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装塑封】夏鼐书信集
  • 【原装塑封】夏鼐书信集
  • 【原装塑封】夏鼐书信集
  • 【原装塑封】夏鼐书信集
  • 【原装塑封】夏鼐书信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原装塑封】夏鼐书信集

用泡沫加箱子打包保护

73 4.3折 168 九五品

库存2件

河北邯郸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夏鼐、王世民、汤超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9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10-02

无巧不成书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夏鼐、王世民、汤超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9
  • 版次 1
  • ISBN 9787522801704
  • 定价 16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480页
  • 字数 374.0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重要书信300余封,时间跨越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包括夏鼐求学期间向李济、傅斯年、胡适等著名学者请教学术问题和学业规划的信件,西北考察时期向郑振铎、梁思永汇报考察工作情况的信件,新中国成立后指导各地考古工作的信件,与韩儒林、谭其骧等著名学者商榷学术问题的信件,与张光直等海外学者互通访问安排的信件。书中收录信件多数为首次刊布,集中反映夏鼐先生的个人生活、工作中的人际交往情况,对中国现代学术史、新中国考古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夏鼐,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十分重视在考古研究中应用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学术研究具有学识渊博、视野广阔和且治学严谨的特点。曾获英国学术院、德意志考古研究所、美国全国科学院等七个外国.高学术机构颁发的荣誉称号,人称“七国院士”。

 


【目录】


上编56通

致 李济或兼致傅斯年3通(1935年,1939年)

致 梅贻琦(附梅贻琦、傅斯年、李济复信。1936年4月)

致 李光宇(1936年7月)

致 胞姊(1936年9月)

致 傅斯年、 李济22通(含致傅8通,致李3通,兼致傅、李11通,附阎文儒致傅信1通。1942年10月~1945年4月,西北考察时期)

致 傅斯年21通(1945年6月~1948年5月,西北考察结束后)

致 常书鸿(1944年10月)

致 李小缘2通(1947年8月)

致 胡适(1948年1月)

致 王重民(1948年8月)

致 王振铎2通(1949年10月、11月)

 

中编153通

致 郑振铎、梁思永10通(含单致梁1通,附郭宝钧致郑、梁1通。1950年10月~1951年1月,辉县发掘时期)

致 梁思永25通(1951年4月~7月,豫西调查时期;1951年10月~1952年1月,长沙发掘时期)

致 曾昭燏6通(1951年~1952年2月)

致 商承祚2通(1952年1月、3月)

致 刘节(1952年4月)

致 郭沫若7通(1953年11月~1972年11月)

致 安志敏11通(1955年11月~1956年7月,黄河三门峡水库区调查时期)

致 北京大学历史系办公室转科学工作处(1956年11月)

致 陈梦家4通(1958年7月~1959年1月)

致 《文物参考资料》编辑部(1958年3月)

致 牛兆勋、靳尚谦(1958年10月)

致 王世民2通(1958年10月)

致 刘敦愿(1960年6月)

致 徐森玉(1960年9月)

致 黄文弼3通(1961年8月,1964年7月)

致 李仰松(1964年7月)

致 马得志(1964年8月)

致 方壮猷2通(附陈梦家致方信4通。1966年1月)

致 傅振伦(1973年12月)

致 李作智2通(1975年5月,1977年3月)

致 石兴邦2通(1976年1月,1977年7月)

致 罗宗真4通(1977年1月~1981年6月)

致 杨锡璋2通(1978年1月、3月)

致 曹锦炎(1978年3月)

致 苏秉琦(1978年8月)

致 穆舜英(1979年8月)

致 赵青芳3通(1981年3月~1984年8月)

致 高至喜3通(1981年9月~1982年5月)

致 赵振华、朱亮(1982年1月)

致 宫大中(1982年4月)

致 唐云明3通(1983年10月、11月)

致 赵丰(1984年10月)

致 吴铭生(1984年11月)

致 张光直46通(1974年1月~1985年6月)

 

下编102通

致 游寿(1951年6月)

致 沙孟海(1955年7月)

致 夏承焘或杭州大学2通(1962年2月,1963年3月)

致 梅冷生4通(1962年12月)

致 商务印书馆《辞源》编辑部(1964年12月)

致 方介堪8通(1965年10月~1978年9月)

致 董朴垞3通(1972年5月~1980年7月)

致 王栻2通(1972年8月,1982年2月)

致 叶永烈9通(含致《科学爱好者》编辑部1通。1972年12月~1983年5月)

致 蒋猷龙(1974年10月)

致 俞天舒2通(1975年5月、6月)

致 柯俊2通(1977年4月,1978年5月)

致 汤象龙(1978年12月)

致 《中国史研究》编辑(1979年8月)

致 韩儒林5通(1979年9月~1980年11月)

致 蔡孔耀8通(1979年9月~1982年11月)

致 谭其骧6通(附谭其骧文2篇及复信2通。1979年10月~1984年11月)

致 胡道静10通(1981年3月~1983年2月)

致 戴家祥6通(1981年10月~1985年3月)

致 《晋阳学刊》编辑部2通(1982年1月,1985年1月)

致 魏忠或校庆筹委会2通(1982年1月、7月)

致 《社会科学战线》编辑(1982年3月)

致 陈宣崇(1982年11月)

致 杨仁恺2通(1982年12月,1983年1月)

致 罗慧生(1983年3月)

致 李德清2通(1983年5月、12月)

致 罗荣渠7通(1983年5月~1984年5月)

致 叶常青(1983年5月)

致 黄兴龙(1983年8月)

致 王尧2通(1983年11月)

致 郑德坤(1984年1月)

致 何丙郁(1984年1月)

致 林寿晋(1984年1月)

致 吴德铎(1984年1月)

致 王利器(1984年7月)

致 张宪文2通(1984年11月,1985年1月)


【前言】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