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末民初,辛亥革命重臣,陆军少将:刘法坤(云南玉溪易门县人,1882~1916)的蛋白橱柜照片一张。底板尺寸:14.5 x 10.5cm。背后有字:沟延君(即:沟延总平)惠存, 陆军少将 刘法坤。
  • 清末民初,辛亥革命重臣,陆军少将:刘法坤(云南玉溪易门县人,1882~1916)的蛋白橱柜照片一张。底板尺寸:14.5 x 10.5cm。背后有字:沟延君(即:沟延总平)惠存, 陆军少将 刘法坤。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清末民初,辛亥革命重臣,陆军少将:刘法坤(云南玉溪易门县人,1882~1916)的蛋白橱柜照片一张。底板尺寸:14.5 x 10.5cm。背后有字:沟延君(即:沟延总平)惠存, 陆军少将 刘法坤。

20000 八品

仅1件

上海嘉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拍摄者未知

年代清代 (1645-1911)

尺寸14.5 × 10.5 cm

类别黑白

货号10738-7

上书时间2022-05-2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蛋白橱柜照片一张。
(一)勤学东洋
刘法坤,字燮元( xiè  yuán),云南玉溪易门县人,清光绪8年(公元1882年)生。读书时立志从戎 ,认为“知时节大事,非武功不足以立国,且不足以立身”;于1904年考取官费留日学生,同年冬进日本东门振武堂学习,后升入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骑科。在日本加了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同盟会。
(二)回滇云南讲武堂授课
1908年刘法坤与同期的唐继尧等21名同学毕业回京。时值云南开办讲武堂急需教官云南籍士官生陆续回滇。云南讲武堂成立后,被委派为讲武堂教官,朱德、叶剑英就读于该校。在讲武堂期间,刘法坤与革命同志相互勉励,在授课之外,宣扬道德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向学生们灌输推翻帝制的革命思想,“种因既善,收效亦良”,在讲武堂播下革命的星星之火。
(三)参加辛亥革命重九起义
1911年辛亥昆明重九起义前,刘法坤与讲武学堂教员积极响应,秘密筹集军械置于自己宅内,起义中后与讲武堂同事率学堂学员破开小西门,接应步炮兵入城。 重九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是辛亥革命的组成部分,使得云南成为继武昌起义之后最早举行起义宣布“独立”的省份,重九起义的成功推动了贵州、四川及一些省的独立。
刘法坤在重九起义中,“立功最多”:一是提前充足准备,二是破开小西门,接应炮兵进城,三是攻占军械局和总督衙门,于禄丰缴获大量武器装备。
(四)稳定局势平定匪乱
起义之后,参与成立云南军政府,稳定云南局势,恢复生产及社会秩序,先后平定腾冲、保山、建水、蒙自等地。后奉令前往滇东北各地游击,肃清滇境东北部匪乱。
1912年4月8日,唐继尧复电蔡锷请调滇省东路游击军刘法坤部赴黔助剿。刘法坤克服铜仁之役,战事甚为惨烈。铜仁、江口、松桃等依次收复。刘法坤“收复铜仁、积功甚伟”。民国二年二月(公元1913年2月),刘法坤写出了《贵州东路游击军战纪》一书,书中详细记述了铜仁之役的经过。
1912年5月,唐继尧任贵州省都督后,刘法坤被留在贵州,为唐左右,以助唐臂力。创办贵州讲武堂后,委任刘法坤为校长。1913年11月,唐继尧返滇任云南都督兼民政长,刘法坤随其回滇。1914年2月,刘法坤被唐继尧任命为骑兵团长,4月28日,任骑兵旅长兼团长。同年10月8日,任云南骑兵旅少将旅长。
在护国讨袁中,1915年12月22日晚,在商定讨袁军事计划秘密会议上,唐继尧、蔡锷、刘法坤共39人依次举行歃血为盟仪式。25日,蔡锷、李烈均、唐继尧等人发出通电,宣布云南独立,反对帝制,武力讨袁。
1916年3月,刘法坤随叶荃为总司令的前卫部队入川,增援入川的护国军,驻守自贡。后于35岁死于河口。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