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 从传统到现代 金耀基 9787519710934 法律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 从传统到现代 金耀基 9787519710934 法律出版社

本店所售图书,保证正版新书,有个别图片和实书封面不一样,以实书封面为准,最快当天,一般隔天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开票联系客服

47.14 6.9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金耀基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9710934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1538710

上书时间2023-05-13

剡溪书局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金耀基,SBS.JP(英文名:Yeo-ChiKing,Ambrose,1935年生),浙江省天台县人。台北市立成功高级中学毕业,台湾大学法学学士,台湾政治大学政治学硕士,美国匹兹堡大学哲学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又曾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海德堡大学等校访问研究,研究兴趣主要为中国现代化及传统在社会、文化转变中的角色。著述包括《从传统到现代》《大学的理念》《中国社会与文化》《中国政治与文化》《中国现代化与知识分子》《敦煌语丝》《海德堡语丝》等。

目录
《从传统到现代》增订版序

1999年简体字版自序

自序

上卷

第一篇中国的传统社会

一、引言

二、传统性社会的定义与界定

三、经济制度

四、价值系统

五、政治体系

(一)君主政治为专享的政体

(二)民本思想之精神与所缺

(三)家产官僚主义

六、社会结构

(一)二元社会

(二)家的角色与功能

(三)阶层结构

七、人格构造

(一)文化与人格

(二)中国人格的特征

八、结语

第二篇巨变中的中国

一、引言

二、中国的巨变

(一)经济制度

(二)社会结构

(三)沟通纲

(四)政治符号

三、转型期社会的素描

(一)中国转型期社会的性质

(二)中国转型期社会的特征

四、中国“过渡人”的画像

(一)“过渡人”的性格

(二)中国的“过渡人”之分析

五、结语

第三篇现代与现代化

一、引言

二、“现代”一词之意义及其问题

三、“现代”的内涵

四、“现代化”之本质与过程

五、“现代化”的困窘

六、“现代化”的选择与出路

第四篇中国的现代化

一、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背景

二、中国现代化与本土运动

三、中国现代化的三个层次

(一)器物技能层次的现代化

(二)制度层次的现代化

(三)思想行为层次的现代化

四、中国现代化的障碍

(一)民族的崇古心理

(二)知识分子不健全的心态

(三)普遍认知的不足

(四)旧势力的反抗

五、中国现代化的目的方向与步骤

六、中国现代化之前瞻

下卷

再论《从传统到现代》

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历史——提供一个理解中国百年来现代史的概念架构

一、现代化之含义、类别

二、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背景及其特征

三、中国现代化运动之主角及“认同”与“变革”二观念之消长

四、认同的重要与变革的本质之理解——中国现代化当有之发展

五、结语

中国现代化的动向——一些观察与反省

胡适与中国现代化运动

世界文化的浮现

一、文化之意义及其模式作用

二、从“‘五四’之批判”到“批判‘五四’”

三、中西文化基本性格之差异

四、从中西文化之冲突对垒到相互交流

五、世界文化的浮现

我对中国现代化的一个看法

一、陌生的宗教与陌生的技器

二、中国现代化的本质

三、新的认同的探求

四、传统在现代化中的作用

谈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心态——从“中心”与“边陲”之概念以了解中国百年之变

没有“没有传统的现代化”

一、文、画、人

二、传统、西化、现代化

三、苦者无悲观的权利

中国文化传统及其复兴之路

一、中国文化传统之分析

二、中国文化传统对外来文化挑战的回应

三、中国文化传统之复兴与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与价值之定位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