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型中国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转型中国

18.57 3.9折 48 九五品

仅1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迟福林、傅治平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EA2

上书时间2021-03-10

海之泉典藏书屋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迟福林、傅治平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10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93611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7页
  • 字数 27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研究制定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迟福林、傅治平同志在全国范围内深入调查研究“十二五”规划前期工作。研究内容涵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主要领域,完成了多项、数百万字的研究报告。本书重点回答了以下热点难点问题:如何编织民生保障的社会安全之网?如何填平社会财富分配的悬殊之堑?如何激发消费大国的内在之需?如何化解经济转型的潜在之危?如何攻克政府转型的顽固之隘?如何开拓和平发展的创新之道?等。
【作者简介】
迟福林同志,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首批有突出贡献专家,2002年被中组部、中宣部、国家人事部和国家科学技术部联合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重点大学的客座教授或特聘教授。近些年主要致力于经济改革问题与经济政策研究,研究的重点是转轨经济理论与实践。80年代从事“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和“民主政治建设”等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成果。90年代初主持海南特区的“企业股份制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具体组织创立了社会保障海南模式,同时主持“海南特别关税区”课题,形成上、中、下三个总体方案和可行性研究报告。90年代中期主持“琼台农业项下自由贸易”课题,研究成果受到中央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98年主持“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课题,提交的建议报告被用作中央主要领导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决议起草的参阅件。98年主持“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课题,形成的研究成果被中共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调用50套作为参考资料。98年开始主持“基础领域改革”课题,重点研究电信、电力、铁路、民航等垄断性公共部门的市场化改革,提交的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报告在改革政策决策过程中发挥了广泛的影响。2003年SARS危机期间开始主持“公共服务型政府”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课题,提交了大量改革政策建议报告,许多被用作中央领导重要讲话和中央文件起草的参阅件。在上述研究领域,共出版了《论转型时期的经济改革》、《迈向新体制—中国经济转轨时期若干问题研究》、《中国经济转轨的迫切任务》(英文版)、《中国:改革决定未来》、《中国改革进入新阶段》、《改革与多数人利益》、《门槛——政府转型与改革攻坚》、《起点——中国改革步入30年》等19本专著。主编《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丛书》、《国企改革丛书》、《警钟:中国SARS危机与制度变革》、《中国改革评估报告》等52本研究报告。在国内外学术报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被新华社《动态清样》、《高层决策参考》等重要内部参阅件多次刊登转载。主笔和主持向国家有关决策部门提交的80余份政策建议报告。
【目录】
序第二次改革与第二次转型
第一篇经济转型大博弈
第一章发展方式转变:十字路口的抉择
一、改革与转型要终结三大传统发展模式
1.终结出口导向模式
2.终结投资主导模式
3.终结以GDP为中心的增长主义模式
二、第二次改革与转型之SWOT分析
1.实现改革与转型的优势所在
2.实现改革与转型的劣势所在
3.新历史方位面临的新机遇
4.新历史方位面临的新挑战
三、改革与转型要打好“三大战役”
1.一大战役:推进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
2.二大战役:以适应社会公共需求转型为主线的社会体制改革
3.三大战役: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四、经济转型中的市场化改革
1.市场化改革方向坚定不移
2.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3.垄断行业改革要打攻坚战
4.确认民营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第二章三驾马车,承载起一个消费大国
一、中国走向消费大国的历史起点
1.能成“世界工厂”,憾未成消费大国
2.通往消费大国的历史拐点
3.投资与消费的失衡不能再持续
二、构建消费主导格局到了关键时刻
1.消费主导新格局初露头角
2.消费增长:未来中长期发展的内生动力
3.消费主导新格局:第二改革与转型新标的
三、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为消费主导打开通道
1.收入分配决定消费格局
2.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以提高社会消费能力
3.按“藏富于民”原则优化国有资源配置
第三章城市化,为中国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一、中国的城市化驶进“快车道”
1.中国城市化“走进新时代”
2.中国城市化的新突破
3.城市化全面推进新态势
二、城市化为消费大国搭建大舞台
1.城市化:促进国内消费激增的重要推手
2.城市化:扩大国内投资需求的重要拉力
3.城市化: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4.城市化:创造充足就业岗位的重要载体
5.城市化: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阵地
三、城市化的转型
1.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型
2.由工业化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
3.由行政主导向经济主导转型
第四章低碳生态。崛起发展新模式
一、低碳经济——资源环境重压下的全球选择
1.气候问题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的头号危机
2.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3.承诺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国责任
二、低碳时代的中国发展方式选择
1.“高碳排、高污染、高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
2.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3.中国具有发展低碳经济的广阔空间
三、低碳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
1.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产业结构调整重要任务
2.传统产业的低碳改造
3.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创新低碳经济的政府管理体制
1.发展低碳经济要规划先导
2.将发展低碳经济纳入政绩考核体系
3.建立低碳经济的财税支持体系
4.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区
第二篇利益格局大调整
第一章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立好利益格局调整的路标
一、人的发展建立在公平与持续的基础上
1.人的自身发展成为整个发展问题的核心
2.公平与可持续:人的发展的本质要求
3.新阶段公平与可持续发展良性互动
二、利益格局调整必须注重公平与可持续
1.摆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2.用公平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条件
3.在公平与可持续路标下的第二改革与转型
三、公平与可持续要贯穿改革与转型全过程
1.注重公平与可持续,要“跳出经济看经济
2.政策与体制改革配套,保障公平与可持续
3.社会建设:公平与可持续要贯穿始终
第二章分配制度改革:“一、二、三”齐声喊
一、收入分配领域扫描
1.基尼系数的警示
2.收入差距现状堪忧
3.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
二、收入差距原因再探
1.社会转型中机会不平等造成了收入差距
2.造成收入差距的历史因素
3.改革过程中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带来的影响
三、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1.用积极行政干预把公平植入初次分配
2.在再分配领域实现突破
3.努力开拓三次分配新领域
第三章维护劳工权益。落实以人为本
一、劳工权益亟须维护
1.劳动者劳动合同权益有谁来管
2.劳动者休息休假等权益有谁剥夺
3.劳动报酬有谁索讨
4.社会保险权益有谁保障
……
第四章填平二无堑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第三篇民生工程大拓展
第一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程,让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二章社会保障工程,破解民生难题
第三章安居工程,广厦千万凝民心
第四章就业工程,让每个人端一个好“饭碗”
第五章生态环保工程,为民众打造世纪乐园
第四篇政府职能大转型
第一章政府转型基础上的行政体制改革
第二章改革与转型中的政府角色担当
第三章努力实现以公共服务为目标的政府转型
第四章政府转型,实现公权与私权的良性互动
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