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犯罪社会学
¥
17.73
3.2折
¥
55
九品
仅1件
作者吴鹏森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2
上书时间2024-12-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鹏森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1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04431
-
定价
5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6页
-
字数
46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内容简介】
-
犯罪是人类文明的阴影,它既是人类面临的一道永恒的难题,又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正常现象,这是因为犯罪根源于人类文化自身,是人类文化的“天然缺陷”。人类既要不断地与犯罪作斗争,又要以平常心看待社会的犯罪问题。
犯罪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犯罪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犯罪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为对象,从犯罪社会学的基本假设出发,围绕人类社会行为的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展开犯罪问题的研究。全书共分10章,主要分析了犯罪的社会学内涵,犯罪的社会根源,犯罪的社会原因,犯罪与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和社区等人的直接生活环境的关系,探讨了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经济和人口等宏观社会环境对犯罪的影响,以及犯罪与人类文化的关系,社会变迁与犯罪的关系,如何对犯罪进行社会控制和社会治理等。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社会学、犯罪学、社会工作、法学等相关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和公安、检察、法院等政法机关中对犯罪问题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 【作者简介】
-
吴鹏森男,1957年生,安徽桐城人。现为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城市与犯罪研究中心主任。曾为安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理事,安徽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华东师范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东方讲坛讲师等。
1982年开始从事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人民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出版专著、合著16部,在《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代表性作品有:《秩序论》、《现代社会学》、《犯罪社会学》、《论邓小平的治国新思维》、《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建公平》、《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的科学依据》、《社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地域社会》、《“民工潮”形成原因的社会结构分析》。有几十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收录与转载。
先后承担过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课题10多项。科研作品8次获得省部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奖,两次获得“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1997年获得首届胡绳青年学术奖暨全国第二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1999年获得教育部曾宪梓教育基金三等奖。
- 【目录】
-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什么是犯罪社会学
一犯罪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二犯罪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三犯罪社会学的研究任务
四犯罪社会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犯罪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犯罪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二研究类型、程序与资料要求
三统计分析与社会调查
第三节研究犯罪社会学的意义
一研究犯罪社会学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犯罪社会学的实践意义
阅读材料与案例
阅读思考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犯罪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
第一节犯罪社会学的思想渊源
一古代思想家的犯罪社会学思想
二近代思想家的犯罪社会学思想
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犯罪社会学思想
第二节犯罪社会学的产生和形成
一统计犯罪学的出现
二犯罪人类学的兴衰
三犯罪社会学的形成
四犯罪社会学的发展
第三节犯罪社会学的理论
一社会结构理论
二社会过程理论
三社会冲突理论
第四节犯罪社会学在中国
一1949年以前的犯罪学和犯罪社会学
二1949年以后的犯罪社会学
阅读材料与案例
阅读思考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犯罪与犯罪问题
第一节什么是犯罪
一界定犯罪的两种角度
二马克思主义的犯罪概念
三社会学犯罪概念及其意义
第二节犯罪类型
一犯罪类型的一般划分
二韦伯的社会行动类型与犯罪分类
三犯罪社会学特别关注的犯罪类型
第三节当代中国的犯罪问题
一新中国的五次犯罪高峰
二中国犯罪的主体特征
三中国犯罪的类型特征
阅读材料与案例
阅读思考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犯罪原因的社会分析
第一节中外学者关于犯罪原因的理论
一犯罪原因的概念
二外国学者关于犯罪原因的理论
三中国学者关于犯罪原因的研究
第二节探索犯罪原因的基本途径
一犯罪社会学关于犯罪原因的基本假设
二罪因系统与罪因结构
三怎样认识人类社会的犯罪根源
第三节影响我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犯罪的社会根源依然存在
二社会转型造成的结构失衡
三市场经济的消极社会后果
四犯罪的文化土壤仍然相当肥沃
阅读材料与案例
阅读思考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犯罪与个人生活环境
第一节个人生活环境概述
一个人生活环境的性质与特点
二个人生活环境与犯罪
第二节家庭和犯罪
一家庭的结构功能与犯罪
二父母背景与子女犯罪
三家庭教育和犯罪
四恋爱、婚姻与犯罪
第三节学校与犯罪
一学校性质及其与犯罪的关系
二学校教育模式与犯罪
三学校管理模式与犯罪
四校园环境与犯罪
第四节工作单位、社区环境与犯罪
一工作单位与犯罪
二社区环境与犯罪
三邻里关系与犯罪
阅读材料与案例
阅读思考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犯罪与宏观社会环境
第七章文化和犯罪
第八章社会变迁与犯罪
第九章社会控制与犯罪
第十章犯罪的社会治理
参考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