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正版现货实拍

20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潮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长之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MZ6

上书时间2023-12-0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长之
  •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8-03
  • 版次 1
  • ISBN 9787538250558
  • 定价 3.5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82页
  • 字数 61千字
【内容简介】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篇幅不大,但却是一部诗人李白的全面研究,举凡政治生活、思想趣向、文学创作都论涉到了。其中很有一些敏锐的观察,并且作了专题的阐发。比如用两章的文字勾勒了李白的求仙学道及与道教思想的密切关系,比如专章探析谢 与李白间的诗学脉络,都是以往语焉不详而后来的学人们乐道的话题。至少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中专列了《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觉醒》一节。书中特别发扬李白的浪漫精神,他的狂与梦、他的寂寞与痛苦、他的一住情深……这一方面固是诗人生命异彩的真实呈现,另一方面也未始不是作者的主观渲染。作者在清华与杨丙辰教授来往颇密,当时正迷醉于康德至尼采的德国浪漫美学和天才超人理念(他的毕业论文即以康德为题)。1935年他主持天津《益世报》文学副刊时就是主张主义的。西学的影响不仅在观念上,在一本书的写作风格上,作者也以"外国很好的批评文字"为榜样,要"亲切"、"自然",同时又不失"锐利的透视,耐人寻味的风趣"(《序》)。比较《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或许本书少一些严整细密,却更有激情:这里边有学问,但更醒目的是才情。可以说,本书是作者的心灵与诗人的生命交会的结晶,而这交会处就在诗人的那些诗行间。所以作者在《序》里要求读者:"引的诗更要看。"毕竟,"深入于诗人世界中的吟味"是一切有真生命的文学批评最重要的质素。
【作者简介】
李长之(1910.10.30――1978.12.13)原名李长治、李长植,山东利津人。1929年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在校期间发表散文作品。《我所认识的孙中山》是他早期习作。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两年后转哲学系,同时参加了《文学季刊》的编委会。1934年后曾主编或创办《清华周刊》文艺栏、《文学评论》双月刊和《益世报》副刊。在出版第一本诗集《夜宴》前,开始理论批评的写作。1936年出版《鲁迅批判》―书,产生影响。该年自清华大学毕业,遂留校任教。以后又历任京华美术学院、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的教职。1940年任教育部研究员。1944年主编《时与潮》副刊。1945年任国立编译馆编审。抗战胜利随编译馆由重庆北碚迁南京, 主编《和平日报》副刊。1946年10月赴北京师范大学任副教授,并参与《时报》、《世界日报》的编务。这时主要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和文化艺术的批评。重要的著作有《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迎中国的文艺复兴》、《苦雾集》、《梦雨集》等。建国后一直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有《陶渊明传论》、《中国文学史略稿》、《李白》等。
【目录】
本书说明



一  导论

  (1)疯狂,梦境和艺术世界的相通与相异

  (2)李白的本质:生命和生活

  (3)异国的精神教养

  (4)游侠

  (5)所谓豪气

二  李白求仙学道的生活之轮廓

三  道教思想之体系与李白

四  失败了的鲁仲连——李白的从政

五  李白的文艺造诣与谢朓

六  李白:寂寞的超人

  (1)李白的情感生活

  (2)李白的友谊

  (3)了解李白之杜甫

  (4)李白之身后

  (5)李白和山东

  (6)李白的风度和勤学

  (7)李白与一般诗人之共同点

  (8)李白之痛苦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