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往事随风而逝:找回平静、自信和安全感的心灵创伤疗愈术
  • 让往事随风而逝:找回平静、自信和安全感的心灵创伤疗愈术
  • 让往事随风而逝:找回平静、自信和安全感的心灵创伤疗愈术
  • 让往事随风而逝:找回平静、自信和安全感的心灵创伤疗愈术
  • 让往事随风而逝:找回平静、自信和安全感的心灵创伤疗愈术
  • 让往事随风而逝:找回平静、自信和安全感的心灵创伤疗愈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让往事随风而逝:找回平静、自信和安全感的心灵创伤疗愈术

50 九品

仅1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弗朗辛·夏皮罗(FrancineShapiro) 著;吴礼敬 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5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有两处笔迹{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弗朗辛·夏皮罗(FrancineShapiro) 著;吴礼敬 译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3
  • 版次 1
  • ISBN 9787111457343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0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你是否有一些不能触碰的往事,只要一想起,瞬间就痛苦不堪?
  你是否觉得自己没有力量,不能控制任何事?
  你是否觉得自尊心很低,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你是否沉溺在吸烟、喝酒、色情、暴力等不良习惯中?
  你是否无法获得美满的亲密关系,缺乏安全感,觉得没人会真的无条件爱你?
  你是否感到身体不舒服,夜里睡不好,但医生却说你根本没有生理疾病?
  你的记忆是这一切问题的根源。
  在脆弱的童年时代,每个孩子都容易遭遇情感伤害。
  成年以后,人们也躲不开痛苦事件带来的心理创伤。
  不论经历的是轻微挫折还是重大创伤,负面记忆都会真切地存储在脑细胞网络里,构成我们的无意识心理,让我们形成了很多自动的不良习惯和负面情绪,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无法得到幸福和快乐。
  本书作者弗朗辛?夏皮罗是治疗心理创伤最有效的疗法之一——眼动脱敏与再处理疗法(EMDR)的创始人。她用人人都能看懂的语言诠释了大脑科学,揭开人们被往事困扰的神秘面纱,并且提供简单易学、实用有效的自助技巧帮助读者自己循序渐进地了解并掌控自己的反应和情绪,克服阻止自我前行的各种不良认知、情绪、习惯甚至人格特质,从而实现真正的心灵改变,满怀力量地去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作者简介】

  弗朗辛·夏皮罗,博士,眼动脱敏与再处理疗法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图市心理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沃森维尔市眼动脱敏与再处理研究所主任,非营利组织“眼动脱敏与再处理人道主义援助项目”的创始人。
  1987年,她偶然观察到,将自己的眼睛两边移动似乎可以减少负面想法的困扰。后来她通过大量实验,发明了一套可以将治疗效果最大化的标准程序,并正式发表了科学研究报告。
  这就是“眼动脱敏与再处理疗法”(EyeMovementDesensitizationandReprocessing,简称EMDR),一种针对心理创伤和其他情感伤害的心理疗法。EMDR现在被许多国际机构推荐为有效的心理创伤疗法,其中包括美国精神病学会和美国国防部。
  作为EMDR的创始人,弗朗辛·夏皮罗博士因在心理治疗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荣获维也纳市颁发的国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奖”,因创伤心理学领域的实践荣获美国心理学协会创伤心理学分会颁发的“杰出贡献奖”,并且荣获加利福尼亚心理学协会颁发的心理学领域“杰出科学成就奖”。她曾获邀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心理学大会和多所大学发表演讲。

【目录】

赞誉
第1章 不受自己掌控的心 /1
我们的心灵为何饱受痛苦 /2
一种神奇的心灵疗愈术 /5
活在过去的人 /9
为什么痛苦的会是我 /10
轻微的心理创伤也威力无穷 /12
本书的目标 /14
第2章 时间不能治愈的伤 /17
为什么时间不能治愈所有创伤 /18
本书怎样帮助你 /20
我如何发明眼动疗法 /21
眼动疗法如何处理记忆 /27
未处理的记忆是不健康人格的基础 /33
我是谁 /35
第3章 人生困境背后的痛苦记忆 /38
对于脑海中思考的一切,身体都会有反应 /39
从南希的案例看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如何运作 /41
发现自己不合理的习惯反应 /45
学习一些自我控制的技巧 /46
痛苦的常见根源 /51
超越自动驾驶状态 /59
第4章 消极记忆带来消极的自我感觉 /61
问题底层的消极记忆 /61
找到最关键的标准记忆 /65
消极认知来源于记忆 /69
找出你的消极认知 /70
用“回溯”技巧找到相关记忆 /74
每天坚持做TICES记录 /77
第5章 不安全的父母,不安全的依恋 /82
不受父母疼爱的孩子 /84
不安全的依恋类型 /86
扩大安全网络 /90
消极认知再探 /92
探索自己的负罪感 /96
自我心灵保健 /100
第6章 焦虑和恐惧背后 /102
不安全感从哪里来 /104
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 /111
为什么我被迫这样生活 /118
探索自己的安全感和控制感缺乏 /120
巩固自我控制技巧 /124
当一次自己的父母 /127
第7章 记忆的伤引起身体的痛 /129
心理、大脑和身体的联系 /130
往事给身体带来的痛苦 /134
我失去了应有的感觉 /139
我的身体令人厌恶 /143
我一定是生病了 /145
探索自己的身体感受 /151
第8章 我最深爱的人,伤我却是最深 /155
伤痕累累的爱 /156
家庭的破坏之舞 /162
努力还是放弃 /173
我恨死你这样的人了 /179
最后几点人际交往的建议 /181
探索自己的人际交往记忆 /182
第9章 最坏的心灵也可以重建 /184
反社会行为是怎么开始的 /185
从成瘾中走出来 /188
施虐的心从何而来 /197
儿童猥亵犯的过去 /202
最坏的心灵也可以重建 /208
第10章 从压力重重到拥抱快乐 /210
当压力让我们喘不过气 /210
探索自己 /218
减轻日常压力的四大元素 /221
从失败到自由 /223
超越压力 /226
开始掌控自己的人生 /230
第11章 拥抱更广阔的世界 /233
向前追溯人性的脉络 /234
走出无法停止的哀悼 /240
扫清精神道路上的阻碍 /243
拥抱我们生活的世界 /250
附录A 自我帮助技巧及工具 /255
附录B 眼动脱敏与再处理疗法相关资源 /259
附录C 延伸阅读 
附录D 参考文献 
致谢 /264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有两处笔迹{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