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与社会:学科 记忆 梦想(2007-2012)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教育与社会:学科 记忆 梦想(2007-2012)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26.52 5.8折 46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贺晓星、齐学红、高永红 编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7

新起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贺晓星、齐学红、高永红 编
  •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1
  • 版次 1
  • ISBN 9787565121272
  • 定价 4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2页
  • 字数 37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教育与社会:学科 记忆 梦想(2007-2012)》系教育社会学学术沙龙参与者研究论文选编。全书按照研究主题划分为:学科·视域、时空·记忆、话语·叙事、师长·儿童、制度·梦想五个部分。本文集一方面以“教育与社会”为主题重在继承,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围绕“学科记忆梦想”这几个核心概念,从多个角度对教育社会学领域中具有学科引领和时代意义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目录】
写在前面
学科·视域
“社会理论”的兴起对教育社会学意味着什么
表层分析宣言:也论社会理论的兴起
教育学的想象力:“社会学的想象力”及其对教育学研究的意义
从“纯粹主义”到“实用主义”: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新动向
文化社会学:教育研究的新空间
“风险社会”视角下的教育问题

时空·记忆
在历史学与社会学之间
空间·知识·权力:学校卫生学与现代学校空间的形成
学生符号世界的城乡区隔:时空的视角
民国教育热的背后:一种想象性的社会记忆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学校运行步调变迁:以单位为视角的个案研究

话语·叙事
语词的政治
《山彦学校》的故事
“西瓜太郎”的故事:教育的发展与文化的结构
人在江湖:游民文化的流变与江湖规则的兴起
梦想的门槛:关于电影《十七岁的单车》的社会学联想

师长·儿童
学校教育下标准化童年的生产:基于新童年社会学的理论
幼儿家长:学前教育中的特殊角色
论教师课堂中的行动逻辑
夹缝生存:教师教育者身份认同的内卷化困境
“在世”与“在线”

制度·梦想
“命运”的社会学意涵
高等教育制造精英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背景下的入学机会差异分析
“私益性”“公益性”与“准公益性”:国家观念与市场逻辑互动下教育属性的演变
从公共领域到教育公共领域

附录 南京师范大学2007—2012“教育社会学沙龙”主题一览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