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 实质刑法基本立场与方法 欧阳本祺 等 9787519756826 法律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 实质刑法基本立场与方法 欧阳本祺 等 9787519756826 法律出版社

本店所售图书,保证正版新书,有个别图片和实书封面不一样,以实书封面为准,最快当天,一般隔天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开票联系客服

75.23 7.0折 108 全新

仅1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欧阳本祺 等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9756826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08元

货号31318803

上书时间2023-04-15

剡溪书局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作为价值论的实质刑法观

一、实质刑法观兴起的根据

二、实质刑法观并非方法论

三、实质刑法观本质上属于一种价值论

上篇 实质的刑法立场论

第一章 实质刑法观的生成逻辑

一、罪刑法定确立之前的法制与法学

二、罪刑法定“法典化”的中国特色:《刑法》第3条注解

三、法条主义与实质刑法观的出发点:避免“教条主义”

四、结语

第二章 实质刑法观的学派志趣

一、实质刑法观的实质思维:定罪“要件论”抑或其他?

二、社科法学“规则隐退”趋向的辨析

三、实质刑法观的构成要件出罪化方案:近十年研究述评

四、实质出罪的反面:实质入罪及规制

五、结语

第三章 刑法教义学转型的本土化:理解形式与实质

一、从法教义学到刑法教义学的理论兴起

二、法教义学在形式与实质层面的主要历程

三、刑法教义学的形式价值与实质体系构建

四、结语

第四章 阶层犯罪论体系的实质化:重塑主观与客观

一、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解构

二、国内阶层论所存在的问题

三、主观不法与客观不法的角力

四、结语

第五章 刑法因果关系的实质认定:网络犯罪的“算法归责”

一、算法因果:说明案件事实

二、归责方向:从哲学到法律

三、归责基准:算法的二重性

四、归责方案:三种案件类型

第六章 中止犯“造成损害”的实质逻辑与罪刑厘定

一、中止犯“造成损害”的实务乱象与理论争议

二、中止犯“造成损害”实质化立场的三个维度

三、中止犯“造成损害”后定罪与量刑的均衡路径

四、结语

第七章 人工智能时代技术风险犯罪化的实质性批判

一、智能技术背景下的风险类型

二、我国智能技术风险应对政策的失位

三、既有智能风险规制理论的南辕北辙

四、AI技术风险刑事可罚性的实质分析

五、结语

下篇 实质的刑法方法论

第八章 单位犯罪主管人员卸责机制的实质化

一、问题所在

二、原理阐释:主管人员在单位犯罪中的归责逻辑

三、现实图景:单位犯罪主管人员责任的多元扩散

四、卸责机制:单位犯罪主管人员的实质出罪路径

五、结语

第九章 股权众筹型集资模式的实质出罪判断

一、问题的提出

二、股权众筹的行政监管缺位

三、整体法秩序下股权众筹与P2P网贷的区别

四、股权众筹中面临必然的非法集资刑事风险

五、股权众筹不构成非法集资犯罪的实质证立

六、结语

第十章 妨害业务犯罪化立法动向的实质纠偏

一、业务概念的松弛削弱了妨害业务罪的司法适用性

二、集中模式的妨害业务罪存在“口袋罪”化弊端

三、在我国应停止增设“妨害业务罪”的刑事立法

四、结语

第十一章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实质出罪解释:以“知情同意”为视角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知情同意的规范依据与功能定位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知情同意的出罪机制失灵及归因

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知情同意出罪机制的贯通与完善

四、结语

第十二章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实质客观论

一、案例与问题

二、转化犯的摒弃:一个混乱概念的应有下场

三、法律拟制的不足:未能准确界定聚众斗殴行为的性质

四、法律推定说的否定:违背基本法理的“新路径”检视

五、注意规定:准确认定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前提

六、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定性分析

后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