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政治-(基层信访治理的演绎与阐释)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民政治-(基层信访治理的演绎与阐释)

55.26 6.4折 86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田先红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6

上书时间2024-12-26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田先红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9
  • 版次 1
  • ISBN 9787520310635
  • 定价 8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9页
  • 字数 278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在对公民政治理论视角下的信访研究进行梳理和检视的基础上,提出在信访研究中找回“群众”的主张。该书基于群众路线的视角,以国家、官僚制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为理论框架,通过对我国信访制度的演变历史及其在当下的实践逻辑进行研究,尝试在国家治理转型的时空中,探讨党和国家与群众关系模式的变迁,进而揭示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基本逻辑。

 

研究发现,在改革开放之前,“群众”的逻辑在信访制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公民”的逻辑逐渐在信访制度中占据上风,但执政党并未放弃用“群众”理念指导信访治理工作和信访制度改革。“群众”逻辑与“公民”逻辑构成了信访制度中的一对矛盾体,两者的互相角力和此消彼长深刻影响着信访制度的改革走向。

 


【作者简介】

田先红,江西赣州人,博士,现任重庆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信访问题、基层治理和政治社会学研究。曾在《政治学研究》、《管理世界》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有《治理基层中国:桥镇信访博弈的叙事(1995-2009)》、《华中村治研究2017年第1期——信访研究:国家治理的视角》等。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信访局重大招标项目等课题十项。

【目录】

目  录

 

导论: 在信访研究中找回“群众”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从“公民” 到“群众”: 信访研究的视角转换 (4)

 

三国家、官僚制与群众: 一个分析框架 (16)

 

四研究方法与田野工作 (33)

 

五表述框架 (37)

 

第一章 群众路线与信访制度的形成及演进 (40)

 

一承诺与服务的践行: 新中国成立前的群众路线与信访

 

制度 (40)

 

二运动与常规的变奏: 改革开放前的群众路线与信访制度 (44)

 

三理性与世俗的嬗变: 改革开放以来的群众路线与信访

 

制度 (50)

 

四结语 (59)

 

第二章 群众抑或公民: 信访权利主体论析 (61)

 

一“群众” 与“公民”: 两种权利观念的回顾与比较 (64)

 

二“群众” 与中国信访制度的发生和发展 (79)

 

三从“群众” 到“公民”: 信访权利主体的变迁 (90)

 

四找回“群众”: 信访权利主体的复归 (102)

 

五结语 (108)

 

第三章 群众路线与信访分类治理 (111)

 

一信访分类治理体系的建立(1949—1956)  (112)

 

二信访分类治理体系的发展(1957—1978)  (117)

 

三信访分类治理体系的完善(1978 年—20 世纪末)  (123)

 

四信访分类治理体系的变革及困境(21 世纪以来)  (129)

 

五结语 (133)

 

第四章 群众路线、阶层分化与底层群众上访 (137)

 

一个案调研点概况 (139)

 

二阶层分化与基层社会利益分配的失衡 (140)

 

三重构利益分配格局: 底层群众上访的动力 (150)

 

四从个体之气到阶层之气: 底层群众上访的演化 (154)

 

五收买、压制和利用: 上层精英应对底层上访的策略 (157)

 

六结语 (162)

 

第五章 群众路线与县委书记大接访 (168)

 

一县委书记大接访制度的缘起与变迁 (169)

 

二县委书记大接访的制度体系 (174)

 

三官僚制与县委书记大接访制度的实践逻辑 (180)

 

四督察与反督察: 大接访过程中的博弈 (190)

 

五常规与运动的交替: 大接访制度运行的总体图景 (200)

 

六结语 (201)

 

第六章 群众路线、官僚制与群众工作部改革 (204)

 

一 从信访局到群众工作部: 改革历程回顾 (206)

 

二 群众工作部的发生机制 (213)

 

三 群众工作部的运行机制 (218)

 

四 群众工作部的限度 (223)

 

五 结语 (229)

 

结语 迈向人民政治 (231)

 

一群众路线与信访制度 (231)

 

二“群众” 的力量 (234)

 

三什么样的“群众”?  (236)

 

四“群众” 与“公民” 的融合 (238)

 

五人民政治的重建 (241)

 

参考文献 (247)

 

后记 (267)__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