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长:微软小子的教育
  • 成长:微软小子的教育
  • 成长:微软小子的教育
  • 成长:微软小子的教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成长:微软小子的教育

(本店保真,无笔记划线,塑封包装,现货发售。)

50 全新

仅1件

广东中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凌志军 著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2

小坊纸的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凌志军 著
  •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7
  • 版次 1
  • ISBN 9787216055314
  • 定价 3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7页
  • 字数 33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凌志军文集
【内容简介】
  世上真有神童和天才吗?也许有。但是本书要告诉你:不是神童也一样可以成为天才。
  畅销书作家凌志军为我们讲述了一群普通的孩子成长为天才和大师的故事。微软亚洲研究院聚集着计算机领域许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他们每一个人都被称为天才,但是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是天才——确确实实,他们都普通,有的在学习上甚至都没有得过第一,然而他们的父母、老师与他们自己共同选择了一条智慧之路。
  不承认自己是天才的天才们在讲述他们的成长故事。
【作者简介】
  凌志军,祖籍广东,1953年生于上海,长在北京。十五岁到工厂做工,十六岁做农民,十九岁当兵,二十五岁成为新华社记者。三十岁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三年后获得法学硕士学位。现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
  凌志军是当今中国时政作家的代表性人物,被誉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当代中国记者的“标杆”。2003年《南风窗》年度人物。他的每一本书都引起巨大反响。他拥有广泛的读者。他在过去十多年间连续出版九部著作,全部进入畅销书排行榜。他的著作还以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2007年出版的《中国的新革命》,被境内外媒体和研究机构评为当年“值得记忆的好书”、“年度商业书”、“最佳商业图书”。
  ◎2005年出版的《联想风云》,入选当年“最佳风云榜”,并获得“2005年度北京地区最佳版权输出图书奖”。
  ◎2003年出版的《变化》,被中国大陆媒体评为“年度图书”,同时在台湾获得“开卷好书奖”。
  ◎2000年出版的《追随智慧》,被媒体评为当年“最佳纪实文学”。
  ◎1998年和同事马立诚合著的《交锋》引起轰动,也引发了激烈争论,成为当年“中国第一畅销书”。
  ◎1996年出版的《历史不再徘徊》,获得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优秀图书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起跑线”
“E学生”
如果回到五岁以前
自由的天地
回忆
你上哪个年级都可以
流放地
新“开复定理”
我也有一种恐惧感
怎样对付小时候的发育不良
天才是教育出来的
新发现
第二章相信你自己最聪明
自信是成长之路上的第一路标
灾难发生之后
不要小看自己
亚勤话题
一句话影响一生
历史性的时刻
你的潜力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消极的图像离他远去,积极的图像回来了
如果有机会重新上学
自信的力量
自信是什么?
新发现
第三章我到底要什么
“深蓝”是怎样炼成的
开窍
做最好的‘你自己”
在美国读书很辛苦,但是不痛苦
因为不喜欢才烦恼,不是因为烦恼而不喜欢
美国孩子按照意愿读书,中国孩子把读书当志愿
排队的文化
我凭什么进入麻省理工
我不在乎总是“第二名”,但我在乎学什么专业
过坎的制度
“中国黑客”
新发现
第四章爸爸和妈妈
离家时刻
父亲的遗产
儿子的价值
慈父严母
难涫的角色
“期望值”
应当说的话和不应当说的话
严格好?宽松好?
我的孩子在想什么
与一位美国父亲的对话
做孩子喜欢的事情,不是让孩子做你喜欢的事
信任的力量
旧式父母和新式父母
第五章大脑的成长
刘策学画
“神经树”
两个大脑
悟性
惊人的一致
课外时间我们喜欢做什么
用你的左手
让大脑冲破牢笼
新发现
第六章学习是一种态度
智力的折扣
大脑集中指数:提高大脑使用率的最直接的因素
大脑开放指数:怎样激发自己的想象力
大脑主动指数:主动和被动大不一样
为什么学习越好的孩子主动性越差
做一个丰动的人
浪子回头
没有什么比“态度”更重要的了
有时候凡人的力量也是很强大的
姐姐和妹妹
把整个人生当做一次长跑
出国好还是不出国好
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
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的区别
第七章情商时代
情商的重要性是智商的两倍
从“D学生”到“E学生”
信念在前边引导着他
幸福是相对的
“出国梦”
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第一名”
友谊的力量
高中同学的来信
建立目标的过程
“少年班”
情商的力量
“电梯演讲”
你为什么不说话
优秀的代价
你别看我是个好学生,其实我不快乐
新发现
第八章大师在哪里
关于“人品第几”的辩论
给中国副总理写封信
大师风范
我看到了真正的大师
共性
可遇不可求
力量的源泉
我喜欢数学,因为喜欢那个老师
“神奇小子”的苦恼
“清华太老了”
我为什么不做院长
新发现
结束语救救我们的孩子
附录
我看到很多中国学生被浪费了,真可惜——与微软公司副总裁李开复的对话
改变我们的教育文化——与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张亚勤、副院长张宏江和沈向洋的对话
听听孩子的呐喊——本书读者与作者的书信选编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