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34 9.0折 ¥ 98 九品
仅1件
作者朱存明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7-07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A4
上书时间2024-12-26
本书从汉画像的发现与研究写起,对汉画像的概念、研究状况、生成背景、汉画像的分类、地域分布、题材谱系、汉画像与道儒佛教思想之关系、汉画像的美学背景及现代意义等,都展开了系统的探索。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作者把汉画像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美学的高度,在现代美学的学术视野上,去挖掘汉画像所表现的汉代民族的审美意识形态,提出汉画像是一种象征主义艺术的新观点。这在视觉文化日益成为当前重要研究领域的今天,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汉民族的审美文化是很有意义的。
朱存明,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台湾辅仁大学客座教授、江苏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江苏师范大学汉文化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文艺学博士。兼任中国汉画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学会理事、江苏省地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出版著作16种,发表论文130篇。论著《灵感思维与原始文化》1998年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著作《汉画的象征世界》2009年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汉画像之美——汉画像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研究》2012年获江苏省第11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汉学大系》编纂及海外传播研究”等多项。
引言/001
第yi章汉画像的发现与研究
第yi节什么是汉画像/003
第二节汉画像与中国的美学传统/011
第三节汉画像与美学研究/016
第二章汉画像研究的历史范式
第yi节金石学式的研究/023
第二节考古学式的研究/029
第三节文化学式的研究/035
第四节艺术学式的研究/042
第三章汉画像的美学研究
第yi节从图像志到图像学/050
第二节象征符号分析法/058
第四章汉画像产生的时代
第yi节经济背景/068
第二节文化背景/073
第三节政治背景/079
第四节厚葬习俗/083
第五章汉画像的分类
第yi节汉画像石/089
第二节汉代画像砖/092
第三节汉代壁画/096
第四节汉代帛画/101
第五节漆画、玉饰、铜镜纹饰/104
第六章汉画像石的区域分布及特征
第yi节山东汉画像石/110
第二节苏北、安徽、浙江汉画像石/120
第三节山西、陕西汉画像石/126
第四节河南汉画像石/131
第五节四川汉画像石/138
第六节汉画像石区域之间的交流/142
第七章汉画像的题材谱系
第yi节天文图像/146
第二节升仙图像/151
第三节历史故事图像/158
第四节祥瑞图/162
第五节战争图/167
第六节狩猎图/170
第七节庖厨图/173
第八节乐舞百戏图/176
第八章汉代墓室画像
第yi节墓室画像的由来/179
第二节墓室画像的图像分析/181
第九章汉代祠堂画像
第yi节何为祠堂/199
第二节祠堂的类型/203
第三节祠堂的文化意义/210
第四节祠堂的审美功能/221
第十章汉代棺椁画像
第yi节棺椁画像的来源/225
第二节棺椁汉画像的象征意义/241
第十一章汉阙及其画像
第yi节阙的类型及功能/253
第二节现存的汉代画像石阙/257
第三节汉画像中的阙/262
第四节汉阙的象征意义及其审美价值/264
第十二章汉画像与道家审美观
第yi节汉画像中的道家审美观念/273
第二节道家对汉画像内容的影响/278
第三节道家对墓地建筑形制、结构的影响/289
第十三章汉画像与儒家审美观
第yi节汉画像与儒家思想/291
第二节汉画像与儒家美学观/299
第十四章汉画像中的佛教内容
第yi节佛教初传及其影响/303
第二节汉画像与佛教相关的内容/308
第三节汉画像中莲花图像及其他形象装饰/316
第十五章“十字穿环”与“二龙穿璧”
第yi节“十字穿环”/321
第二节“二龙穿璧”/331
第三节伏羲女娲/335
第十六章汉画像宇宙象征主义图式的美学意义
第yi节宇宙形态论/339
第二节阴阳气化论/342
第三节天圆地方/343
第四节天地生成/347
第五节死后的世界/351
第十七章汉代美学与汉画像艺术
第yi节汉初“黄老”之学影响下的美学与汉画像/361
第二节经学美学与汉画像/366
第三节谶纬美学与汉画像/372
第十八章汉画像审美观念的根源
第yi节语言与图像/382
第二节符号的象征/389
第三节铸鼎象物/397
第十九章汉画像传统审美观念的现代意义/411
参考书目/422
后记/4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