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1944年遂宁县政府兴修农田水利奖章
  • 民国1944年遂宁县政府兴修农田水利奖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国1944年遂宁县政府兴修农田水利奖章

4000 九五品

仅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尺寸3.8 × 3.8 cm

货号So594

上书时间2024-11-2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银质,38×38毫米,造型独特,仅见此一枚。
商品描述
遂宁为四川省辖地级市,中国观音文化之乡,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东邻重庆、广安、南充,西连成都,南接内江、资阳,北靠德阳、绵阳,总面积5326平方千米。198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省辖遂宁市,现辖船山、安居两区和射洪、蓬溪、大英三县。
遂宁中小河流众多,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涪江、琼江、郪江、梓江、青岗河、蓬溪河等15条。涪江全长660公里,遂宁境内171公里。涪江支流呈树枝状分布,境内流域面积5127.4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96.29%。
遂宁涪江西岸,有两大河谷冲积平原,即黄连沱至石溪濠的凤台坝,石溪濠至龙凤场的南北坝。遂宁城区居南北坝之中,其北为北坝,其南为南坝。南北坝田土三万余亩,土地肥沃,宜种水稻。涪江虽在其东,但水低田高,无灌溉之利。旱涝为灾,历来多种旱粮。明代万历年间有一巡道,在金鱼山后筑堤引石子溪(今杨家河)水,沿山开渠,欲以灌南坝之田,称为“官堰”,可惜建后下游地势较堰高,即废。清康熙54年(1715),遂宁知县施土岳在官堰上游广德寺前筑土堰,名“广济堰”,灌南坝之田万余亩。后又更名为“广利堰”。清乾隆2年(1737)至5年(1740),知县夏绍新于北固乡明月寺下筑清风、明月上下二堰,引水灌溉坝田土二千余亩;于梓潼乡龙池院筑龙泉堰,灌风台坝田土,因水不足,灌面不稳;并将广利堰改建为石堰,更名为“广积堰”。广积堰历嘉庆、道光而渐圮,灌面缩小。同治8年(1869)乡坤刘则诚、刘文等集众重建,并订规约,详宪立案。这些堰皆筑于溪流之上,水源不稳,特别是大旱断流,损失惨重。
民国26年(1937)大旱,两堰水枯,南北二坝无水栽秧,田土龟裂,受灾特重。当时属遂宁专署管辖的射洪县建成引涪江水的惠降堰,则无旱灾损失。由此启发了遂宁的百姓,迫切要求兴修水利。于是,遂宁专署专员兼县长罗玺及继任专员黄绶,县长杨晴舫积极呈请旅省同乡会、省参议员杨蜀尧奔走呼吁,时任四川省建设厅厅长何北衡也非常重视兴修水利。民国28年(1939),四川省建设厅农田水利局派测量队来县实地勘测。民国29年(1940)春测竣,1月成立遂宁县水利委员会,县长李绪恢任主任,建设科长兼任副主任。由省农田水利局工程师施建成担任遂宁引涪江水灌南北坝工程设计,总工程师张际春审定。9月7日,成立“遂宁县水利工程筹备委员会”,由遂宁专署专员黄绶任主任委员,遂宁县县长李绪恢任副主任委员。当时遂宁南北坝灌溉工程是四川省四大重点工程之一,故由省建设厅厅长何北衡主持,遂宁县水利筹备委员会负责向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四家银行联合办事总处办理贷款。年底设计审定完成。民国30年(1941)1月,成立“遂宁县南北坝灌溉工程处”,省建设厅任命张缙为处长(后为王鸿遇),于3月正式开工。总渠从黄连沱进水,疏浚天然濠沟,沿线洲坝筑防洪堤至石溪壕,长9.24公里,引流量12立方米/秒。在石溪壕建一闸。从石溪壕至龙凤场长16.18公里,建支、分渠54条,渠上大小建筑物86座,其中最大的为嘉禾桥、开善寺两座渡槽。民国31年(1942)3月,以此工程为四家银行联合贷款兴修,故更名为“四联堰”。民国32年(1943)2月工程基本竣工,在石溪濠举行庆功放水典礼,省建设厅厅长何北衡亲自参加。5月1日,经省府批准成立“遂宁县四联堰管理委员会”和“四联堰管理处”,由遂宁专员程厚之任主任委员,县长彭心明任副主任委员,郑士彦任管理处主任。灌区水费采取随粮附加,较原增加近一倍。
1944年,遂宁县政府颁发兴修农田水利奖章,此章造型独特,仅见此一枚。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银质,38×38毫米,造型独特,仅见此一枚。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