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山区滑坡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与实践
¥
143.89
7.6折
¥
189
九品
仅1件
作者丁明涛;胡凯衡;张继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23
上书时间2024-11-1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丁明涛;胡凯衡;张继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6
-
版次
1
-
ISBN
9787030699916
-
定价
18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1页
-
字数
420.000千字
- 【内容简介】
-
《西南山区滑坡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与实践》选取西南典型地区的滑坡泥石流灾害为研究对象,在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风险框架下,讨论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易发性、危险性、易损性及其风险性,可为我国西南地区及其他滑坡泥石流活跃区防灾减灾规划和山区经济建设以及布局再调整提供理论与关键技术支持。
- 【作者简介】
-
丁明涛(1981—),男,山东照人,博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第十二批),四川省高层次留学人才,长期从事地质灾害灾减灾理论及其技术方面的与科研工作。2009年6月于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获理学博士;2013年11月~2014年11月,赴奥地利维也纳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boku)从事博士后工作。已主持自然科学委等30余项科研项目;已发表学术60余篇,其中ci收录18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授权软件著作权6项;出版学术著作3部;入选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育计划(2017年);荣获第十四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2017年)。
- 【目录】
-
目录
第一篇 理论方法
第1章 绪论 3
1.1 引言 3
1.2 灾害的概念框架 5
1.3 灾害和风险 6
1.3.1 灾害易发性评价 7
1.3.2 灾害危险性评价 7
1.3.3 灾害风险评价 8
1.3.4 风险评估理论框架 8
1.4 小结 9
第2章 滑坡泥石流易发性与危险性评价 11
2.1 易发性评价概述 11
2.2 危险性评价概述 12
2.2.1 滑坡危险性评价概述 12
2.2.2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概述 13
2.3 评价原则 15
2.4 评价指标体系 15
2.5 评价方法 17
2.5.1 模糊数学评判法 17
2.5.2 逻辑回归方法 17
2.5.3 神经网络法 18
2.5.4 层次分析法 18
2.5.5 信息量法 20
2.5.6 地貌信息熵法 21
第3章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 23
3.1 易损性概述 23
3.1.1 评价指标 24
3.1.2 评价模型 26
3.2 社会易损性评价 28
3.2.1 社会易损性概述 28
3.2.2 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 29
3.2.3 社会易损性评价方法 29
3.3 人口易损性评价 32
3.3.1 人口易损性概述 32
3.3.2 人口易损性评价指标 33
3.3.3 人口易损性评价方法 36
3.4 建筑易损性评价 38
3.4.1 建筑易损性概述 38
3.4.2 县市级建筑易损性评价指标 39
3.4.3 乡镇级建筑易损性评价指标 39
3.4.4 建筑易损性评价方法 40
第4章 滑坡泥石流风险评价 42
4.1 风险评价概念 42
4.1.1 定义 42
4.1.2 定量表达 43
4.2 风险评价概述 43
4.3 风险评价方法 44
4.4 风险区划及其应用 44
第二篇 区域应用
第5章 三江并流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49
5.1 自然地质环境概况 49
5.1.1 地理位置 49
5.1.2 自然地质环境概况 50
5.2 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 59
5.2.1 地质灾害概况 59
5.2.2 研究区泥石流发育特征 62
5.2.3 泥石流分布影响因素 65
5.3 泥石流危险性分析 72
5.3.1 危险性评价方法 72
5.3.2 评价指标及权重确定 72
5.3.3 危险性评价模型与区划 75
5.3.4 危险性评价结果 80
5.4 防治建议与对策 83
5.4.1 防治目标 83
5.4.2 防治原则 83
5.4.3 防治措施 84
5.5 结论与讨论 85
5.5.1 结论 85
5.5.2 讨论 86
