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志良文选
  • 陈志良文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陈志良文选

现货 全新

500 全新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志良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5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3-05-3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志良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5
  • 版次 1
  • ISBN 9787300154527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50页
  • 字数 542千字
【内容简介】
  《陈志良文选》精选了陈志良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内容包括:实践唯物主义与主体性原则、思维方式论、对时代的哲学思考、荒诞与非系统论、虚拟哲学论等。
【作者简介】
  陈志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志良在思想上的贡献主要体现于实践唯物主义、主体性原则与非系统理论三个方面。他的这些贡献,开拓并推动中国哲学向现代哲学转化,开拓并推动传统思维方式向现代思维方式演进。除了上述思想外,他在现代思维方式、传统文化、邓小平哲学思想、现代科学思想以及荒诞和荒诞方法上都有独到的思考。陈志良是那种在时代激流中不断开拓的哲学家,他是一位具有诗人气质的学者,被称为中国第一位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解构思想家,日本哲学界称陈志良为“中国实践唯物主义代表人物”。陈志良才思敏捷、著述甚丰,本文集为其代表性学术论文的精选。
【目录】
一、实践唯物主义与主体性原则
我们时代的哲学旗帜
——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本体论”及其革命意义
论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实践反思规律
——理论体系演化的根本规律
关于马克思实践反思理论的再思考
实现我们时代的哲学转轨
——访陈志良博士
主体性原则和哲学现代化
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
再释主体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主体性范畴的发生学前提

二、思维方式论
关于思维的内在矛盾的再思考
——兼论哲学思维的特点和功能
客观性与自我意识
论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
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及其客观性:一个再思考
潜概念思维:形象思维到概念思维的中介
论反思的形态和功能
现代知性思维向辩证思维的“复归”
——关于知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再思考
建构·反思·反映: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再思考
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
论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发生和走向
思维的建构和反映论的革命
论超前性和认识的本质
论思维结构与劳动结构的同构性
论思维反映存在的现代尺度
“思维自己构成自己”:认识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思维空间
——爆炸着的“小宇宙”
知识工程
——人类智能时代的领先科学

三、对时代的哲学思考
论当代中国哲学研究中的前沿问题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及其当代特点
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展三阶段
个人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
论实践标准及其在当代的发展
论中国古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逻辑发展和框架转换
论东方社会和社会主义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中国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人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变迁
论邓小平的哲学思维方式
论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基础、内涵和特色
当代中国社会活动的辩证法
重新理解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恶与制恶
观念方式面临的大变革:从区域性走向全球通则
社会科学方法的走向和现代化

四、荒诞与非系统论
论作为创造性思维的荒诞方法
非系统理论(上)
非系统理论(下)
系统与非系统的辩证统一
试论有序和无序是辩证法的一对范畴
略谈有序性和稳定性、整体性的关系

五、虚拟哲学论
虚拟:哲学必须面对的课题
虚拟:人类中介系统的革命
超越现实性哲学的对话
从现实性哲学到虚拟性哲学
——哲学思维方式的时代转换

附录:老狼教授
——后现代主义哲人陈志良访谈录
后记:我获得了寂寞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