性假设的挑战
二、民事诉讼认识人性论中"理性人"假设的挑战
三、前章事例的再分析:诉讼中家长主义与对抗制的修正
第六节民事诉讼与人性价值观:价值的回归
一、人性尊严思想的发展史
二、人性尊严的概念、种类
三、以人性尊严为本位的程序价值、原则体系的构建
四、程序瑕疵的救济:以国外民事诉讼法下程序参与权之保障为例

第三章民事诉讼的伦理基础
第一节引言
一、关于几个概念的初步解释
二、关于民事诉讼程序伦理概念的初步界定
第二节中国民事诉讼伦理失范的三大表象
一、宏观层面:官僚型法院与诉讼制度对道德的自我抑制
二、中观层面:利己心与民事司法的不可接近性
三、微观层面:制度正义与美德正义的不契合
第三节我国民事诉讼程序伦理失范原因探悉
一、体制原因:中国民事诉讼制度和社会系统互动不遵伦理
二、现实原因:颠覆性变革使得社会伦理体系崩溃波及诉讼制度
三、学理原因:民事诉讼对与本土伦理的契合性考量匮乏
第四节一个初步的解决方案——在社会整体理念下的底线伦理与民事诉讼的互动

第四章民事诉讼的文化基础
第一节引言
一、研究的动机
二、课题的意义与背景
三、民事诉讼法文化国内研究概况
第二节民事诉讼法文化的界定
一、文化与法文化
二、文化视野下的民事诉讼法学
三、民事诉讼法文化的种类划分
第三节观念形态的民事诉讼法文化
一、观念形态的民事诉讼法文化之含义
二、观念层面民事诉讼法文化的研究意义
三、观念层面民事诉讼法文化的审视维度
第四节诉讼意识文化
一、中国古代诉讼意识之审视
二、中国当代诉讼意识之透视
三、文化冲突下寻求理性的诉讼意识
——礼法文化与维权意识的结合
第五节诉讼制度构建者之程序理念文化
一、程序理念文化的样态的宏观分析
二、避讼型文化与好讼型文化
三、程序至上型文化与实体至上型文化
四、法律至上型文化与行政至上型文化
第六节诉讼中的诚实信用文化——诉讼参与者对自身行为之审视和他人行为之评价
一、"诚实信用"之理解
二、中西方诉讼文化中诚实信用之比较
三、诚实信用文化研究对制度构建之启示
第七节民众个体对裁判者之心理期盼
一、中西诉讼文化中民众个体对裁判者心理期盼之比较
二、当代中国民众个体对法官心理期盼
三、民众个体对裁判者之理性期盼及制度启示
第八节民事诉讼文化与制度构建的关系
一、具体制度建设与诉讼文化之间的关系
二、纠纷解决方式与诉讼文化的关系

第五章民事诉讼的政治基础
第一节序言
第二节民事诉讼与政治的一般关系
一、政治生活与民事生活的关联与隔离
二、民事诉讼与政治的一般关系
三、宪法是体现民事诉讼政治关怀的根本依据
第三节西方视野下的宪法与民事诉讼诸要素的对接
一、民事纠纷主管权的宪法性规定
二、民事审判权力的委任
三、当事人基本诉讼权的保障
四、国家公诉权对民事诉权的干预和对公益生活的关怀
第四节中国当前政治生活与民事诉讼的关系样态分析
一、制度意义的分析
二、实践层面的分析
三、政策层面的分析
第五节中国政治背景下的民事诉讼基本走向
一、决定中国民事诉讼走向的政治因素考量
二、我国民事诉讼的政治化走向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