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药学概论(案例版,第2版)(供药学类专业用)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医药学概论(案例版,第2版)(供药学类专业用)

25.28 3.6折 69.8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郝丽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8

版次01

装帧平装

货号A2

上书时间2024-11-08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郝丽莉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8
  • 版次 01
  • ISBN 9787030484918
  • 定价 6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544页
  • 字数 96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中医药学概论》是涵盖中医药学理论中*基本、*重要的"中医基础学"、"中药学"、"方剂学"三部分的一本教材。其中第一部分中医基础学介绍讲解了中医学的基本特点、阴阳五行学说、藏象、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病机、防治原则、治法和康复、四诊、辨证、临床诊断思维、针灸学基础等内容;第二部分中药学总论中介绍讲解了中药的起源及本草学术发展、中药的产地与采集贮存、中药的炮制、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应用、用药剂量与用法等,各论中重点介绍了240味常用中药的分类、来源、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现代研究及重点药味间的配伍意义、功用比较等内容;简要介绍了110余味一般中药的分类、入药部位、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第三部分方剂学介绍讲解了100首常用方剂的组成、用法、功效、主治(传统应用、现代应用)、方解、方歌,并在每类方剂后附加介绍了常用中成药的组成、功效、主治、用法、注意事项等内容。三部分内容中每章节均设置了相应的案例、案例分析,穿插了相关知识窗、知识拓展、应用链接、术语解读等内容,每教学章节后均有小结(英文),并列出了针对该章内容的进一步阅读文献,及给出了复习思考题目。
【目录】
第一篇中医学基础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2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3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6

一、整体观念6

二、辨证论治8

第三节中医学常用的思维方法9

一、类比9

二、司外揣内10

三、以常衡变10

四、归纳演绎10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2

第一节阴阳学说12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12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3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4

第二节五行学说17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18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9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1

第三章 藏象25

第一节概述25

第二节五脏25

一、心25

二、肺27

三、脾28

四、肝30

五、肾32

第三节六腑35

一、胆35

二、胃36

三、小肠36

四、大肠36

五、膀胱37

六、三焦37

第四节奇恒之腑37

一、脑38

二、女子胞38

第五节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38

一、五脏之间的关系38

二、六腑之间的关系41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41

第四章 气血津液44

第一节气44

一、气的概念44

二、气的生成44

三、气的运行45

四、气的功能45

五、气的分类46

第二节血48

一、血的概念48

二、血的生成48

三、血的运行48

四、血的功能48

第三节津液49

一、津液的概念49

二、津液的代谢49

三、津液的功能50

第四节气血津液的关系50

一、气与血的关系50

二、津液与血的关系51

第五章 经络52

第一节概述52 

一、经络的概念52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52

三、经络的作用53

四、经络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54

第二节 十二经脉55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55

二、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和交接规律56

三、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56

四、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56

五、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57

第三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61

一、十二经别61

二、十五别络62

三、十二经筋62

四、十二皮部62

第四节 奇经八脉62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62

二、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63

三、任督脉的分布63

第六章 体质65

第一节 体质的形成与分类65

一、体质理论的形成65

二、体质分类67

第二节 影响体质的因素70

一、先天因素70

二、年龄因素70

三、性别差异71

四、饮食因71

五、劳逸因素71

六、情志因素71

七、地理因素71

八、疾病针药因素72

第三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72

一、体质与养生72

二、体质与病因73

三、体质与病机73

四、体质与辨证74

五、体质与治疗74

第七章 病因76

第一节外感病因77

一、六淫77

二、疠气81

第二节内伤病因82

一、七情内伤82

二、饮食所伤83

三、劳逸所伤84

第三节病理产物性病因84

一、痰饮84

二、瘀血85

第八章 发病与病机88

第一节发病88

一、正邪的基本概念88

二、正邪在发病中的作用88

三、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89

第二节病机90

一、邪正盛衰91

二、阴阳失调92

三、气血津液失常93

第九章 诊法96

第一节望诊96

一、望全身97

二、望局部 100

三、望舌105

第二节闻诊110

一、听声音 110

二、嗅气味 113

第三节问诊113

一、问诊方法 113

二、问诊内容 114

三、问现在症状 115

第四节切诊120

一、脉诊120

二、按诊124

第十章 辨证126

第一节八纲辨证126

一、表里辨证 127

二、寒热辨证 128

三、虚实辨证 130

四、阴阳辨证 132

五、八纲辨证之间的相互关系133

第二节脏腑辨证134 

第二篇中药学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134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135

三、脾与胃病辨证137

四、肝与胆病辨证139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140

六、脏腑兼病辨证142

第三节气血津液辨证143

一、气病辨证144

二、血病辨证145

三、气血同病辨证146

四、津液病辨证148

第十一章 预防康复及治则151

第一节预防与康复151

一、未病先防151

二、既病防变152

三、康复152

第二节治则154

一、治病求本154

二、扶正祛邪156

三、调整阴阳157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176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储存180

第一节中药的产地180

第二节中药的采集181

一、植物药的采收181

二、动物药及矿物药的采收182

第三节中药的储存与养护182

一、饮片常见的变质现象183

二、引起饮片质量变异的因素183

三、饮片的储存方法184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186

第一节炮制的目的187

第二节炮制方法189

第四章 中药的性能192

第一节四气192

一、四气的含义192

二、四气的确定192

四、三因制宜 157

第十二章 针灸学基础160

第一节腧穴总论160

一、腧穴的概念 160

二、腧穴的分类和命名160

三、腧穴的作用 161

四、特定穴 162

五、腧穴定位方法 163

第二节针灸方法164

一、针法164

二、灸法166

三、电针法 167

第三节拔罐法168

一、罐的种类 168

二、罐的吸附方法 168

三、拔罐方法 168

四、拔罐的作用和适用范围168

五、拔罐法注意事项169

附常见病辨证论治169

三、四气的临床意义193

第二节五味193

一、五味的含义 194

二、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194

三、五味理论的临床意义194

第三节升降浮沉195

一、升降浮沉的含义195

二、升降浮沉的确定195

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196

第四节归经196

一、归经的含义 196

二、归经的确定 197

三、归经的临床意义197

第五节毒性198

一、毒性的含义 198

二、影响毒性的因素198

三、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198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