第6章 芦山震区滑坡灾害风险评价 87
6.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87
6.1.1 研究区概况 87
6.1.2 数据来源 89
6.2 芦山震区滑坡灾害成灾规律 89
6.2.1 滑坡灾害发育分布规律 89
6.2.2 震区滑坡灾害成因分析 97
6.2.3 小结 99
6.3 芦山震区与汶川震区滑坡分布特征对比分析 99
6.3.1 研究区概况 100
6.3.2 滑坡发育分布规律 101
6.3.3 小结 114
6.4 基于信息量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114
6.4.1 评价指标选取 114
6.4.2 评价结果分析 117
6.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滑坡危险性评价 118
6.5.1 评价指标选取 118
6.5.2 评价指标处理 119
6.5.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120
6.5.4 危险性评价结果 121
6.5.5 结果验证与分析 125
6.5.6 小结 125
6.6 基于贡献权重叠加模型的滑坡易损性评价 125
6.6.1 评价指标 126
6.6.2 案例应用 126
6.6.3 小结 131
6.7 基于熵值法的芦山震区滑坡社会易损性评价 132
6.7.1 评价指标选取 132
6.7.2 案例应用 132
6.7.3 评价结果分析 136
6.7.4 小结 138
6.8 基于GIS的滑坡灾害风险评估 139
6.8.1 评价指标 139
6.8.2 案例应用 139
6.8.3 小结 140
6.9 本章小结 141
第三篇 专题示范
第7章 岷江上游概况 145
7.1 数据来源 145
7.2 自然环境概况 146
7.2.1 地形地貌 146
7.2.2 地质环境 148
7.2.3 地震概况 150
7.2.4 气象水文条件 151
7.2.5 植被土壤 154
7.3 社会经济与人类活动 154
7.3.1 社会经济状况 154
7.3.2 人类工程活动 155
第8章 泥石流易发性与危险性评价 158
8.1 基于栅格单元的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158
8.1.1 网格单元划分 158
8.1.2 指标体系建立 158
8.1.3 信息量法评价过程 159
8.1.4 评价结果与分析 162
8.1.5 评价结果检验 164
8.2 基于子流域单元的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164
8.2.1 子流域单元提取 164
8.2.2 信息量法评价过程 166
8.2.3 评价因子信息量分级与计算 167
8.2.4 基于子流域单元的易发性分区 177
8.2.5 小结 179
8.3 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 179
8.3.1 评价指标 179
8.3.2 评价结果 184
8.3.3 小结 185
8.4 泥石流沟谷发育趋势分析 186
8.4.1 泥石流灾害特征及发育程度 186
8.4.2 数据处理与分析 192
8.4.3 结果与讨论 194
8.4.4 小结 198
第9章 山区聚落灾害易损性评价 200
9.1 山区聚落概述 200
9.2 易损性时空分异特征 201
9.2.1 易损性时间变化特征 201
9.2.2 易损性空间变化特征 205
9.2.3 灾害易损性对策与建议 207
9.2.4 小结 208
9.3 基于熵值综合评判的聚落灾害易损性评价 209
9.3.1 评价指标 209
9.3.2 案例应用 210
9.3.3 评价结果 212
9.4 基于贡献权重叠加法的聚落灾害易损性评价 215
9.4.1 评价指标 215
9.4.2 评价结果 216
9.4.3 小结 224
第10章 山区人口与建筑易损性评价 226
10.1 山区人口易损性评价 226
10.1.1 实地调研 226
10.1.2 评价指标与方法 228
10.1.3 岷江上游人口易损性评价 228
10.1.4 汶川县七盘沟人口易损性评价 238
10.1.5 结论与讨论 245
10.2 山区建筑易损性评价 246
10.2.1 研究区建筑发展概况 246
10.2.2 研究区建筑遥感解译 248
10.2.3 格网评价单元 260
10.2.4 评价指标 261
10.2.5 案例应用 263
10.2.6 结论 271
第11章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及其预警报 273
11.1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 273
11.1.1 风险评价方法 273
11.1.2 风险分级与分区 273
11.1.3 风险评价结果 274
11.2 泥石流活动短临预警报 275
11.2.1 有效降雨过程的确定 275
11.2.2 有效降雨量的界定 277
11.2.3 预警雨量临界值的确定 278
11.2.4 预警模型建立及案例应用 281
11.3 泥石流活动中长期预报 284
11.3.1 灰色理论概述 284
11.3.2 灰色预报模型的构建 285
11.3.3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残差修正模型 286
11.3.4 案例应用 288
11.4 小结 298
参考文献 299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