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形象的媒体识别——中国城市形象发展40年(封面破损不影响内页阅读介意勿拍)
  • 城市形象的媒体识别——中国城市形象发展40年(封面破损不影响内页阅读介意勿拍)
  • 城市形象的媒体识别——中国城市形象发展40年(封面破损不影响内页阅读介意勿拍)
  • 城市形象的媒体识别——中国城市形象发展40年(封面破损不影响内页阅读介意勿拍)
  • 城市形象的媒体识别——中国城市形象发展40年(封面破损不影响内页阅读介意勿拍)
  • 城市形象的媒体识别——中国城市形象发展40年(封面破损不影响内页阅读介意勿拍)
  • 城市形象的媒体识别——中国城市形象发展40年(封面破损不影响内页阅读介意勿拍)
  • 城市形象的媒体识别——中国城市形象发展40年(封面破损不影响内页阅读介意勿拍)
  • 城市形象的媒体识别——中国城市形象发展40年(封面破损不影响内页阅读介意勿拍)
  • 城市形象的媒体识别——中国城市形象发展40年(封面破损不影响内页阅读介意勿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城市形象的媒体识别——中国城市形象发展40年(封面破损不影响内页阅读介意勿拍)

15 1.9折 79 八品

仅1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剑、沈郊 著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平装

货号B1 2-2-2

上书时间2024-06-27

读万书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徐剑、沈郊 著
  •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12
  • ISBN 9787313205445
  • 定价 7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城市形象理论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城市形象的演化特点,结合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选择了12个中国城市为研究对象。将这12个城市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超级城市,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代表;第二类是区域中心城市,以成都、杭州、武汉、沈阳为代表;第三类是特色城市,以义乌、三亚、鄂尔多斯、井冈山为代表。本书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量化分析《人民日报》自1978—2017年以来对中国城市形象的新闻报道,客观反映中国各类城市形象的变迁过程和发展趋势,探究其背后的历史语境和认知脉络。

 


 


【作者简介】

徐剑:文学学士、法学硕士、管理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嘉华教授、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博导。受国家外专局和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曾在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杜克大学访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国家形象、城市形象和网络治理,主持多项国家社科重大、重点、青年以及其他省部级研究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得中央以及上海各级决策机关采纳,多次获得国家领导人和上海市领导人批示,并获得8项省部级以上奖励。2018年10月,获首届“中国智库创新人才青年标兵奖”。

 

沈郊: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纽约大学哲学硕士,复旦大学哲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体管理、城市形象,曾合译《北部之光:加拿大智库概览》等著作。

 


【目录】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城市形象与媒介形象的概念与历史溯源/ 002

 

第二节 城市形象研究的三种视角/ 005

 

第三节 城市形象的类型与城市类型/ 011

 

第四节 城市形象的媒介识别:另一种视角下的城市发展史/ 015

 

 

 

第二章 城市形象媒体识别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城市媒介形象的基本研究方法/ 026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样本选取/ 027

 

第三节 先导研究/ 028

 

第四节 编码条目与编码框架/ 029

 

 

 

第三章 中国超级城市形象发展40年

 

第一节 北京40年:展现中国崛起形象的首善之城/ 032

 

第二节 上海40年:从中国经济中心走向全球的“魔都”/ 052

 

第三节 广州40年:从中国花城到全球商业中心/ 072

 

第四节 深圳40年:从小渔村到创新之都/ 092

 

 

 

第四章 中国省会级中心城市形象发展40年

 

第一节 成都40年:天府之都的现代化之路/ 114

 

第二节 杭州40年:从“西湖十景”到电商中心/ 134

 

第三节 武汉40年:“九省通衢”的前世今生/ 153

 

第四节 沈阳40年:老工业基地蜕变展新颜/ 173

 

 

 

第五章 中国特色城市形象发展40年

 

第一节 义乌40年:走向世界的小商品贸易之城/ 194

 

第二节 三亚40年:从旅游之都走向休闲与置业的家园/ 206

 

第三节 鄂尔多斯40年:资源型特色城市的转型之路/ 217

 

第四节 井冈山40年:红色之都的现代化呈现/ 231

 

 

 

第六章 结语与讨论

 

第一节 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为代表的超级城市正在崛起/ 247

 

第二节 重大文体事件对城市形象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249

 

第三节 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是中国城市现代化的评价体系核心/ 251

 

第四节 城市媒体形象的形成来源于城市核心竞争优势的识别/ 253

 

 

 

参考文献

 

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