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洋再建家园:新加坡华人社会文化研究——海洋中国与世界丛书 上
  • 越洋再建家园:新加坡华人社会文化研究——海洋中国与世界丛书 上
  • 越洋再建家园:新加坡华人社会文化研究——海洋中国与世界丛书 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越洋再建家园:新加坡华人社会文化研究——海洋中国与世界丛书 上

4.8 1.6折 29.5 九五品

仅1件

江苏常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曾玲 著

出版社江西高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b53-2

上书时间2023-06-17

宿松梦扬古旧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曾玲 著
  • 出版社 江西高校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3-08
  • 版次 1
  • ISBN 9787810754736
  • 定价 29.5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3页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文献与田野调查资料,在近代以来中国和新加坡、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社会发展脉络下,以宏观考察和个案研究之方式,具体探究了华南移民运用祖籍地民间文化资源在新加坡土地上重新建构家园的历史过程。研究显示,新加坡华人民间文化社会功能的强化,其原因是移民社会“亲人”或“亲属”概念向虚拟血缘或泛血缘的方向的调整与扩大,从而呈现出“社群化”的特征。经过社会历史变迁的积淀,新加坡华人社会“社群化”的“亲人”或“亲属”关系,已经承载了关爱社群、奉献社会等许多重要的人文价值,这些人文价值亦成为新加坡华人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和内容。新加坡华人的社会文化特征,充分显示了中华文化中的民间文化系统所具有的巨大生命力、调适力和再生功能。
【作者简介】
曾玲,女,1954年出生,福建莆田人。1991年获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93年晋升为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曾师从明清史家傅衣凌教授和杨国桢教授,专治明清社会经济史。1994年移居新加坡,任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研究员,从事新中坡华人社会与文化研究
【目录】
总序

致读者

第一章 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历史变迁

  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建构

    一、华人移民的南来

    二、多元异质的移民社群

    三、帮群社会的建构

  华人社会的发展与转型

    一、华人社会的发展

    二、华人社会的转型

  华人社会的调整与再生

    一、挑战与危机

    二、契机与再生

第二章 聚族而居的潘家村

  新加坡实里达流域种植经济的发展

  福建南安潘氏族人的南来

  潘家村的社会与经济结构

    一、“潘家村”的村民构成

    二、“潘家村”村民的经济活动

  横山庙的建立与运作

    一、横山庙的建立

    二、横山庙的管理机构

    三、横山庙的经济功能

    四、横山庙的社会功能

  海外华人宗族社会的重建与特征

第三章 帮群坟山

  帮群坟山的设立

  坟山组织的功能

  坟山组织的动作与管理

    一、碧山亭发展的历史概况

    二、“淡化社群认同差异”的组织机构

    三、制度化的坟山管理系统

第四章 怡和轩俱乐部

  创立之初

    一、怡和轩创立的历史背景

    二、怡和轩的创办与早期的活动

  抗日与筹赈

  转变认同与关注自治

  “寓娱乐于公益”

第五章 祖先崇拜

第六章 民间信仰

第七章 岁时节日

第八章 认同形态与跨国网络

第九章 结语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ABSTRACT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