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霞山地貌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丹霞山地貌

49.03 5.6折 88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进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6

上书时间2024-12-28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黄进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1
  • 版次 1
  • ISBN 9787030258113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9页
  • 字数 23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当您走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广东韶关市丹霞山,映入眼帘的是掩映在翠绿丛中的丹崖赤壁、丹霞辉映。这里“色如渥丹、烂若明霞”,这里丹山碧水、气象万千,好一派丹霞山绚丽风光,令人如痴如梦,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丹霞山地貌》是著名地貌学家、丹霞地貌系统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当代徐霞客”称号获得者、中山大学黄进教授长期研究丹霞山地貌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运用地质、地理和地貌学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新技术与新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手段,以通俗易懂的科普形式,揭示和阐述了丹霞山研究的历史、地质基础与背景、地貌形成的内外营力、各种地貌形态,并分区介绍了丹霞山地貌成因与景点,给出了地貌演化的定量方法和公式。
《丹霞山地貌》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既是图书,也是画册,是人们了解自然、融入自然、开阔视野、增长科学知识的良师益友,也可供地学工作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黄进,男,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享受厅级政治生活待遇的离休教授,曾用名李见贤。1927年8月出生于广东省丰顺县北斗镇下溪村。195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同年留校任教至今。曾任中山大学地理系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旅游地貌组组长,广东省地理学会理事及地貌专业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土地学会副理事长,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理事长及终身名誉理事长,广东省1:50万地貌图主编,中国1:100万地貌图编委、学术秘书及粤、桂、湘片片长。长期从事地貌学和河流动力学的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对地貌制图、地貌坡面发育、地貌分类、河床沙波运动及其推移率测验和推移量计算、丹霞地貌和气压测高仪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改进了国际通用的沙波推移率计算公式。1956年设计出立体绘图仪,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研制的丹霞牌气压测高仪测高误差小于0.5米。截至2008年11月5日,对我国已发现的790处丹霞地貌的784处作了实地考察,对流水作用、崩塌作用、风化作用、喀斯特作用及低等植物作用所形成的丹霞地貌都作了较系统的研究,并创建了地壳上升速率、地貌年龄、岩壁后退速率和侵蚀速率四条定量测算地貌发育的公式,是全面系统研究中国丹霞地貌的一位学者。2006年5月荣获“首届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称号。
【目录】
前言
1丹霞山地貌研究概述
2丹霞山地貌形成的地质基础
2.1丹霞红盆地四周及基底地层
2.2丹霞红盆地的地层划分
2.2.1伞洞组(K1s)
2.2.2马梓坪组(K1m)
2.2.3长坝组(K1c)
1.长坝组第一段(K1c1)
2.长坝组第二段(K1c2)
3.长坝组第三段(K1c3)
4.长坝组第四段(K1c4)
2.2.4丹霞组(K2d)
1.丹霞组第一段(K2d1)(巴寨段)
2.丹霞组第二段(K2d2)(锦石岩段)
3.丹霞组第三段(K2d3)(白寨顶段)
2.3红层的产状
2.4红层的断层
2.5红层的节理
2.6红层的碳酸钙含量
3丹霞山地貌形成的内外力作用
3.1丹霞山地貔形成的内力作用
3.1.1600米夷平面
3.1.2500米夷平面
3.1.3400米夷平面
3.1.4300米夷平面
3.1.5200米夷平面
3.1.6河流阶地
3.2丹霞山地貌形成的外力作川及其所形成的地貌
3.2.1流水作用为主形成的丹霞地貌
1.一线天
2.巷谷
3.壶穴
4.水蚀平行小沟(晒布崖)
5.水蚀水平岩槽
6.水滴小洞
7.深切曲流
8.瀑布
9.天生桥
10.丹霞群山
3.2.2崩塌作用为主形成的丹霞地貌
1.崩蚀地貌
2.崩积地貌
3.2.3风化作用为主形成的丹霞地貌
1.凹片状风化剥落形成的丹霞地貌
2.凸片状风化剥落形成的丹霞地貌
3.风化堆积地貌
3.2.4丹霞岩溶地貌
1.丹霞山上白垩统各类岩石主要氧化物及碳酸盐含量.
2.丹霞山的丹霞喀斯特地貌
3.2.5低等植物对丹霞地貌发育的影响
1.温差风化
2.结皮风化
3.丹崖颜色更为丰富多彩
4丹霞山地貌分区
4.1丹霞山主山地貌
4.1.1本区范围
4.1.2地貌成因和景点
4.2韶石地貌区
4.2.1本区范围
4.2.2地貌成因和景点
4.3玉女拦江-阳元石地貌区
4.3.1本区范围
4.3.2地貌成因和景点
4.4姐妹石-上天龙地貌区
4.4.1本区范围
4.4.2地貌成因和景点
4.5巴寨地貌区
4.5.1本区范围
4.5.2地貌成因和景点
4.6观音山-大坑寨-狮脑山地貌区
4.6.1本区范围
4.6.2地貌成因和景点
4.7风火山-常窝地貌区
4.7.1本区范围
4.7.2地貌成因和景点
4.8五马归槽地貌区
4.8.1本区范围
4.8.2地貌成因和景点
4.9鸭麻岩地貌区
4.9.1本区范围
4.9.2地貌成因和景点
5丹霞山地貌发育简史及地貌发育定量测算
5.1丹霞山地貌发育简史
5.2丹霞山地貌发育几个问题的定量测算
5.2.1丹霞山地壳上升速率的定量测算
5.2.2丹霞山地貌年龄定量测算
5.2.3丹霞山岩壁后退速率的定量测算
5.2.4丹霞山侵蚀速率的定量测算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