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研究——以广东为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研究——以广东为例

3.64 1.7折 22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江 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1-14

尚雅文愽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江 著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5867185
  • 定价 2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3页
  • 字数 280千字
【内容简介】
为了对广东省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提供研究基础和理论分析平台,并对其进行深人研究,有必要了解理论界对劳资关系研究的现状,分析劳资关系的基本理论,并对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情况进行总体分析。 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以广东省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为分析对象,将劳资关系置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索了劳资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对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提出了对策。
【作者简介】
吴江,男,1963年生,甘肃省定西县人。1987年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系,1988年在西北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9年7月至2001年7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现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对国
【目录】
序言

第1章 劳资关系研究概述

 1.1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研究的理论综述

 1.2 对劳资关系基本问题的理论分析

 1.3 劳资关系的研究框架

第2章 经济发展与劳资关系的变化

 2.1 从经济发展过程中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劳资关系

 2.2 劳资关系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3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劳资关系的总体情况

第3章 影响劳资关系的因素分析

 3.1 制度因素对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影响

 3.2 经济因素对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影响

 3.3 技术因素对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影响

第4章 和谐劳资关系的制度分析

 4.1 雇主与雇员间的利益平衡:劳资关系和谐的基点

 4.2 和谐劳资关系的一般性制度安排

 4.3 “为己利他”: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现实路径

 4.4 利益制衡机制的创新是实现和谐劳资关系的保障

第5章 劳资双方的对立与冲突

 5.1 资本单边治理是劳资双方对立与冲突的直接根源

 5.2 广东省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双方对立与冲突的表现

 5.3 广东省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双方对立与冲突的成因分析

 5.4 政策含义

第6章 劳资双方的统一与协调

 6.1 劳资双方统一与协调的理论基础

 6.2 日本模式:劳资双方统一与协调的成功范例

 6.3 构筑非公有制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启示

第7章 劳动力市场

 7.1 劳动力市场是影响劳资关系的重要因素

 7.2 广东省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7.3 劳动力供需结构矛盾尖锐的原因及对劳资关系的影响

第8章 劳动合同与劳动者权益

 8.1 劳动合同反映着劳资双方之间的博弈关系

 8.2 劳动合同签订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8.3 劳动合同的选择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第9章 劳动条件和劳动时间

 9.1 劳动条件和劳动时间是考察劳资关系的重要指标

 9.2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仍然是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生产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

 9.3 非公有制企业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的原因

 9.4 放弃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需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第10章 工资报酬与福利

 10.1 工资报酬与福利是劳资关系的集中表现形式

 10.2 工资报酬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0.3 深层原因:完全由雇主决定的工资制度

 10.4 解决工资方面存在问题的对策取向

第11章 工会在协调劳资关系中的作用

 11.1 代表工人的利益是工会组织的基本要求

 11.2 组建工会和发挥工会作用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重要环节

 11.3 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困难的主要原因

 11.4 发挥工会作用的政策建议

第12章 政府在协调劳资关系中的作用

 12.1 协调劳资关系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12.2 政府在协调劳资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12.3 政府协调劳资关系的重点环节

第13章 社区在协调劳资关系中的作用

 13.1 “村”或“社区”的社会学含义

 13.2 “劳动争议调解”的制度选择

 13.3 村(社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第三域性质

第14章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与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

 14.1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与中国的现实

 14.2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演进及其行动实践

 14.3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

附录1 打造“和谐广东”,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附录2 和谐劳资关系与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创新——来自中山市的调研报告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