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精)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精)

26.56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伦信 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10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A6

上书时间2024-12-29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伦信 著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2-10
  • 版次 1
  • ISBN 9787561730065
  • 定价 21.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2页
  • 字数 239千字
【内容简介】
王伦信的《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一书是这一领域中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该书分别对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制度的建立与演变、课程设置与实施、训育理论与实践及中学教育的发展状态等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并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展开论述,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内容涵盖了中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本问题,构建了清末民国中学教育研究的一个基本框架。结语部分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对现实进行思考的基础上对当前中学教育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该书与以往相关的研究相比,有不少创新,具有明显的特点:首先表现在资料的挖掘和整理上。本专题研究资料的发掘和整理具有相当的难度,主要是涉及的书刊面广,散失严重,各收藏机构地于1949年以前的书刊通常又采取特殊的管理措施,不予外借和复印,造成以往的研究对基本资料的挖掘和整理有很大的局限。
【作者简介】
王伦信,男,1961年4月生于安庆。先后于1984年、1987年在华东师大获教育学学士、硕士学位,现任教于该校教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著有《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论叶适的教育思想》、《中国古代数学教育的基本特点》等专著和论文;合作及参与编撰著作、高校教材等10余部
【目录】


引言

  一、研究对象、范围及其基本特征

  二、研究现状与问题

  三、基本思路和结构框架

第一章  中学教育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第一节 中学观念的引入与清末中学制度的建立

    一、西方中学教育的演进

    二、中学观念的引入及在清末的实践

    三、中学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清末民初中学制度的探索

    一、关于“文实分科”与设立中学第二部的争议

    二、一个没有实现的计划——1915年湖南学制提案与中国学教育

    三、清末民初大学预科(高等学堂)的中学性

  第三节 1922年“新学制”与中学制度的发展

    一、来自美国的影响

    二、“三三”制的确立

    三、综合中学的兴衰

  第四节 国民政府时期关于中学制度的讨论和改革试验

    一、30年代中期的讨论

    二、中学制度的新探索和试验

第二章  中学课程设置与实施

  第一节 课程设置演变的基本脉络

    一、清末民初的中学课程设置

    二、20年代的学分制与中学课程设置

    三、三四十年代的频繁调整

  第二节 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的基本趋势

    一、课程构型的演变特征

    二、课目构成的演变特征

    三、课程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第三章  中学训育理论与实施

  第一节 中学训育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背景

    一、民国初年:训育观念的初步胡立

    二、“五四”运动时期:中学训育研究的兴盛

    三、国民政府时期:中学训育研究的政策化和体系化

    四、训教合一:永恒的理论主题

  第二节 学校训育组织设施的变迁

    一、清末民初中学监督(校长)、监学(学监)与训育

    二、“五四”后学校训育组织实施的改革与争论

    三、国民政府时期的任制、导师制及军训制度

  第三节 学生自治会与中学训育

    一、清末民初的酝酿

    二、“五四”运动后的勃兴

    三、国民政府时期的整顿与限制

第四章  中学教育发展状态的量化考察

  第一节 中学教育发展的整体规模和构参展

    ……

  第二节 中学教育地区分布与性别构成

结语

附录:征引、参考书目举要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