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韵中的澄明之境: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乐韵中的澄明之境: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正版书籍 高温消毒 放心购买 15点前订单当天发货 书名于图片不符时以图片为准

61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龚妮丽、张婷婷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7

尚雅文愽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龚妮丽、张婷婷 著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0
  • 版次 1
  • ISBN 9787563391011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2页
  • 字数 28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学术文库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阐述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理论专著,它首先勾勒了中国音乐审美活动及其思想历程;然后重点论述了音乐的存在及存在论哲学问题,音乐的审美特征,音乐的审美风格;并对中国传统音乐中具有代表性的门类作了审美旨趣的解读;对音乐审美欣赏活动以及审美教育也作了深入的理论探讨。作者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以新的视角,运用多元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认识。值得称道的是,该著作从中国音乐的审美实践及哲学思想中总结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不同的美学追求、美学理想、审美趣味、审美方式,如音乐与人、音乐与自然、音乐与社会之和谐关系的哲学思想;中国音乐的美感特征~“以和为美”、“虚实相生”、“气韵生动”;中国音乐审美文化中“天人合一”、“知音情结”、“修齐治平”、“为己之学”等美学意识。全书内容丰富,视角新,方法新、观点新;思路清晰,分析透彻,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作者简介】
龚妮丽,现任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研究员,贵州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美学学会秘书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贵州省音乐家协会理事。独立或与人合作出版有《音乐美学论纲》、《艺术概论》、《小提琴艺术史略》、《大学审美教程》、《法华经今译》、《唐诗三百首注译》等专著,发表有关文艺美学、音乐史论论文60余篇。
张婷婷: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教师,文学博士。主编《文人琴与现代学子》,发表有关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研究论文十余篇,论文《从演员身份看杂剧与南戏的雅与俗》获第三届中国“海宁杯”王国维戏曲论文奖三等奖。
【目录】

绪论中国音乐美学概说
中国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的方法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音乐审美活动及其思想历程
一、原始时期
二、先秦时期
三、秦汉时期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五、隋唐时期
六、宋元时期
七、明清时期
八、近现代时期

第二章音乐的存在
一、作为艺术作品的存在
二、作为文化现象的存在
三、作为人生境界的存在

第三章音乐的审美特征
一、以和为美
二、虚实相生
三、气韵生动

第四章音乐的审美风格
一、壮美与优美
二、自然与雕饰
三、悲剧性与喜剧性

第五章不同门类音乐的审美旨趣
一、民间歌曲
二、乐舞音乐
三、戏曲音乐
四、古琴音乐
五、宗教音乐

第六章音乐欣赏
一、音乐欣赏的不同类型
二、音乐欣赏的审美特征
三、音乐欣赏的心理特点

第七章音乐审美教育
一、音乐美育思想
二、音乐美育的特点
三、音乐美育的实施
附录
一、试论孔子的音乐思想
二、朱熹音乐观刍议
三、论王阳明的美育思想
四、从元代演员身份看杂剧南戏的雅与俗
五、南戏中的狂欢情结——巴赫金文本理论视域下的南戏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