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 私权自治的政策之维 齐恩平 9787519769840 法律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 私权自治的政策之维 齐恩平 9787519769840 法律出版社

本店所售图书,保证正版新书,有个别图片和实书封面不一样,以实书封面为准,最快当天,一般隔天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开票联系客服

33.85 6.5折 52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齐恩平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9769840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2元

货号31555852

上书时间2023-04-15

剡溪书局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齐恩平,1966年生,天津商业大学副校长,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民商法理论与实务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天津市立法项目、天津市重点调研项目及其他省部级项目10多项,主持在研天津市哲学社科规划重点项目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CSSCI收录25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和部分转载各1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编“21世纪中国法学系列教材”1部。2010年获天津市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2011年入选天津市“131”人才培养一层次人选,2012年入选天津市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2013年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获天津市教学名师奖。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私权自治中的政策治理
  一、私权自治背景下民事政策之源考
  二、私权自治与民事政策具有交叉并重的场域
    (一)私权自治与民事政策的“共生”顺应了“私法公法化”的趋势
    (二)私权自治与民事政策的“共生”是社会治理与国家治理有机结合的需要
  三、民事政策介入私权自治的边界
    (一)民事政策介入私权自治的目的中应包含个人自治的实现
    (二)民事政策应“依法”发挥实效
    (三)民事政策的类型化
    (四)民事政策的司法适用
  四、结论
第二章  民事政策的内涵分析
  一、“民事政策”概念界定的困境
  二、“民事政策”概念界定的语境解读
  三、“民事政策”概念的界定
    (一)民事政策的特点
    (二)民事政策的要素
  四、“民事政策”发展的困境
    (一)“民事政策异化”造成的内伤
    (二)传统民法的理念对民事政策的排斥
  五、民事政策正当性分析——突破困境
    (一)私权自治的相对性
    (二)民事政策规范功能的凸显
  六、结论
第三章  民事政策的法源地位考察
  一、“民事政策”法源地位的冲突
  二、“民事政策”法源地位的比较法考察
  三、“民事政策”法源地位的中国历史考察
    (一)民事政策压制私权自治的阶段
    (二)民事政策与私权自治的“胶着”阶段
    (三)民事政策与私权自治的“隐形”共生阶段
  四、“民事政策”法源地位的功能考察
    (一)适合需要与心理——民事政策的规范功能
    (二)漏洞填补——平衡变革与稳定功能
    (三)法域拓展——民事政策的方法论功能
  五、结论
第四章  民事政策的法价值实现路径
  一、民事政策的法秩序价值诉求
    (一)政策分析与私权治理秩序价值目标的趋同性
    (二)民事政策的规范化是稳定私权治理秩序的方式
  二、民事政策的法自由价值诉求
    (一)民事政策细化了法的自由价值位阶
    (二)民事政策与法律的制度承接是量化法自由价值的途径
  三、民事政策的法正义价值诉求
    (一)民事政策符合私权的实质正义观
    (二)制度控制是防止民事政策偏离正义轨道的有效措施
  四、民事政策的法效率价值诉求
    (一)效率优选化是民事政策介入私权治理的诱因之一
    (二)制度化是民事政策实现效率的很优博弈策略
  五、结论
第五章  党的民事政策与民事法律的互动与共生
  一、党的民事政策与民事法律的关系
  二、回顾:党的政策在民事司法活动中的映射
    (一)恢复中的商品经济与重建的民事司法规范(1978~1992年)
    (二)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审判方式的改革(1993~2002年)
    (三)司法体制改革与民事司法制度(2003~2012年)
    (四)新时代下的《民法典》与民事司法实践(2013年至今)
    (五)小结
  三、党的民事政策导引与民事法律的落实
    (一)党的农地征收政策的导引
    (二)民事法律对党的农地征收政策的落实
  四、党的农地征收政策与《民法典》物权编征收制度的契合
    (一)契合点一:公共利益原则
    (二)契合点二:公平补偿原则
第六章  民法适用解释的政策检视
  一、“民法适用解释”的内涵界定
  二、民事政策在民事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一)民事政策对民事司法的影响
    (二)民事政策在民事司法中的适用途径
    (三)反思:民事司法政策作用于具体民事司法活动的突出问题
  三、民法适用解释政策检视的正当性分析
    (一)法益衡量目的价值的一致性
    (二)弥补社会有机体法律之治的欠缺
    (三)社会转型期法律之本土化
    (四)国家意志的有效伸展
  四、民法适用解释政策检视的价值考察
    (一)适合当下需要
    (二)深化立法原意
    (三)自由裁量权的有效制约
    (四)方法论功能
  五、民事政策、司法政策与民事司法的良性互动
    (一)民事司法政策在制定上应当提高科学化水平
    (二)民事司法政策在运行中应当注重实效性
  六、结论
第七章  侵权免责事由的政策性调试与配置
  一、民事政策对侵权免责事由认定机制的介入
    (一)侵权免责事由认定标准的可塑性
    (二)民事政策在侵权免责认定中的法源性
  二、政策性免责事由在侵权法中的提炼
    (一)民事政策与侵权法的同源性
    (二)民事政策在侵权免责事由认定中的功能
  三、民事政策性免责事由在司法实践中的“动态”运行
    (一)民事政策与侵权法的渗透与互动
    (二)增加民事政策的可实施性
  四、结论
第八章  实名制政策与私权保护的博弈论
  一、实名制政策对私权保护机制的修正与补充
    (一)实名制政策的概念与社会功能
    (二)实名制政策对私权保护机制的介入
  二、实名制政策对私权保护的负面影响
    (一)公权力对私权利的
    (二)实名制政策对自由权的妨碍
    (三)实名制政策对隐私权的冲击
  三、实名制政策的优化策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