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
¥
145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 [英]罗伯特·艾伦 著;毛立坤 译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06
版次 1
装帧 平装
上书时间 2024-12-29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作者
[英]罗伯特·艾伦 著;毛立坤 译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06
版次
1
ISBN
9787308099868
定价
72.00元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03页
字数
43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原版书名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
丛书
社会经济史译丛
【内容简介】
时至今日,影响深远的近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仍有不少蹊跷之处有待破解,为何这场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领域出现的巨大变革没有发生在欧洲或亚洲的其他地方,偏偏在18世纪的英国横空出世?罗伯特·艾伦(RobertAllen)先生的这本新著以令人信服的史料,详尽揭示出这场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奥秘何在,他认为这场革命乃是英国成功应对17至18世纪粉墨登场的全球化经济挑战之后自然产生的结果。他论证了英国与同期的欧亚其他国家相比,在很多方面占有优势,包括英国的工资水准普遍较高,各类资本也很充裕,特别是作为能源的各类燃料价格非常低廉。凡此种种,均导致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重大技术突破的几项标志性发明——蒸汽机、棉纺织设备、及用煤代替木材作为燃料的新型冶金技术——无一例外地最先出现在英国,这是因为惟有在英国这些新机械、新技术的发明与运用才会有利可图,而在其他国家相关的条件则一概付诸阙如。其实早在工业革命发生之前的年代,英国特有的以高工资水准为主要标志的经济形态,已经能够推动工业发展维持一种持续不断的势头,奥秘何在?原来普遍的高收入水平已经能使越来越多的民众有条件接受适当的学校教育和相关的学徒培训期。到了19世纪,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英国的机械师将此前的那些新发明、新技术加以改良,大幅降低其成本之后,更大范围的工业革命才开始向全世界广泛推进。
【作者简介】
罗伯特·艾伦(Robert C. Allen),牛津大学经济史教授,兼纳菲尔德学院(Nuffield College)客座研究员,著有《圈地运动与自耕农:梅德兰南部地区农业发展史(1450—1850)》(Enclosure and the Yeoman: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South Midlands, 1450–1850),《从农场到工厂:苏联工业革命的再阐释》(Farm to Factory: A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Soviet Industrial Revolution),两书先后于1992年和2003年出版,均荣获(英国)经济史学会颁发的兰凯奖(Ranki Prize)。
【目录】
第一章孕育了工业革命的前工业革命时代的经济 第一篇前工业革命时代的经济 第二章前工业革命时代英国的高工资经济模式 第三章农业革命 第四章依靠廉价能源(燃料)实现繁荣的经济 第五章英国踏上成功之路的奥秘 第二篇工业革命的发生 第六章工业革命为何偏偏发生在英国 第七章蒸汽机的发展史 第八章棉纺织技术变迁史 第九章焦炉冶铁技术的改良过程 第十章发明家、启蒙运动与人才资源 第十一章工业革命的兴起与现代型经济增长模式的确立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