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4年宪法与中国宪政(第2版)(书籍边口污渍泥水印,字迹处没有 划线不影响阅读介意勿拍)
  • 1954年宪法与中国宪政(第2版)(书籍边口污渍泥水印,字迹处没有 划线不影响阅读介意勿拍)
  • 1954年宪法与中国宪政(第2版)(书籍边口污渍泥水印,字迹处没有 划线不影响阅读介意勿拍)
  • 1954年宪法与中国宪政(第2版)(书籍边口污渍泥水印,字迹处没有 划线不影响阅读介意勿拍)
  • 1954年宪法与中国宪政(第2版)(书籍边口污渍泥水印,字迹处没有 划线不影响阅读介意勿拍)
  • 1954年宪法与中国宪政(第2版)(书籍边口污渍泥水印,字迹处没有 划线不影响阅读介意勿拍)
  • 1954年宪法与中国宪政(第2版)(书籍边口污渍泥水印,字迹处没有 划线不影响阅读介意勿拍)
  • 1954年宪法与中国宪政(第2版)(书籍边口污渍泥水印,字迹处没有 划线不影响阅读介意勿拍)
  • 1954年宪法与中国宪政(第2版)(书籍边口污渍泥水印,字迹处没有 划线不影响阅读介意勿拍)
  • 1954年宪法与中国宪政(第2版)(书籍边口污渍泥水印,字迹处没有 划线不影响阅读介意勿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1954年宪法与中国宪政(第2版)(书籍边口污渍泥水印,字迹处没有 划线不影响阅读介意勿拍)

29 5.8折 50 七五品

仅1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大元 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0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B1 1-5-5

上书时间2024-06-24

读万书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韩大元 著
  •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0
  • 版次 2
  • ISBN 9787307065642
  • 定价 5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28页
  • 字数 51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文丛
【内容简介】
《1954年宪法与中国宪政(第2版)》是一本有关1954年宪法制定过程的书。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运用制宪权自主地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50年以前我们的制宪者们基于什么样的理念、思想与理论制定了宪法,宪法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1954年宪法的基本精神是什么,1954年宪法与新中国宪政历史与价值联系是什么,如何评价1954年宪法的历史地位等一系列问题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上述理论思考,我于1999年开始收集有关1954年宪法的资料,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专题性的研究。
【作者简介】
韩大元,1960年10月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先后就读于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主要从事比较宪法学、中国宪法学研究。代表作:《亚洲立宪主义研究》(独著)、《东亚法治的理念与历史》(独著)、《宪法学基础理论》(独著)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
主要社会活动: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目录】
第一章导论/1
一、旧中国宪法史的简要回顾/1
二、旧中国宪法史的遗产与传统/11
三、宪法史研究的基本范畴与方法/13

第二章制宪权与1954年宪法的正当性/17
一、制宪权的概念与起源/17
二、制宪权的理论基础/20
三、制宪权的正当性与性质/21
四、制宪权的功能与界限/25
五、制宪机关与制宪程序/28
六、制定1954年宪法的正当基础/32

第三章1954年宪法的制定背景/35
一、制宪的社会环境/35
二、斯大林的制宪建议与中共中央的制宪决定/45
三、1954年宪法的制定目的/53
四、制宪的国际环境/55

第四章1954年宪法的起草/57
一、中共中央向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提出制宪建议/57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的成立/61
三、中共中央成立宪法起草小组/63
四、宪法起草工作被推迟/63
五、宪法起草工作计划的提出/65
六、宪法草案初稿的起草/68
七、中共中央宪法草案(初稿)的出台/88

第五章1954年宪法草案的审议(上)/106
一、全国政协宪法草案座谈会的讨论/106
二、地方单位与军事单位对宪法草案的讨论/112
三、宪法起草座谈会各组召集人联席会议的讨论(纪要)/116
四、宪法起草座谈会各组召集人联席会议的修改意见/157

第六章1954年宪法草案的审议(下)/165
一、宪法起草委员会审议宪法草案/165
二、宪法起草委员会通过关于宪法起草经过的报告/214
三、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宪法草案/216
四、宪法草案的全民讨论/222

第七章1954年宪法的诞生/238
一、全国普选工作/238
二、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243
三、宪法起草委员会继续修订宪法草案/245
四、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249
五、1954年宪法的表决与通过/288
六、宪法的公布与宪政的期待/291

第八章1954年宪法文本的结构与体系/293
一、宪法的基本结构/293
二、宪法序言/295
三、宪法总纲/297
四、国家机构/308
五、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327
六、国号与国家标志/342

第九章1954年宪法的实施与保障机制/347
一、宪法保障的一般理论/’347
二、1954年宪法的保障体制/356
三、1954年宪法的实施过程/358
四、1954年宪法的局限性/385

第十章1954年宪法对新中国宪政的影响/391
一、1954年宪法的历史地位/391
二、1954年宪法与1975年宪法/393
三、1954年宪法与1978年宪法/397
四、1954年宪法与1982年宪法/399
五、1954年宪法对新中国宪政的影响/402
六、1954年宪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412
主要参考书目/420
索引/424
附录Ⅰ1954年宪法大事记/426
附录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430
附录Ⅲ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宪法草案/445
附录Ⅳ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宪法/461
附录Ⅴ1954年宪法英文翻译文本与若干宪法翻译文本的比较/477
1.1954年宪法英文翻译文本“对外版”与“国内版”差异对照表(1)(2)(4)/477
2.1954年宪法英文翻译文本与1982年宪法英文翻译文本差异对照表(1)(2)(3)/481
3.1954年宪法英文翻译文本与美国宪法文本差异对照表(1)(2)/487
4.1954年宪法英文翻译文本与美国《独立宣言》差异对照表/490
附录Ⅵ关于1954年宪法制定过程的采访与回忆/492
1.爱泼斯坦与1954年宪法的英文版/492
2.关于制定1954年宪法若干历史情况的回忆——董成美教授访谈录/500
3.吴家麟教授回忆1954年宪法/507
4.蒋碧昆教授回忆1954年宪法/516
5.心里永远装着人民: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产生过程的见证人——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访谈录/521
后记/525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