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的人性本质探究
  • 技术的人性本质探究
  • 技术的人性本质探究
  • 技术的人性本质探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技术的人性本质探究

正版,内页干净

100 九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治东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C4

上书时间2024-11-08

澄渊小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治东 著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9
  • 版次 1
  • ISBN 9787208108417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2页
  • 字数 256千字
  • 丛书 东华人文学术文库(第三辑)
【内容简介】
《技术的人性本质探究》借助马克思生存论视角凝聚思路、聚焦问题。马克思生存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当代的一种新转向。这种转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也为解读技术开启了新视角、提供了新方法,拓展了新的问题域。全书力求通过追寻人的本质从而探寻技术本质,呈现和揭示人与技术之间相互建构和相互回馈的复杂关系,推进对技术的理解和研究。
【目录】
序技术哲学元问题探究的新尝试

导言技术哲学研究的一种新路径

一、技术与技术哲学:久远的存在与方兴未艾的学科

二、技术哲学学科现状:研究的多元化与哲学路径的缺失

三、马克思生存论路径:视角、思路、方法与问题

第一章学海回眸:西方学者的技术救赎之路

第一节海德格尔技术救赎之途:“思”与“诗”的安慰

一、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追问

二、海德格尔技术反思的启示

三、技术回归之路:诗意地栖居

第二节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批判理论:在梦的清波中依洄

一、法兰克福学派的缘起

二、技术批判理论与对技术的理论批判

三、思想深刻性与出路的理想化

第三节后现代的技术之悖:主体性的丧失与人的淹没

一、福柯“知识一权力”框架下的技术:“人之死”

二、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的技术:人的虚无化

三、后科学知识社会学“行动者网络”:行动者的泛化

四、哈拉维的“赛博格”:人的嫁接与肢解

五、后现代的出路是没有出路

第二章视域开启:马克思生存论与人的技术生存

第一节生存转向:人与世界关联的哲学思考

一、哲学转向:从本质的探索到生存的追问

二、人的解蔽:存在主义哲学和现象学的关注

三、实践生存论:马克思哲学的时代解读

四、合理性追问:马克思生存论视域何以可能

五、理论反身性:马克思生存论及其技术思想

第二节生存凸显:技术作为人的存在方式

一、人之生存:本体意义的澄明

二、技术史与人类史的同构性

三、人类实践:技术的展现方式

第三节生存诉求:技术的功利性价值

一、人性与人的本质

二、“利”之所求:生存的现实维度

三、技术:人性的直观体现

第三章历史考察:人一技关系的多层面探究

第一节发生学的分析: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发生与发展

一、代具与耦合:人一技关系产生

二、技术进步与人类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观念的追踪:自然观的更迭对技术的影响

一、古代朴素自然观:技术无为

二、中世纪神学自然观:技术退场

三、近代机械论自然观:技术万能

四、辩证唯物自然观:技术反思

五、后现代自然观:技术返魅

第三节技术特征的历史变迁:人一技关系的进阶

一、原始技术特征:手技(人之依赖阶段)

二、近代技术特征:物技(物之依赖阶段)

三、现代技术特征:脑技(智力之依赖阶段)

四、历史地、辩证地看待人与技术的关系

第四章逻辑分演:技术功能分化与技术文化本质

第一节技术构筑人类文化世界

一、文化:人性需求的较高层面

二、“术”的逻辑分演过程

三、科技文化:关于“器”的文化

四、人文文化:关于“道”的文化

五、两种文化:“器”与“道”的张力

第二节技术文化的中西差异

一、文化的形态差异:累积性与消耗性

二、哲学基础不同:整体论与还原论

三、知识形式有别:默会知识与编码知识

四、造物观念相异:人创物与神创物

第三节技术文化本质的形成与技术的文化选择

一、从技术与科学的区别看技术文化本质

二、从技术文化的内在结构看技术文化本质

三、技术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的技术体现

第五章时空交织:技术的社会运行机制

第一节技术的极限与技术的合规律性

一、技术极限的理论内涵:科学规律

二、技术极限的自在性:体现为可能与不可能的辩证关系

三、技术的合规律性:基于认知

第二节技术的“界限”与技术的合规则性

一、关于技术界限的理论内涵:技术规则

二、技术“界限”的自为性:“是”与“应该”的张力

三、技术的合规则性:基于建构

第三节技术的双重属性与两种技术观

一、技术决定论及其问题

二、社会建构论技术观及其问题

三、决定论的技术观: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

四、技术的双重属性:超越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

第六章冲突展现:技术僭越与人类生存危机

第一节二律背反:技术僭越的内在根据

一、技术是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统一

二、技术是自然性与非自然性的统一

三、技术是目的性与反目的性的统一

四、技术是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统一

五、技术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

六、技术是自组织与他组织的统一

第二节现代性与技术滥用:技术僭越的外部因素

一、现代性:技术僭越的理性基础

二、技术滥用:技术僭越的人为因素

第三节人类生存危机:技术僭越的现实表现

一、环境问题频发:生态破坏(人与自然)

二、伦理问题凸显:关系异化(人与人)

三、人文精神沦落:文化失衡(人与社会)

四、本体之困境:自我迷失(人与自我)

第七章问题回应:技术理性与人类未来

第一节人与自然对立之回应:和谐自然观的确立

一、从天然自然到人工自然

二、自然观是个辩证体系

三、自然观的辩证回归:古今对话与中西互补

第二节文化冲突之回应:两种文化的融合

一、理性反思:西方人文学者的关注

二、文化融合:科技与人文关系的应然与必然

三、实践超越:科技与人文关系的现实途径

第三节技术异化之回应:从物本主义到人性回归

一、异化的人为因素与技术因素

二、异化的理性根源:物本主义

三、技术价值与技术人性本质的回归

四、技术至善与社会和谐

结语马克思生存论:技术时代的哲学智慧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