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学术丛书·政治: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大众媒体功用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青年学术丛书·政治: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大众媒体功用研究

正版书籍 高温消毒 放心购买 15点前订单当天发货 书名于图片不符时以图片为准

2.03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聂静虹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04

尚雅文愽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聂静虹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12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11094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0页
  • 字数 21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青年学术丛书
【内容简介】
  媒体与政治的关系,由来已久。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研究媒体与政治的作用与反作用,一方面是因为,公共政策作为“治理手段”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另一方面是因为,“新闻执政”已然成为“媒介化社会”的主流话语。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大众媒介不但能够传递公共政策信息,还以其特有的“建构现实”功能对公共政策系统的运行发挥着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青年学术丛书·政治: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大众媒体功用研究》从政策学、传播学“两个维度”,研究了大众传媒在政府完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水平、推进民主与科学决策、增强政策效能方面的作用,提出构建良好的政府、媒体、公众关系的设想和途径。
【目录】
引言
第一章公共性视野下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第一节公共政策与大众传媒概述
一、公共政策
二、大众传媒
第二节公共性:共同的属性
一、天生的“公共性”
二、本质的“公共性”
第三节作用与反作用:难以割舍的关联
一、新闻政策规范大众传媒的运作空间
二、大众传媒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

第二章社会变迁中的媒体功效
第一节媒体变迁中的政策话语流变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政策过程中的媒体作用(1949-1956年)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政策过程中的媒体作用(1956-1966年)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政策过程中的媒体作用(1966-1976年)
四、改革开放以来政策过程中的媒体作用(1976年至今)
五、案例:1953-1957年之间的新华社
第二节社会转型对传媒的影响
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二、社会结构的变迁
第三节政策传播环境的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民主化背景下政策的治理特征
二、政策对象主体意识的回归与增强
三、政策问题的复杂化与难缠性质
第四节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变革
一、媒介生态系统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媒介变革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媒介竞争

第三章大众媒体与政策制定
第一节大众传媒在政策议程创建中的作用
一、政策议程及其建立途径
二、政策议程创建中的大众传媒
第二节政策规划中的媒体:协商讨论的平台
一、协商讨论平台的理论依据
二、协商讨论中的媒体作用
第三节大众传媒发挥作用的机理
一、大众传媒与政策问题认定
二、大众传媒与政策不决定
第四节公共决策中的媒体:以“圆明园防渗工程”为例
一、问题发现与意见分歧
二、事态发展及问题解决
三、公共决策中的媒体作用

第四章新媒体环境中的政策制定
第一节新媒体环境及特点
一、新媒体的出现
二、新媒体的发展
三、新媒体的传播特点
第二节新媒体环境中的政策制定
一、新媒体作用下的传媒生态
二、作为公共领域的新媒体
三、新媒体环境中政策制定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节新媒体环境下政策制定的路径与因素:以厦门“PX事件”与成都“PX事件”为例
一、事件回顾
二、传播路径
三、多源流分析
四、结论
五、地方媒体和传媒人士

第五章构建良性互动的政府、媒体、公众关系
第一节利益表达中的媒体限度
一、媒体限度在利益表达中的体现及影响
二、媒体公共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建立大众传媒与政策议程良性关系的思考
一、提高大众传媒公信力,增强议题设置功能
二、创新政府监管方式,营造宽松的传媒发展环境
三、提高公众素质,增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
四、推进新闻立法,为构建政府、媒体、公众良性关系提供保障
第三节公共成员关系重构的实践:公共新闻
一、公共新闻
二、中国公共新闻时代的到来
三、中国公共新闻的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