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据法学(第4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证据法学(第4版)

12.32 3.6折 34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樊崇义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10

上书时间2024-11-01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樊崇义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9
  • 版次 1
  • ISBN 9787503687259
  • 定价 3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5页
  • 字数 4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系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批准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目前国内证据法领域的领先之作。
  在内容上,本书以十六章的篇幅阐述了证据法的一般原理、证据概念、证据规则、证明制度、证据证明力的审查判断等内容,结构完整清晰,又不乏对当前热点难点问题(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电子证据、“录音、录像、律师在场”三项制度等)的积极探索。既有宏观概括,也有细致分析。
  证据法学足一门极具实践品格的学科,本书正充分体现了这一实践性特征。因此,在方法上,本书不拘泥于对理论和法条的解说,更多的足务实地探讨具体规则的应用,启发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为诉讼实践提供有效昀指导和参考。
  本书既适用于高校法学院系的课堂教学,也可作为司法实务部门全面学习和掌握证据法的培训用书,并成为实务工作的有效参考。
【作者简介】
  樊崇义1940年生,河南省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政法学院法律系。现任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政府津贴。兼任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检察学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和执法监督委员、北京市诉讼法学会副会长。国家检察官学院、国家法官学院、国家行政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
  代表作有:《刑事诉讼法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主编)、《诉讼原理》(主编)、《迈向理性的刑事诉讼法学》(独著)、《侦查讯问程序改革实证研究》(主编)、《证据法学》(主编)、《刑事证据法原理与适用》(合著)、《刑事诉讼法学》(主编)、《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与评价》(主编)、《第一审程序论》(合著)、《中国刑事诉讼法》(主编)等三十多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其中《刑事诉讼法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其他科研成果有些作为重要文章列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宝典”。
  锁正杰法学博士,河南省人。现任公安部法制局处长,中国法学会青少年法律研究会理事。代表作有:《刑事程序的法哲学原理》(独著)、《法官开庭审判实务》(独著)、《刑事证据法原理与适用》(合著)、《证据学》(合著)等著作。在《中国法学》、《政法论坛》、《法制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专业论文三十余篇。
  陈海光法学博士,吉林省人。现任最高人民法院法官管理处副处长。自1996年以来,在《人民司法》、《法律适用》、《研究生法学》、《河北法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译著十余篇,出版学术著作近十部,共计一百余万字。其中论文《论司法独立》获全国法院系统研讨会二等奖;合著论文《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获得学院“海淀杯”征文一等奖;《论法官职业思维方式的养成》获得法律适用“金华杯”征文二等奖。
  毛立华法学博士,浙江省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现任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著有《论证据与事实》一书,参著十多部著作;在《法学家》、《中国刑事司法杂志》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
一、证据法及其证明规则
二、证据及其证据力和证明力
三、证据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
四、证据制度及其传统文化背景
五、证据制度和经济制度、诉讼制度的关系
六、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证明案件的经验及其规律
第二节 证据法学的体系
一、英美法系国家证据法学体系示例
二、大陆法系国家证据法学体系示例
三、新中国证据法学体系示例
第三节 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
一、融合研究的方法
二、系统研究的方法
三、比较研究的方法
四、实证研究的方法
五、分析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神示证据制度
一、神示证据制度的概念
二、神示证据制度产生的原因
三、神示证据制度的内容
四、对神示证据制度的评价
第二节 法定证据制度
一、法定证据制度的概念和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法定证据制度的主要特点
三、对法定证据制度的评价
第三节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一、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概念和产生
二、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理论和立法
三、对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评价
第四节 我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
二、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证据法律制度
三、新中国的证据法律制度
第三章 证据法与诉讼法
第一节 证据法与诉讼法的关系
一、证据法与诉讼法的不同之处
二、证据法与诉讼法的相同之处
第二节 证据法与诉讼结构
一、诉讼结构的基本分类
二、诉讼结构与证据法
第三节 证据法与审判方式改革
一、混合式诉讼与证据法
二、我国的审判方式改革
三、我国当前的证据法
第四章 证据法的原理
第一节 证据法原理概述
一、证据法原理的概念和意义
二、证据法原理的基本体系
三、证据法原理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诉讼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一、诉讼认识的要素
二、诉讼认识的内在过程
三、诉讼认识的原则和方法
四、诉讼认识的结果
第三节 诉讼认识论:程序正义论
一、诉讼认识的外在过程
二、程序正义论
第四节 诉讼认识论与证据法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程序正义论的关系
二、诉讼认识论与证据法
第五章 证据法的原则
第一节 证据裁判原则
一、证据裁判的历史
二、证据裁判原则的基本内容
三、证据裁判原则的适用
第二节 直接言词原则
一、直接言词原则的含义
二、直接言词原则在我国的适用
三、直接言词原则的意义
第三节 无罪推定原则
一、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和发展
二、无罪推定原则的含义和内容
三、无罪推定原则与我国刑事司法
第六章 证据规则
第一节 证据规则的概念和功能
一、证据规则的概念
二、证据规则的法律属性
三、证据规则的功能
第二节 我国证据规则的现状和完善
一、我国证据规则的现状
二、完善证据规则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完善证据规则的意义
第三节 外国证据规则简介
一、证据规则的历史发展
二、证据规则的种类
三、证据规则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含义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有关法律依据
三、非法证据的可采性
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作用
第五节 相关证据规则
一、相关证据规则的概念
二、外国有关相关证据规则的规定
三、我国对证据关联性的规定
第六节 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一、传闻证据规则的概念
二、排除传闻证据的理由
三、传闻证据排除规则的例外
四、传闻证据规则的价值
五、传闻证据规则在我国的适用
第七节 自白和补强证据规则
一、自白和补强证据规则的概念
二、关于被告人自白规则
三、关于补强证据规则
第八节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
一、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含义
二、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立法例
三、不得强迫自证其罪与我国刑事司法
第七章 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
一、证据与诉讼证据
二、与证据概念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二节 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
一、证据的客观性
二、证据的关联性
三、证据的合法性
第三节 证据的意义
一、证据是诉讼的基础和核心
二、证据是对公众进行法制教育的工具
第八章 证据的种类
第一节 物证
一、物证的概念和意义
二、物证证明力的特点
三、物证的收集和保管
四、物证的审查判断
第二节 书证
一、书证的概念和意义
二、书证证明力的特点和分类
三、书证的提供、收集和审查判断
第九章 证据分类
第十章 证据的收集和保全
第十一章 证明概述
第十二章 证明对象
第十三章 证明责任
第十四章 证明标准
第十五章 证据的审查判断
第十六章 推定和司法认知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